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二)一、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1.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時,F1(YyRr)產生的雌配子有 種,基因型為 ;產生的雄配子有 種,基因型為 ;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 種;F2的基因型有 種,表型有 種,數量比例為 。 2.黃色皺粒豌豆可能的遺傳因子類型是 ,綠色圓粒豌豆可能的遺傳因子類型是 。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個體的性狀為 ,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個體的性狀為 。 3.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時間、范圍(1)實質: 染色體上的 基因自由組合。 (2)時間: 。 (3)范圍: 生殖的生物,真核細胞的核內 上的基因。無性生殖和細胞質基因遺傳時不遵循。 二、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1.正確 。 2.對相對性狀遺傳的研究,從 。 3.對實驗結果進行 的分析。 4.運用 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這一科學方法。 【例1】(2024屆鹽城市合格考)下列能直接體現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的是( )A.F1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的分離B.F1減數分裂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C.F2性狀的分離比為9∶3∶3∶1D.F2出現與親本性狀不同的新類型【例2】(2024屆南京六校合格考)AaBB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有關子代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純合子占1/6 B.有4種表型C.有6種基因型 D.aabb基因型的個體占子代的1/8一、選擇題1.(2024屆江蘇合格考沖刺)黃色圓粒豌豆(YYRR)與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如果F2共有1 024株,理論上,F2中能穩定遺傳的應有( )A.32株 B.64株 C.128株 D.256株2.(2024屆江蘇合格考調研)孟德爾認為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是( )A.Yy∶rr=1∶1 B.Yr∶yr=1∶1C.Y∶y=1∶1 D.Y∶y∶r=1∶1∶23.孟德爾通過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的兩大規律,下列不屬于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A.合理選擇豌豆作為實驗材料 B.正確判斷出基因與染色體存在平行關系C.恰當地運用了統計學方法 D.巧妙地運用了假說—演繹法4.(2023屆徐州市合格考)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不考慮基因突變),F1的基因型種類為( )A.1 B.2 C.3 D.45.(2024屆江蘇合格考調研)番茄的紫莖和綠莖、缺刻葉和全緣葉分別受等位基因W和w、D和d控制,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雜交組合中,子代表型會出現1∶1∶1∶1的分離比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6.孟德爾對自由組合定律的探索經歷了( )A.分析→假設→實驗→驗證 B.假設→實驗→結論→驗證C.實驗→分析→假設→驗證 D.實驗→假設→驗證→討論7.(2023屆徐州市合格考)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 )A.子二代性狀的分離比為9∶3∶3∶1B.子二代出現與親本性狀不同的新類型C.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8.(2024屆百校聯考合格考)孟德爾為了驗證他所發現的遺傳規律,巧妙地設計了測交實驗。下列選項中,屬于測交實驗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9.(2023屆揚州市合格考)用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若F2性狀分離比分別為9∶7,則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是( )A.9∶3∶3∶1 B.1∶1 C.1∶3 D.1∶2∶110.(2024屆江蘇省合格考仿真)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個體雜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種類數分別為( )A.8、8 B.6、6 C.6、4 D.8、411.下圖表示兩個純種豌豆的雜交過程,結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P 黃色皺粒(YYrr)×綠色圓粒(yyRR)F1 黃色圓粒F2 黃色圓粒 黃色皺粒 綠色圓粒 綠色皺粒A.F1的基因型是YyRr B.F2共有9種基因型C.F2中與親本表型相同的個體占5/8 D.F2中綠色皺粒是純合子12.兩株豌豆進行雜交,得到如下圖所示的結果,其中黃色(Y)對綠色(y)是顯性,圓粒(R)對皺粒(r)是顯性,則親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二、非選擇題13.(2024屆常州三中合格考)下圖為一對雌雄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圖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體,基因A、a分別控制紅眼、白眼,基因D、d分別控制長翅、殘翅。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可知,果蠅體細胞中有 個染色體組。 (2)圖中雄果蠅的基因型可寫成 ,該果蠅經減數分裂可以產生 種配子。 (3)若這一對雌雄果蠅交配,則F1的雌果蠅中雜合子所占比例是 ;若僅考慮果蠅的翅型遺傳,讓F1的長翅果蠅自由交配,則F2的長翅果蠅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第20課時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二)【考點填空】一、1.4 YR、Yr、yR、yr 4 YR、Yr、yR、yr 169 4 9∶3∶3∶12.YYrr或Yyrr yyRR或yyRr 黃色圓粒 綠色皺粒3.(1)非同源 非等位 (2)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分裂Ⅰ)后期 (3)有性 染色體二、1.選材(豌豆)2.一對到多對3.統計學4.假說—演繹【典題精練】【例1】B【例2】C 【解析】AaBB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子代純合子占1/2×1/2=1/4,A錯誤;AaBB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子代表型為2×1=2種,B錯誤;AaBB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子代基因型有3×2=6種,C正確;AaBB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子代不可能出現aabb的基因型,D錯誤。【過關訓練】1.D 【解析】F2中能穩定遺傳的占1/4,因此應有1 024×1/4=256株。2.B 【解析】根據孟德爾定律,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個體,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因此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是Yr∶yr=1∶1。3.B 【解析】合理選擇豌豆作為實驗材料是成功的首要原因,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種,且有易區分的性狀,A正確;在孟德爾時代還沒有基因這個名詞,薩頓根據基因與染色體存在平行關系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錯誤;恰當地運用了統計學方法,分析豌豆的性狀比,是成功的原因之一,C正確;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程序,在實驗的基礎上采用了假說—演繹法,是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確。4.C 【解析】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種。5.C 【解析】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為(3∶1)(3∶1)=9∶3∶3∶1,A錯誤;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為(1∶1)(3∶1)=3∶1∶3∶1,B錯誤;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為(1∶1)(1∶1)=1∶1∶1∶1,C正確;WwDd×WwDD,子代表型及比例為(3∶1)×1=3∶1,D錯誤。6.C 【解析】孟德爾對遺傳規律的探索均采用了假說—演繹法,即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后,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7.D 8.B9.C 【解析】由于9∶7是9∶3∶3∶1的變式,因此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是1∶3。10.C 【解析】由于Aa×aa→Aa、aa,Bb×Bb→BB、Bb、bb,所以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后代共有6種基因型。根據Aa×aa→Aa、aa,表型有2種,Bb×Bb→BB、Bb、bb,表型有2種,所以AaBb×aaBb后代共有4種表型,即C正確,ABD錯誤。11.C 【解析】兩個純種豌豆雜交,子一代中表現出的黃色、圓粒分別為顯性性狀,綠色、皺粒為隱性性狀,則F1的基因型是YyRr,A正確;F1(YyRr)自交產生的F2的基因型有9種,B正確;F2中與親本表型相同的是黃色皺粒和綠色圓粒,共占3/8,C錯誤;F2中綠色皺粒為雙隱性個體,肯定是純合子,D正確。12.C 【解析】子代黃∶綠=1∶1,故親代基因型為Yy×yy;子代圓∶皺=3∶1,故親代基因型為Rr×Rr。綜上所述,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yyRr。13.(1)2 (2)DdXaY 4 (3)3/4 1/2【解析】(1)由圖可知,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4對同源染色體,2個染色體組。(2)圖中雄果蠅的基因型為DdXaY;該雄果蠅經減數分裂可以產生4種配子,即DXa、dY、DY、dXa。(3)圖中雄果蠅的基因型為DdXaY,雌果蠅的基因型是DdXAXa,則F1的雌果蠅中雜合子的比例=1-純合子=1-1/2×1/2=3/4;若僅考慮果蠅的翅型遺傳,讓F1的長翅果蠅(1/3DD、2/3Dd)自由交配,則F2的長翅果蠅基因型及比例是DD占2/3×2/3=4/9、Dd占2×2/3×1/3=4/9,所以F2的長翅果蠅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