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少年播音主持第一階段第一單元第一課課前一. 教學內容:1.口部操訓練:第一節 雙唇伸收運動2.氣息:a音的練習3.公眾禮儀訓練:自我介紹4.古詩朗誦:《游子吟》二. 教學目標: 1.掌握雙唇伸收運動的動作要領2.掌握發a音(央a)的正確位置3.學會自我介紹,規范學生禮儀動作4.學會《游子吟》中每個字的正確發音,停連、重音、語氣、節奏、感情。三.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4四. 教學準備:教材、小禮物、教具(鼓、氣球或小風車)授課過程一:開場:各位可愛的小朋友們,大家現在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播音主持課堂,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非常好玩又有趣的游戲和很多精美的小禮品,大家期待嗎?那今天呢,我們的課堂主要以游戲的形式來教大家,老師希望大家踴躍參與,為自己贏得小禮品。二:導入口部操訓練老師: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的播音主持課主要是學習什么?學習說話對不對?我們要學習說話,學會表達。那我們要用什么說話?學生:嘴巴老師:非常棒!要使我們的小嘴巴更利索,說話更流利,大家需要做口部操。口部操是每一個播音員主持人都需要練習的一個內容,那我們小主持人呢,當然也要聯系口部操。我們的口部操一共有8節。今天,老師就來教大家第一節:雙唇伸收運動。教:這個動作很簡單,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老師示范要領:保持小主持人站姿,雙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唇部用力,嘴巴閉上向前嘟(輔助語言:伸時想象在家親爸爸媽媽是什么樣子,收時微笑)注意事項(可用在“練”環節糾正錯誤):嘴巴用力,一定不要露出小牙齒。練:同學們全體起立,一起來跟老師練一下口部操第一節,雙唇伸收運動。1.老師喊口令:伸,收,伸,收 及時糾正,使學生動作更標準。2.喊四個八拍:全體起立,教師喊四個八拍做口部操,一伸二收,三伸四收。賽:游戲:擊鼓游戲兩組打亂順序做好,每個組分別出一名同學,其中一個同學擊鼓,另一個同學背對擊鼓的同學,可在擊鼓中途喊“停”,其他同學按順序傳遞一個物品。擊鼓聲停之后,若物品在A組同學的手中,那B組的同學需上臺展示,并為B組升一級,A組展示完成之后,也為A組升一級。三.導入氣息訓練師:同學們了解到的電視上的主持人有哪些呢?紅果果、綠泡泡、陽光姐姐大家認識嗎?……這些主持人說話聲音好聽不好聽?生:好聽師:之所以說話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說話時用了氣息。氣息足了,可以使我們的聲音更加圓潤更加好聽,說起話來更有底氣。教:熱身小游戲:吹風車老師給大家每人發一個小風車,在吹風車之前,我們需要深吸一口氣,老師說開始之后,我們要吹風車,使風車轉動。(學生吹之后)好的,同學們非常棒。老師看到剛才有些同學用了很大的力氣吹風車,但是風車轉動的并不是很好。我們試著去均勻呼氣,用均勻的氣吹風車,這樣,風車的轉動效果就會很好,也訓練了我們的氣息控制力。接下來,同學們放下自己手中的風車,我們來做一個簡短的a音的練習。老師先給大家做個示范。老師示范要領:練氣息時,要雙手叉腰,雙腳與肩同寬。我們要先深吸一口氣,像剛才吹風車之前吸氣一樣。(接下來老師示范吸氣。吸氣后可讓學生看老師的肚子變化)注意事項: 1.應把氣沉到肚子里,不可以聳肩。2.老師說開始之后,我們就可以發a音了。3.要用一口氣把這個a 音發完,中間不可以換氣。練:好的,現在,同學們全體小松樹。我們來統一發一下a音。哪位同學中間想換氣,或者實在堅持不下去,你就可以坐下了。全體坐下之后,糾正錯誤:好的,同學們非常棒,但是老師要糾正大家幾個小問題。1.嘴巴張大 2.要大聲的把a音發出來3.不可以聳肩賽: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我要挑戰的游戲。比如說,老師是1隊的一名同學,那么我就需要向2隊的同學發起挑戰。這個時候呢,我們需要走到想要挑戰的這位同學的面前,左手背后,微微欠身,伸出右手,做出邀請的手勢,大聲的說:“我要挑戰”。那這位被挑戰的同學,就要把你的右手放到對方的手上,大聲而有氣勢的說:“接受挑戰”。好的,哪位同學想先向對方挑戰?(優先想向對方挑戰的同學給其隊伍先升一級)比賽規則:哪位同學用一口氣把a音發得越長,哪位同學就是獲勝者。獲勝隊伍升3級,另一個隊伍升2級。四.導入公眾禮儀訓練師:同學們,我們現在上的是什么課呀?生:播音主持課。師:非常好!那同學們想不想當小主持人?我們小主持人要上臺對不對,那我們上臺面對大家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么?生:有禮貌,,,,師:很棒!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同學們需要上臺,在臺下的同學面前介紹一下自己。教:老師做示范:老師來給大家做一個示范。在臺口做準備:首先,我們需要在臺口的位置做準備。為什么要在臺口做準備呢?我希望同學們在這里調整好自己,我們上臺的時候就會更加自信大方。我們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抬頭挺胸,面向觀眾,面帶自信的微笑。上臺:自信大方的走上舞臺。走到舞臺中央的時候,站定,轉身,大聲的說:“大家好,我是。。。,很高興認識大家,謝謝!”下臺:說完之后鞠躬,轉身,面向觀眾,自信大方的走下舞臺。師:老師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么不論是上臺還是下臺,我們都要面向觀眾呢?我們之所以要面向觀眾,第一,我們要有禮貌,要尊重大家;第二,要讓大家記住自己。哪位小朋友可以先讓大家記住你呢?練:指導 (老師帶領一個較活躍的小朋友上臺為大家做示范并指導)1.走姿:走時自然擺臂,始終要面向觀眾,不可以看地。2.站姿:抬頭挺胸,目視前方,兩只手自然下垂,中指貼到褲縫上。 女孩丁字步: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左腳的腳跟頂在右腳的腳窩處。男孩八字步:兩腳跟并攏,兩腳窩之間能放下一個拳頭作為開合度即可。3.表情:面帶微笑4.鞠躬:介紹完自己后鞠躬,要做到說話不鞠躬,鞠躬不說話賽:請學生上臺展示,并升級五:導入古詩·朗誦: 《游子吟》PPT或用照片展示游子吟的圖片師:哪位小朋友可以為大家描述一下,這個圖片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老師可用語言引導。如:這個圖片中有幾個人物?母親在干什么?孩子在做什么?)老師為學生完整講故事:這個圖片主要主要述了一個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的場景。教:那接下來呢,我們要學習一首孟郊的古詩:《游子吟》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作者簡介:唐朝詩人孟郊,他家里很窮,成長環境很艱苦,所以他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了很多反映民間苦難的詩,大家也都叫他“苦吟詩人”。寫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五十歲的時候在溧陽寫下的一首詩。孟郊早年在外漂泊,生活非常貧困,五十歲才得到一個溧陽縣尉的職位之后,將母親接到溧陽住。經歷了多年在外的漂泊生活,孟郊感覺到親情可貴,于是寫了一首歌頌母親的詩《游子吟》。(教師為學生講述每一句所要表達的意思以及感情,講述其正確的停連、重音、語氣、節奏。老師示范朗誦。)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主要描述的是:母親用手中的針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身上的衣服。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這兩句應該用敘述的口吻來朗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母親在油燈下為兒子縫補衣裳的場景。2.“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主要描述的是:臨行前母親一針針密密地縫制衣服,怕兒子回來的晚衣服破損。朗讀這兩句時,要表達出母親對孩子的不舍與擔憂。“密密縫”與“遲遲歸”相對應,是該句的重音,朗誦“密密縫”時,節奏緊湊一些,朗誦“遲遲歸”時語速放慢,時值拉長。“密密縫”與“遲遲歸”形成鮮明對比。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主要描述的是:正如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給它的溫暖,兒子的愛心又怎能報答得了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這兩句是整首詩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 “寸草心”很渺小,“三春暉”很宏大。需要朗誦出這兩句的區別,“寸草心”音調可相對低一些,“三春暉”的音調 需稍高。這兩句重音在寸草心和三春暉上面,一定要突出表現,字腹拉開,時值延長,增強畫面的形象性。寸草和三春分別代表了子女和母親,要突出母親的偉大的母愛。朗誦技巧:1.劃分語節①這首詩的語節劃分是二三拍。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②雖有停頓,但需聲斷氣連。氣隨情動,聲隨情出,氣出于情而融于聲。2.壓住韻腳本詩所壓的韻:衣、歸、暉3.意境表達(虛實/強弱/動靜/快慢/空間感/距離感)練:老師領讀,學生和老師一起朗誦。賽:同學們踴躍上臺展示,先舉手上臺的同學可優先升一級,老師對上臺展示的同學一一點評。作業:練習這堂課學習的四項內容,并向爸爸媽媽展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