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單元課題3 溶液的濃度教材分析溶液是常見的混合物,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緊密聯系。本課題緊緊圍繞溶液的濃、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質這一問題展開,引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并結合這一概念進行一些簡單運算,初步學習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觀看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本課程的教學應聯系學生思維進展規律,采納動手實驗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愛好,讓學生從定性到定量地認識溶液,從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濃度。學情分析這個年紀的學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階段,邏輯思維雖占優勢,但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熟練掌握有關溶質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結合的計算題,是初中化學重要的基本技能,但由于學生對溶液認識有限,對有關溶液的計算不熟悉,對化學反應前后溶液的變化不能準確掌握,使這部分內容成了學生學習的難點。怎樣突破難點,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應采用“循序漸進、提高升華”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并通過自主合作實驗探究、講練結合、微課、討論和例題等手段加深理解,學習解答化學計算題的基本規范。第1課時 溶質的質量分數一、核心素養(一)化學觀念1.掌握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2.會計算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二)科學思維1.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2.能找準各量的關系。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自主合作實驗探究、講練結合、微課、討論和例題等手段加深對溶質質量分數的理解。(四)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對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引導學生查看標簽,使學生認識化學在生活中的意義,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有關計算。2.溶液稀釋、混合的計算。3.溶質的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二)教學難點1.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有關計算。2.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關系。3.溶質的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三、教學過程【課程回顧】1.什么是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影響其他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溫度和壓強【導入新課】漂浮在死海上看書,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奇景呢?取一個燒杯,加入200mL水后放入一顆雞蛋。這是為什么呢?(一)溶液的濃度【實驗9-7】 配制三種濃稀不同的硫酸銅溶液(觀看實驗視頻)燒杯編號 溶液顏色比較 溶劑質量/g 溶質質量/g 溶液質量/g1 淺 20 0.1 20.12 較深 20 0.5 20.53 深 20 2 22對于有色溶液根據顏色的深淺可以粗略的判斷溶液是濃還是稀。無色溶液如何區分濃度呢?如何準確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質?1.溶液濃度表示法之一—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2.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思考與交流】“5%的NaCl溶液”的含義食鹽的質量占整個溶液質量的5%100g食鹽溶液中含有食鹽5g每5g食鹽溶于95g水形成的溶液m食鹽:m水:m食鹽溶液=5:95:100【實驗9-8】配制兩種質量分數不同的氯化鈉溶液(觀看實驗視頻)配制兩種質量分數不同的氯化鈉溶液溶質質量/g 溶劑(水)質量/g 現象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 90 氯化鈉溶解 10%20 80 氯化鈉溶解 20%【討論】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g。有人說:“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6%”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不對,(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例1】在農業生產中,常需要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現要配制150kg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例2】化學實驗室現在有98%的濃硫酸,但在實驗中常需要用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依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知識歸納】有關溶液稀釋問題的計算:解題依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若有某溶液Ag,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稀釋后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b%的溶液Bg。則有:【課堂小結】四、作業目標1.運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進行簡單計算2.分析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溶劑的質量變化,并進行相關計算3.設計方案并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五、板書設計課題3 溶液的濃度第1課時 溶質的質量分數一、溶液的濃度1.溶質的質量分數。(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2)公式:溶質的質量分數=×100%。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3.溶解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關系。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1.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直接計算。2.關于溶液稀釋的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