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節 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第1課時 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學習目標】1.闡明“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原理與方法。2.說出植物捕獲光能的色素的種類和作用。3.運用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解釋葉綠體適于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特點。【重點、難點】1.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及其作用。2.通過對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習,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導學流程】一、基礎感知實驗探索“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1.實驗原理(1)提取色素的原理: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2)分離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_________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_____,反之則_____。2.實驗步驟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及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3.色素的種類及吸收光譜(1)葉綠素a:藍綠色,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2)葉綠素b:黃綠色,主要吸收____________。(3)胡蘿卜素:_______,主要吸收藍紫光。(4)葉黃素:黃色,主要吸收_____光。4.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1)葉綠體的結構。①形態和分布:一般呈扁平的_____形或_____形,主要分布在綠色植物的_____細胞中。②填寫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結構:a._____,b._____,c._____,d._____。(2)功能:是進行_________的場所。(3)葉綠體功能的實驗驗證。①實驗者:恩格爾曼。②實驗材料:_________、需氧_________。5.葉綠體捕獲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物質基礎(1)在葉綠體內部巨大的_________表面上,分布著許多吸收光能的_________分子。(2)在類囊體膜上和葉綠體基質中,還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_________。二、判斷正誤。(1)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葉綠體的基粒和基質中。( )(2)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3)葉綠體是通過基粒中的類囊體薄膜擴大生物膜面積的。( )(4)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藍細菌雖然沒有葉綠體但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5)沒有葉綠體的植物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6)植物葉片呈綠色,是由于葉片中的葉綠體吸收了綠光。( )(7)分離色素時,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條上擴散得慢。( )(8)研磨綠葉時,要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無水乙醇。( )(9)色素分離后,在濾紙條上從上至下的四種色素分別是葉黃素、胡蘿卜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 )(10)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都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11)植物的液泡中也含有色素,能夠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12)沒有葉綠體的細胞一定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13)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類囊體腔內。( )(14)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分布于葉綠體內、外膜、類囊體薄膜和葉綠體基質中。( )(15)植物細胞一定能進行光合作用。( )【拓展思考】1.為什么需要選用新鮮綠色的葉片做實驗材料?2.某實驗小組得到的色素提取液顏色過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恩格爾曼探究葉綠體的功能時,以水綿和需氧細菌作為實驗材料,這有什么優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