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李白月下獨酌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讀書學道。25歲出川遠游,客居魯郡。游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至天寶初,春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讒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亂起,入永王李璘軍幕;及永王為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身陷囹圄,流放夜郎。后遇赦東歸,客死當涂令李陽冰所。唐朝另一詩人白居易詩“但是詩人最薄命,就中淪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涼身世的寫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xiàn)實,描畫山川,抒發(fā)壯志,吟詠象情,因而成為光照千古的偉大詩人。酒與月,是李白一生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里,身處何方,總會留下有關美酒與明月的淋漓之作。如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李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帶有些許悲涼的境界,而把這種酒月情結(jié)發(fā)揮到極致的,就是這首《月下獨酌》了。李白的酒月情懷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天寶初年,作者那時胸懷壯志,被唐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許多人都妒賢嫉能,對李白大加排擠和詆毀。唐玄宗只是讓李白侍宴陪酒,并沒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獨、憤懣,以酒銷愁,寫下了本文。解題: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讀詩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無相親:沒有人來親近我。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不解:不懂。 徒:白白的。 我身:我的身體。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交歡:互相歡樂,指一起歡樂。無情:忘情游,擺脫世俗,不計較利害得失的交往。游:交往。相期:相約。邈:遙遠。云漢:銀河。注詩譯文1我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舉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與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與我共飲,影徒然跟隨我的身體。暫且伴隨月和影,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我吟詩時月亮在我身邊徘徊,我跳舞時影子隨著我一起舞。清醒之時,你我盡管尋歡作樂,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離散。月,我愿與你結(jié)下忘情之友,相約在遙遠的銀河!譯文2: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月兒,你那里曉得暢飲的樂趣?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離散。月呀,愿和您永結(jié)為忘情之友,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月下獨酌[唐]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花叢美酒獨自一人,場面冷清。忽發(fā)奇想邀月共酌,場面熱鬧。月遠影隨內(nèi)心仍然孤獨寂寞。悟詩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暫時將就情緒激昂,及時行樂。既歌且舞莫名凄涼與寂寞。醒歡醉散忘卻煩惱,自得其樂。真誠相約寫盡孤寂,抒盡悲涼。悟詩1、“月”的傳統(tǒng)意象包含著“冷清寂寥”“離情別恨”“征途羈旅”“思念家鄉(xiāng)”“渴盼團圓”等意。在這首詩中“月”的意象含義應該是什么?明確:應有“冷清寂寥”和“品質(zhì)高潔”的含義。賞詩2、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詩人卻“獨酌”。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方法?明確:“以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顯得刻骨銘心,效果是使悲涼寂寞更加濃郁和難以排解,突出強調(diào)了詩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涼之情。明確:“邀”字,主動者為詩人,因自己堅持高潔的品質(zhì),得罪了權(quán)貴,早已無人往來了。在這良辰美景之中,詩人難以排遣這種孤獨和寂寞,環(huán)顧左右,只有一輪孤月相伴,只有一輪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潔的意象,因而也寄寓著作者高潔的品質(zhì)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為友,既表現(xiàn)了孤寂之情,也寄寓著品質(zhì)的高潔。3、都說“舉杯邀明月”一句中的“邀”字傳神地表達出詩人此時的心境。說說你從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心境?賞詩4、詩人邀月與影為友共飲美酒佳釀,共享美景良辰,但仍無法排解心中愁苦,從哪些字詞可見?明確:“不解”“徒隨”“暫伴”表明了雖以物為友,但物何以為友?以物為友是無奈之舉,更寫出了作者的孤獨。賞詩5、“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明確:“永結(jié)”與“相期”表明了作者在無邊寂寥的天地中,寧愿永與月、影為伴,醉酌孤獨,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諛奉承的高潔志愿。襯托手法的運用6、這首詩是如何運用襯托手法的?襯托:以樂襯哀以鬧襯寂從表面上看,詩人好象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充滿著無限的凄涼。詩人孤獨到了邀月和影,可是還不止于此,甚至連今后的歲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飲之人了。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jié)游,并且約好在天上仙境再見。總結(jié)本詩寫詩人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冷落情景,詩人通過奇妙的想象描寫了一個以月影為伴的詩人酣飲歌舞的奇特場面。詩人化無生命的自然物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們一同飲酒、唱歌、起舞,并且還要和月亮結(jié)成親密無間的好友,表現(xiàn)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xiàn)了詩人狂蕩不羈的性格和豪放曠達的情懷。全詩以樂寫愁,以熱鬧寫寂,以群寫獨,取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譯文1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么長得圓圓的?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月亮已經(jīng)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么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小時不識天上明月,把它稱為白玉圓盤。懷疑它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上邊。月中仙人垂下雙腳?月中桂樹多么圓圓!白兔搗成不老仙藥,借問一聲給誰用餐?蟾蜍食月殘缺不全,皎潔月兒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個太陽,天上人間清明平安。月亮淪沒迷惑不清,不值觀看想要離開。心懷憂慮不忍遠去,凄慘悲傷肝腸寸斷。韻譯2全詩有三層意思第一層(1-4句)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的稚氣認識第二層(5-12句)寫月亮的升起和漸漸地由圓而蝕第三層(13-16句)寫詩人的感慨以及心中的憂憤。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有《古朗月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nèi)容。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gòu)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xiàn)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tài)。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詩歌鑒賞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蟾蜍,俗稱癩蛤蟆;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表現(xiàn)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xiàn)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xiàn)實畢竟是現(xiàn)實,詩人深感失望:“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jīng)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nèi)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fā)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quán)奸、宦官、邊將擅權(quán),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諷刺這一昏暗局面。沈德潛說,這是“暗指貴妃能惑主聽”。(《唐詩別裁》)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xiàn)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xiàn)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xiàn)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發(fā)人深思,體現(xiàn)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結(jié)合背景,領會主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