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少兒小主持三級第二單元第三課課前一.教學內容:1.話題討論2.小舌用力伸3.童謠二.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并獲得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心理品質;養成耐心傾聽、尊重他人發言的良好的交際習慣;培養學生運用資料來闡述自己的觀點的能力;在討論中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2.練好基本功,站姿正確,上臺姿勢正確。通過氣息訓練,使小朋友氣息充足。學會朗誦,要求動作到位,語音語調正確3.通過學習,了解童謠的基本類型,開發他們的智力,啟迪引發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在學習中幫助孩子積累語言,并逐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通過朗讀、誦唱童謠,讓孩子感受童謠明快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及蘊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對童謠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三.教學重點:童謠四.教學準備:相關圖片課中一:開場師:我們看看這幅圖,大家能看到什么,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看看他們都在干什么呢?生:師:(教師可以隨意讓孩子們說,只要能說出來就行,教師可以做引導)導入:師: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需要做到“誠信”,我相信你們上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講過,要有誠信,但是我們看的這兩幅圖中,小猴子好像失去了“誠信”我們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生:師:我們生活中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有誠信呢?生:(教師可以根據這個話題讓孩子們展開討論)教:師:我們來看看今天要學習的《沒有誠信的小猴子》生:師:這一天啊,小猴子到了玩具店,看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玩具,如果是我們,我們會怎么做呢生:師:有的說讓自己的媽媽買,還有的說等自己攢好了錢自己去買生:師:那我們看看這個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生:師:這個小猴子是不是把這個玩具拿回去了啊生:師:這樣做對不對呢?生:師:啊,有的小朋友說對,有的說不對,老師告訴你們啊,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不應該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因為這個玩具小猴子沒有花錢去買它,所以它就不屬于小猴子,不屬于我們的東西我們能不能拿來玩呢?生:師:對,不屬于我們的我們不能拿來玩,比如我們班上有的小朋友帶了吃的,我們能不能直接上去搶過來自己吃啊生:師:對,我們不能這么做,但是我們是一個班的同學,如果我們真的想吃別人的吃的,我們要禮貌的問別人,這個東西可以給我吃一點么?如果對方同意,我們就可以吃一點,但是我們不能一直吃,這樣我們就把別人的東西都吃完了,這是不對的生:師: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只要是別人的,我們盡量不去搶過來自己用,如果我們想借用,我們一定要去問問別人,這個東西我們可不可以借用一下,只有得到了對方的同意,我們才能使用生:師:好,我們來看小猴,小猴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意,就私自的把玩具拿到了自己的家中,但是小猴接下來的做法是什么呢?生:師:是不是把這個玩具還給了玩具店老板,并且承認了錯誤生:師:所以這樣的小猴子還是好孩子,我們不能說小猴子完全失去了“誠信”對不對啊生:師:好,那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小猴子的故事,跟著老師一起來讀練:師:《沒有誠信的小猴子》大象伯伯開了一家玩具店,里面有很多好玩新奇的玩具,每天有許多小動物都來買玩具。小猴子也非常喜歡來這里,一天,玩具店新進了一種魔幻飛鏢,看得小猴子心里癢癢的,他很想買,但它媽媽不同意。第二天,它又到玩具店,大象伯伯忙得不可開交,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小猴子,小猴子忍不住偷偷地將飛鏢放進口袋,悄悄地溜出了小店。出了店他感到很害怕,頭也不敢抬。他很想把玩具還回去,但小動物們知道了會笑話他的,大象伯伯也饒不了他。他一口氣跑回了家,直接進了自己的房間。猴媽媽注意到小猴子臉色很難看,又偷偷摸摸地,知道小猴子一定犯了什么錯誤。連忙問小猴子:“兒子,你怎么了 ”小猴子連忙說:“媽媽我沒事,我跑得太快了。”猴媽媽沒有再說話。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猴子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偷來的玩具他也不敢拿出來玩,晚上他還經常做惡夢。終于有一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就拿出玩具告訴了媽媽。媽媽沒有責怪他,只是告訴他:“孩子,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還是媽媽的好兒子。”媽媽拿出錢,交給小猴子:“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小猴子拿著錢跑到玩具店,紅著臉向大象伯伯講了事情經過,又道了歉。大象伯伯哈哈大笑:“我不責備你,誠實就是好孩子。”小猴子慚愧地笑了。教學提示:引導孩子看圖說故事,然后探討一下故事中小猴的行為,比如小猴子偷竊的行為再到后來認錯的行為,哪些對哪些錯,通過故事我們又學到了些什么,我們要怎樣做。三.導入師: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口部操,大家知道口部操么,這是我們鍛煉我們的口腔包括面部肌肉更加靈活的一種方法,也是我們學習這門課程的基本功,所以我們每位小朋友都要學會生:師:我們接下來跟老師一起來學學伸舌,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伸舌么?生:師:就像這樣,把舌頭伸出來生:師:好,跟著老師一起來做口部操生:師:口部操是播音主持非常重要的一個練習步驟,每一位小主持人在張嘴發音之前都必須先做口部操,讓唇合舌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鍛煉,這樣才能使得每一個發出的詞語更加飽滿,圓潤。口部訓練以唇舌力量的訓練為主,常作口部操,可以有效地加強唇舌力量,提高唇舌靈活度,使發出的聲音干凈明亮集中。(教師應注意,口部操必須每天都要做,不能有松懈,每一節口部操都要在老師帶領下進行練習,舌頭的練習有很多種,比如頂舌、繞舌、伸舌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帶領孩子們去做的)教:師:好,我們既然都會做伸舌,那我們接下來學習一篇兒歌,這篇兒歌就是說我們的伸舌應該怎么做生:師:老師先來說一遍(教師先把兒歌為孩子們講一遍)生:師:我們的伸舌是不是和這個兒歌是一樣的,兒歌里都說什么了還記得么?生:舌尖伸過下齒背師:對,我們的舌尖啊,要伸出來生:師:用力伸出來我們就要張開我們的小嘴巴生:師:我們舌頭伸出來以后,我們會發現我們的上牙齒在我們的舌根的位置生:師:好,我們一起來讀一遍頂舌兒歌練:師:小朋友們準備好,我們來做伸舌操。舌尖伸過下齒背,用力伸出來張嘴。舌頭向前用力伸,上齒劃過到舌根。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教學提示:讓學生學會前后伸舌,配合兒歌節奏進行練習。四.導入師: 我們最后一部分來學習一篇童謠,這篇童謠說的是做小事,我們平時生活中都在家中做家務么生:師:非常好,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家中做家務,那我們有很多的小事情是不是我們都注意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 我們在洗澡的時候或者我們洗菜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浪費過呢生:師:恩,可以跟著老師來讀,不能小看一滴水,它能救活一棵草生:(教師可拿著響板,依次的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可以多練習幾遍)練:師:我們來一起看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做小事》不能小看一滴水,它能救活一棵草。不能小看一度電,帶來光明真不少。不能小看一粒米,顆顆節約水平高。人人都把小事做,祖國美麗我自豪。教學提示:先讓學生們談談童謠里說了些什么,生活中我們要怎么做。把握童謠節奏,結合適當動作,表演童謠。師:教師技巧重音、基調、語氣、韻律是詩歌朗誦的基本技巧。而重音是每首詩歌的最精華的段落和語句,這也是作者在一篇作品中要體現出來的精神實質。需要孩子們對于自己朗誦的作品充分了解,達到理解的程度,通過請教老師和家長幫助透徹地讀懂作品,分析出重點在哪里。我們在拿到一篇朗誦作品時,首先要看清題目,題目一般就是這篇作品內涵的凝練,圍繞題目來找重點層次和重點語句就方便多了,這是最直接的一個方法。課后作業:練習—童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