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教學目標1、以氧化還原觀分析雙氧水的性質,能從元素價態角度預測物質的性質,初步形成“推理+驗證”的認知方式。2、通過設計實驗,探究雙氧水的氧化性、還原性,發展學生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3、建立以氧化還原反應為核心的科學思維模型,實驗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功能化,形成基于物質核心元素化合價角度探究物質性質、實現物質轉化的研究模型。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從化合價角度認識物質的性質教學難點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研究模型教學方法小組實驗法、講授法、總結歸納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抗疫期間,雙氧水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用于多個場景,如:醫用消毒、家庭日常消毒、化學實驗、表現噴灑消毒、意外受傷消毒、衣物漂白消毒等。【提出問題】雙氧水為什么不能和氧化劑、還原劑等物質混合使用?【任務一】 初建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價--性”模型【子任務1】 通過雙氧水核心元素價態預測雙氧水性質【任務二】完善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價--性”模型提供的試劑:5% H2O2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預測H2O2具有還原性【查閱資料】含錳元素的常見物質有:MnO4-、MnO42-、MnO2、Mn2+【提出猜想】預測高錳酸鉀與H2O2反應的產物?【設計并進行實驗】實驗內容 取2滴酸性KMnO4溶液于小試管中,再逐滴滴加5%的H2O2溶液,邊滴加邊振蕩并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 溶液紫紅色褪去并有氣泡冒出【得出結論】H2O2具有還原性,可與氧化性物質反應【交流研討】【問題1】書寫酸性高錳酸鉀與H2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MnO4-+5H2O2+6H+ ==== 2Mn2++5O2↑+8H2O【問題2】在標準狀況下,產生22.4LO2時,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問題3】在標準狀況下,當反應轉移5mol電子時,產生氣體的體積為多少L 【子任務2】 探究雙氧水的氧化性提供的試劑:5%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淀粉溶液、KI溶液【查閱資料】I2:微溶于水,溶液顯黃色,I2遇淀粉顯藍色KI:可溶于水,溶液無色,KI遇淀粉不顯色【提出猜想】預測KI溶液與H2O2反應生成什么產物?KI溶液有還原性,預測H2O2具有氧化性【設計并進行實驗】實驗內容 取2滴KI溶液于小試管中,滴加4滴5%的H2O2溶液,再逐滴滴加淀粉溶液,邊滴加邊振蕩并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 加入淀粉后變藍色【得出結論】H2O2具有氧化性,可與還原性物質反應任務三 應用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價--性”模型【化學史話】氯氣的意外發現氯氣的發現應歸功于瑞典化學家舍勒。舍勒發現氯氣是在1774年,當時他正在研究軟錳礦(二氧化錳)。當他使軟錳礦(二氧化錳)與濃鹽酸混合并加熱時,產生了一種黃綠色的氣體,這種氣體的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使舍勒感到極為難受。舍勒發現氯氣的方法至今還是實驗室中制取氯氣的主要方法之一。實驗室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反應原理】【書寫表達】將上述反應方程式改寫成離子方程式【全面剖析】該反應的氧化劑為MnO2;還原劑為濃鹽酸;濃鹽酸的作用:表現還原性,又表現酸性;氧化劑和還原劑個數之比:1:2;在標準狀況下,產生22.4LCl2時,反應中轉移2 mol e- 。【交流研討】還能用什么物質來代替MnO2制取氯氣?【展示交流】MnO2作該反應的氧化劑、尋找其他氧化劑代替MnO2,如KMnO4、KClO3等①2KMnO4+16HCl(濃)===2MnCl2+2KCl+5Cl2↑+8H2O②KClO3+6HCl(濃)===KCl+3Cl2↑+3H2O上述反應轉移的電子數分別是?氧化還原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廣泛存在于生產和生活中。例如,金屬的冶煉、電鍍、燃料的燃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希望同學們根據掌握的化學反應規律,將所學應用于實踐,服務于社會發展。【課后作業】通過構建的氧化還原反應“價--性”模型,回答以下問題:鐵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種。預測Fe、Fe2+和Fe3+可能具有的性質?并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二價鐵為鐵元素在人體中主要存在形式,為什么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草莓、綠色蔬菜等)可以提高鐵的吸收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