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踐行社會責任 促進社會進步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通過結合勞動、創業、經營等問題情境,能夠正確認識崗位勞動、創新發展的價值,能 夠清晰了解自主創業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2.通過對優秀勞動者故事的分析和思考,能夠自覺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樂于承擔社會責任,養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勇于創新的品質。 4.通過對企業家精神內涵和創業者應具備素質的分析和解讀,能夠理解在新發展階段創業 者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養,落實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承擔社會責任,為推動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5.通過擬定提升創新創業能力計劃,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學生能夠認識到只有 把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融入到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中,才能取得成功,落實政治認同的核心素 養。 教學重點:在不同探究任務中,讓學生真正認同要把個人的發展和成功融入到國家社 會的發展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進步是每一個社會主體應盡的責任。教學難點:在實踐中能夠對勞動、創業、經營中的不同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合理 的選擇。教學過程時間 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15 分 鐘 環節一: 弘揚勞動 精神、勞 模精神和 工匠精神 教師活動:創設情境,觀點導入。以改革開放成就為導 入,使學生感受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新發展理念的重要 意義。讓學生在思考中感受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勞動創 造歷史和成就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傾聽并思考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實際,總 結青年人走向成功所必備的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正確的就 業觀念。通過榜樣的力量,使學生形成對勞動的正確態度,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 思考:分析勞動精神的內涵,說說為什么要在全社會弘 揚勞動精神?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分享交流。閱讀全國 勞動模范和優秀勞動者的故事,分析勞動精神在新時代的內 涵,回答弘揚勞動精神對于青年學生的重要意義。 教師活動:顯示資料,總結提升,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 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人類文明進步規 律的重要詮釋。 思考:圍繞“愛勞動、做勞模、樹匠心 ”議題,與同學 們交流對工匠精神的認識。 學生活動:與同學交流對愛勞動、做勞模、樹匠心的分 析和理解。 教師活動:展示資料,對學生的分析作出總結點評,愛 勞動,是對每一個人提出的要求,做勞模,是說無論從事哪 一種行業,從事哪一種勞動,都要愛崗敬業、踏實勞動、勤 勤勉勉、誠實勞動;樹匠心,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對技術精 益求精,對產品追求品質。10 分 鐘 環節二: 激發企業 家精神, 了解自主 創業應該 具備的素 質 教師活動:展示資料,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弘揚激 發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性。 思考: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鼓勵更多的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針對創業者應該具備哪 些基本素質,企業管理專家提出了許多看法。專家強調這些 觀點的理由是什么?談談創業者還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學生活動:結合社會發展狀況和自身實際,分析創業者 要具備的素質并說明理由。分析企業管理專家的觀點,找到 專家強調創業者素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創業者還需具 備的素質。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理解企業家精神是企業發展的內在 力量,市場活力來自人特別是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企業家 在企業尋求自身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展示資料,引導學生找到擬定學 習計劃的方式和步驟。 思考:針對如何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從理論學習、 榜樣確認、實踐參與等角度,擬定一份學習計劃,談談如何 實現你的職業發展目標。 學生活動:在了解了企業家精神和創業者應具備的素質 之后,針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就提升自己創新創業能力 擬定計劃,在擬定過程中學生需要梳理我國關于創新創業的 相關政策,需要整理搜集優秀創新創業者所具備的素質和成 長歷程,探究企業成功之道,從而為個人未來發展做好能力 和素質的準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