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主備人: 審核人: 使用教師:備課時間:2023年 月 日 上課時間:2023年 月 日教學內容 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1.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通過學習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斗爭的史實,認識到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體會亞非拉人民的愛國熱忱,樹立維護國家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發展的責任意識。2.時空觀念:通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世界歷史地圖的變化,非洲殖民體系瓦解的地圖,認識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發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通過解讀文獻資料、歷史圖片、政治漫畫等史料,分析萬隆會議召開的背景和影響、掌握萬隆精神、知道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和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曲折過程,以及亞非拉國家獨立后發展道路不平坦的原因,培養史料實證素養和在理解基礎上敘述歷史的能力。教學重點 萬隆會議;非洲民族獨立浪潮;教學難點 殖民體系的崩潰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討論法,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設計 個性設計一、激情導入 引課明標 二戰結束后,美蘇冷戰格局已形成。世界被壓迫民族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的歷史趨勢。到萬隆會議召開前夕,在亞非兩大洲己涌現出近30個獨立國家。這是幾百年來國際關系史上一個空前未有的變化,它為亞非國家獨立自主地召開一次大型國際會議創造了條件。二、導學引領 自主學習 1、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 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也就是 。中國提出的 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周恩來在會議上提出“ ”的方針,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2、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 ”。3、1990年, 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4、1959年,古巴人民在 等人領導下,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5、 年,巴拿馬收回了之前由美國控制的運河區的全部主權。。6、 年底,蘇聯解體。三、學友互學合作交流 學友之間相互檢查配套練習冊自主研討完成情況,學友互學合作交流,學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請教老師。四、展示評價精講點撥 (一)萬隆會議(1)萬隆會議的背景展示二戰前后亞非地區的歷史地圖以及相關史料,引導學生分析萬隆會議的背景。材料一: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嚴重危機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原來作為資本主義中心區域的西歐創傷累累,實力大為削弱……無力繼續維持龐大的海外殖民帝國。——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材料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促使了亞非拉人民的覺醒。戰后,以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為主要目標的民族意識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種意識轉化為爭取民族獨立的行動,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 ——王斯德《世界通史》【問題探究】①結合二戰前后亞非地圖,分析二戰后亞非國家有何新變化?并結合材料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一變化?答案提示:二戰后,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力量削弱、亞非國家民族意識覺醒,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亞非國家紛紛獨立,世界資本主義國家殖民體系逐漸崩潰 。【問題探究】②結合教材回答,獨立后的亞非國家遇到哪些共同問題?答案提示:國內:鞏固政權和發展經濟問題;國際:面臨不愿卷入美蘇兩大國爭端的問題。2、萬隆會議:1955年4月,29個亞非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即萬隆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 內容、影響: 材料:①尊重基本人權、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②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③承認一切種族的平等、承認一切大小國家的平等;④不干預或干涉他國內政;⑤尊重每一國家按照《聯合國憲章》單獨地或集體地進行自衛的權利;⑥不使用集體防御的安排來為任何一個大國的特殊利益服務;任何國家不對其他國家施加壓力;⑦不以侵略行為或侵略威脅,或使用武力來侵犯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⑧按照《聯合國憲章》,通過談判、調停、仲裁或司法解決等和平方法,以及有關方面自己選擇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來解決一切國際爭端;⑨促進相互的利益和合作;⑩尊重正義和國際義務。 ——《萬隆會議十項原則》 ①會議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 ②萬隆會議體現的亞非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 意義: ①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②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 ③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材料一:會議在開始的兩天里,有22個國家的代表作了一般性發言,其中有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等。多數發言都圍繞著會議主題,但也有少數代表受西方勢力的挑撥,硬說“亞非國家面臨的問題不是反對殖民主義,而是反對共產主義”。還有的代表提出討論“顛覆活動”和“宗教信仰自由”問題,攻擊中國對鄰國搞“顛覆”活動。這些發言使會議氣氛立即緊張起來。 ——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材料二: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我們還應在共同的基礎上來互相了解和重視彼此的不同見解。 ——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發言,摘編自《周恩來外交文選》 中國雖然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但與亞非國家有著共同的遭遇。在萬隆會議的前兩天的發言中,有些國家的代表攻擊共產主義,別有用心地提出“顛覆活動”“宗數信仰自由”等問題,把矛頭指向中國。周恩來臨時發表了18分鐘的演講,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保證了會議的順列進行,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團結和合作。二、“非洲年”(一)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非洲民族獨立運動【教師活動】15世紀,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在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中,最早踏上非洲大陸,此后西方殖民主義者接踵而來。其罪惡活動有始于16世紀的黑奴販賣活動,19世紀末掀起的瓜分狂潮,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指導學生觀察《非洲獨立進程圖(截至1990年)》,引導學生指圖說出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學生活動】知道1951年年底,利比亞宣布獨立。1952年,埃及爆發革命,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國成立。1962年,阿爾及利亞人民經過長期的民族解放戰爭,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阿爾及利亞獲得獨立。【教師活動】出示圖片《亞洲與歐洲、非洲的分界線》及材料,講述材料內容。【學生活動】閱讀材料,了解材料內容。(二)“非洲年”【教師活動】提問:什么是“非洲年”?【學生活動】回答: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進入高潮,絕大多數殖民地國家先后獲得了獨立。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非洲年”。【教師活動】提問:哪個國家的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學生活動】回答: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三)拉丁美洲國家維護主權的斗爭(1)古巴革命展示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卡斯特羅圖片,引導學生掌握古巴獨立后,在卡斯特羅領導下進行反對美國控制,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總結:為擺脫美國的政治經濟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1961年古巴又挫敗了美國支持的雇傭軍入侵,走上社會主義道路。(2)巴拿馬政府收回巴拿馬運河區主權展示巴拿馬運河地圖,幫助學生掌握巴拿馬運河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經濟價值,以及知道美國對運河的控制。總結: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拿馬人民不斷爆發群眾性反美運動要求收回運河主權。1977巴拿馬與美國簽訂條約,后來收回部分控制權。1999年年底收回全部主權。五、訓練反饋自測自評 1. 歌瑤“鞠躬盡瘁好總理,萬隆外交顯智慧”反映的內容是( )A.民族區域自治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求同存異”方針2、2017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了與會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同樣是為了促進團結與合作,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的主題 D.“求同存異”的方針3、“新形勢下,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1955年,為了推動萬隆會議的成功召開,周恩來總理在會上提出了( )A.“求同存異”的方針 B.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4、右框所示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題是( )A.亞洲獨立與振興 B.歐洲復興之路 C.非洲獨立浪潮 D.拉美獨立運動5.1960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主要是因為這一年( )A.非洲出現了第一個獨立國家 B.有一大批非洲國家獲得獨立C.是二戰后非洲獨立運動的開端 D.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6.伯納德·戴迪的詩“非洲,擦干你的眼淚……從狂風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從狂風暴用中走出”的標志性事件是( )A.埃及獨立 B.“非洲獨立年” C.印度獨立 D.納米比亞獨立7、歐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幾百年歷中結束的標志是( )A.埃及獨立 B.納米比亞獨立 C.南非獨立 D.利比亞獨立8、1960年,聯合國通過了《關于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的宣言》。該宣言通過時,仍未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或地區是( )A.巴基斯坦 B.埃及 C.古巴 D.納米比亞9、張亮同學以“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下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①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②1956年埃及宣布將巴拿馬運河收歸國有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④納米比亞的獨立宣告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六、課堂小結總結提升 二戰后由于帝國主義力量削弱、亞非拉民族意識覺醒,出現亞非拉民族獨立浪潮,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逐漸瓦解。亞非國家在亞洲印度尼西亞召開萬隆會議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20世紀50-90年代非洲出現民族獨立運動,拉丁為美洲出現古巴和巴拿馬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這些斗爭捍衛了國家主權,發展了民族經濟,亞非拉國家迎來新發展。作業設計 復習背誦本課知識點,完成作業題。板書設計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一、萬隆會議(一)背景(二)召開(三)內容(四)影響二、“非洲年”(一)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非洲民族獨立運動(二)“非洲年”三、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古巴革命(二)巴拿馬政府收回巴拿馬運河區主權教學反思1952年,埃及爆發反帝反封建革命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