資源簡介 4.2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班級 姓名 學號【學習目標】1.知道消化酶在消化中的催化作用。2.體驗酶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學習過程】任務一:一.酶的催化作用1.概念: 所產(chǎn)生的,具有 能力的 。2.功能:生物體內的大多數(shù)化學反應都要依賴酶的作用。酶在參與化學反應前后,其 不變,因此,酶被稱為生物 。3.特點: 性、 性、 性。4.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 等。5.分類:消化酶的種類很多,一般根據(jù)其來源和所催化的物質進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的酶,這種酶就叫做 酶;同理,胰液中存在的能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酶分別稱為 酶、 酶和 酶。評價一:1、 酶是一類生物催化劑,以下對酶的敘述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 酶對所催化的對象有嚴格的選擇 B. 酶的催化作用受溫度及pH的影響C. 隨著反應的進行,酶的量將會減少 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任務二:1.探究酶的催化作用的特點實驗:收集唾液。清水漱口,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餾水按1:1的體積比,稀釋唾液。制備淀粉溶液。將可溶性淀粉與蒸餾水混合攪拌,緩慢加熱,制成1%的淀粉溶液。實驗過程。試管 A B C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加入物質 2毫升唾液 2毫升蒸餾水 1毫升5%鹽酸溶液+2毫升唾液水浴加熱10分鐘 37°C 37°C 37°C各滴2滴碘液后溶液顏色 不變藍 變藍 變藍重復實驗多次,實驗結果都相同。(1)解釋A組實驗不變藍的原因是(2)根據(jù)上述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有:A、B組對比可以得出B、C對比可以得出思考:1為何不用酒精燈直接加熱?2.水溫為何保持37攝氏度?4.結論:酶的催化特點: ,2.探究溫度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實驗原理:唾液淀粉酶能催化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變 。試管 1 2 3加入物質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1%淀粉溶液試管 4 5 6加入物質 1毫升新鮮唾液淀粉酶溶液 1毫升新鮮唾液淀粉酶溶液 1毫升新鮮唾液淀粉酶溶液分組 試管1,4 試管2,5 試管3,6溫度 冰水中 37度水浴加熱 70度水浴加熱放置5分鐘兩試管液體混合 兩試管液體混合 兩試管液體混合溫度 冰水中 37度水浴加熱 70度水浴加熱放置5分鐘滴加1滴碘液 滴加1滴碘液 滴加1滴碘液顏色變化繪制一個坐標圖,大致表現(xiàn)出酶的催化作用與溫度之間的關系評價二:1. 人體發(fā)高燒時,常常沒有食欲,其主要原因是( )A. 腸胃蠕動減慢了 B. 高燒體溫在正常體溫之上,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了C. 人體消耗的能量少了,進食就少了 D. 胃中的pH值增加了2.酶的催化效率不僅與溫度、酸堿度有關,還與離子種類有關,如氯離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銅離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鈉離子(Na+)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無影響。為了進一步探究硫酸根離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第1步:取2支潔凈的試管,按下表中從左到右的順序將藥品加入到相應的試管中。試管號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餾水 碘液1 2mL 0 1mL 2滴2 2mL 1mL 0 2滴第2步: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釋唾液,然后搖勻。第3步: , 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1)請你幫小明補充完成實驗步驟中第3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過程中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酶的催化效率的。(3)教師評價小明的實驗還不能確定硫酸根離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請你幫小明分析不合理的原因并改進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當堂檢測】1.為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需要進行如下實驗步驟:①取3支試管,編號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②向各試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搖勻后,再將3支試管分別放在冰塊、沸水和37℃水中維持5分鐘;③向各試管滴入1滴碘液;④將3支試管分別放在冰塊、沸水和37℃水中維持溫度5分鐘;⑤觀察實驗現(xiàn)象。以上實驗步驟最合理的順序應為 ( )A. ①→④→②→③→⑤ B. ①→②→④→③→⑤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②→⑤【課后鞏固】(一)必做題1.小金做了如下實驗:①取甲、乙兩試管,分別加入1%淀粉溶液各1毫升。②甲試管內加入2毫升唾液,乙試管內加入2毫升蒸餾水。③同時將兩試管恒溫37℃,水浴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滴加1滴碘液。④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乙試管內液體變藍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碘液的目的是為了讓試管內的溶液呈藍色B.該實驗結果可用水銀溫度計直接測量并記錄C.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D.該實驗結論是甲試管內液體不變藍,乙試管內液體變藍2.右圖表示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被分解的速率,由圖可以得出(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專一性C.溫度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D.pH值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選做題酶的催化效率不僅與溫度、酸堿度有關,還與離子種類有關,如硫酸根離子(S0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銅離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鈉離子(Na+)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無影響。為了進一步探究氯離子(Cl-)能否改變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王進行了如下實驗:第1步:取2支潔凈的試管,按下表中從左到右的實驗順序將藥品加入到相應的試管中。第2步:在2支試管中各加入1mL稀釋的唾液,然后搖勻。第3步:將2支試管同時進行37℃的水浴加熱,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1)本實驗探究氯離子能否改變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實驗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夠催化分解淀粉和碘液能使淀粉變藍。唾液淀粉酶能夠催化分解淀粉但不能催化分解蛋白質,這體現(xiàn)了酶的 性。試管號 1%淀粉溶液 1%稀鹽酸 蒸餾水 碘液1 2mL 0 1mL 2滴2 2mL 1mL 0 2滴(2)同學們分析了小王的實驗設計,大家認為實驗并不能確定氯離子(C)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響,理由是在試管2中加入“1mL1%稀鹽酸"的方案不妥。以下是大家提出的改進方案,你認為正確的是A.2mL1%氯化鈉溶液 B.1mL1%含氯離子的溶液C.1mL1%氯化鉀溶液 D.1mL1%氯化鈉溶液(3)實驗改進后若觀察到2號試管先褪色,則可得出的結論是【每日一背】酶的催化作用1.概念:體細胞所產(chǎn)生的,具有 的蛋白質。2.功能:生物體內的大多數(shù)化學反應都要依賴酶的作用。酶在參與化學反應前后,其化學性質 ,因此,酶被稱為生物催化劑。3.特點: 性、 性、 性。4.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 等。5.分類:消化酶的種類很多,一般根據(jù)其來源和所催化的物質進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的酶,這種酶就叫做 酶;同理,胰液中存在的能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酶分別稱為 酶、 酶和 酶。【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