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通過了解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等主要史事,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教學重點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罪行。教學難點:如何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教學過程:導入:這堂課我們先通過一段視頻,簡單了解一個美麗的園林。這個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園林,指的是圓明園。但同學們今天去參觀的時候,只能看到它的斷壁殘垣。圓明園經歷了什么?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有什么關系?這場戰爭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今天這一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授課過程一、戰之起——尋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請同學們先閱讀教材第8頁,思考:如果沒有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第二次鴉片戰爭會爆發嗎?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學們都說:不會讓我們一起追本溯源,尋找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我們一起回顧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打開中國的市場。《南京條約》的簽訂五口通商的實現。英國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喜悅、高興、欣喜若狂他認為自己的商品會供不應求。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怎樣呢?我們看一下這段材料。同學們從這段材料里邊能讀出什么?(注意表格題的做題方法。)英國棉紡織品在中國銷售困難。也可以說,英國并未真正打開中國市場。那同學們認為,他為什么沒有打開中國市場呢?非常好,是自然經濟的抵制作用,自然經濟的典型特點是自給自足。但是英國是如何認為的呢?他認為是開放的通商,口岸太少了。由此,他借著《黃埔條約》和《望廈條約》中間有12年修約的規定,聯合美國和法國準備修約。我們通過這句話知道,一場戰爭又將爆發了。我們結合著第一段標出戰爭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發動國家和幫兇。二、戰之殤——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結果1856年,這場戰爭打響。請同學們參看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結合課本內容,我們找同學到前面來描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一個階段。略之后,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天津條約》的內容有哪些?同學們來概括一下。第一點: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北京是天子腳下,中樞機構所在地,主要決策都是由這里發出。公使進駐北京,便于對朝廷對清政府進行直接的控制。第二點,通商,把通商口岸擴展為了10個。同學們結合著地圖找找漢口的位置。可以看到這時候的通商口岸已經擴展到了整個沿海,同時,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但細心的同學同時發現,怎么軍艦也進來了?這是對中國主權的進一步侵犯,侵犯了我國的內河航運權。隨后,英國又強迫中國政府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后條約》,規定鴉片貿易合法化。那鴉片是毒品呀,同學們看到這一條約心里作何感想?對,看到了政府的腐敗。當時的皇帝是誰?咸豐。那同學們知道咸豐皇帝是怎么死的?是的,抽食鴉片去世的。皇帝都抽食鴉片,當時朝廷的腐敗也可想而知了。1958年,列強再次發動戰爭。由南往北,這次同學們看到他打到了哪兒?對他進入了北京城,犯下累累罪行。其中之一就是火燒圓明園。我們來看當時的場景,聯軍總司令下令,可以自由搶劫3天3夜,之后又下了一道野蠻的命令。消滅一個美麗的文明,只需要一把大火。他們搶劫過程中看到金子把銀子丟了,看到寶石又把金子丟了,巨大的琺瑯器、珍貴的文物,帶不走的就被摔碎了。全球能統計在冊的中國丟失文物約有167萬件,而流落在民間的數字是這個的十倍之多。甚至于法國大作家雨果對自己國家在歷史上曾經犯下的這樣罪行,也深感恥辱。同學們看到這里有何感悟?落后就要挨打。是的,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的懦弱腐敗,也看到了侵略者的野蠻、囂張。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是國家強大起來。才不至于受此欺負。1860年,英法聯軍控制控制北京城。咸豐帝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留下奕 來處理國家大事。英軍揚言要控制皇宮,奕 感到害怕,與英軍簽訂了《北京條約》。其內容有:一、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二、增開天津為商埠。這樣子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開放的口岸達到了11個。同時,同學們在記憶的時候,會發現《天津條約》里邊有北京: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北京條約》里有天津:增開天津文商埠。三、割九龍司地方疫區給英國。九龍司在哪兒?是在香港。同時擴大賠款數額。俄國作為幫兇,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國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俄國非常討厭,充當調停人的角色。一邊鼓動著英法打仗,擴大侵略。一邊忽悠著清政府,幫助進行調停,從中獲得好處。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共割占中國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學們看一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簽訂的條約有哪些?《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璦琿條約》割占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北京條約》還占有西北的地區,再加上簽訂的《堪分西北界約記》共有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樣,總共加起來達到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國不出動一兵一卒,卻獲得了如此大的好處。三、戰之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學到這里,同學們對比鴉片戰爭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帶來了什么危害?拓展探究:課下,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這場戰爭被命名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教學反思:本課突出特點是盡力用教材解決教學重難點,以教材第9頁問題思考,補充鴉片戰爭后貿易情況,探究得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和借口,透過現象看本質;以圓明園復原視頻、英法燒毀圓明園過程材料,學生對比談感受,思考今天是夠需要修復圓明園?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提醒我們勿忘國恥,升華家國情懷;以俄國通過不恥手段,侵占北方大片領土,結合教材11頁,培養學生讀圖能力,落實時空素養和家國情懷;概括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不平等條約內容,對比得出影響,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史論結合,透過史實得結論的能力。課外探究:為何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希望同學們思考課上尚未解決的問題,認識事件之間的聯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