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9中世紀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教學設計一、內容概述:從10世紀開始,在西歐封建領主的領地上,舊的城市逐漸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到13世紀,許多城市通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等手段爭取到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以手工工匠和商人為主體的市民階層逐步形成,其中分化出的富裕階層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從教師或學生自治團體發展而來的大學逐步發展起來,取得了免稅、司法獨立、教育自主等特權。二、課標要求:1.了解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和發展過程、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城市居民的身份、市民階層的形成等基本史實。2.思考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和新興的市民階層會對西歐的社會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3.知道教師或學生組織的行會性質的自治團體是歐洲早期大學的起源。三、知識梳理1.西歐城市興起的條件;城市的類型。2.城市爭取自治的方式;典型代表;自由城市市民的特權;自治城市的影響3.城市居民的身份以及來源;4.大學興起的原因;大學的地位;自治大學的權利;課程設置的特點;影響大學課程設置的因素。四、核心素養的運用1.圖說歷史:講述圖片背后的思想和故事;2.閱讀材料,史論出城市的復蘇、大學的興起都離不開經濟的繁榮,生產力的發展等觀點;3.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4.歷史解釋:解釋“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市民階層”;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5.家國情懷:中西方城市和古代學校的對比;五、學習過程1.學法建議:個人自學、小組互助、個人評價與小組互評相結合。2.課堂活動:活動一:認真聽課,根據講授畫出明確的思維導圖;講述:能把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城市里出現市民階層,大學的興起等知識點用簡單的思維導圖表述成體系。評價標準:優秀:能明確形成知識體系,并熟記其中知識點;良好:能說清楚知識點,但是思維導圖凌亂。過關:能在幫助下完成課堂任務。活動二:梳理歷史,背誦各核心知識點。要求:按書上劃記內容,快速梳理出重要知識點,并記憶。評價標準優秀:能快速準確背記知識點,時間3分鐘;良好:能背記重點知識點,時間5分鐘。過關:能正確回答老師的簡單提問。六、課后反思【學生反思】1.你認真聽講了嗎?根據老師的要求動嘴讀書和動手筆記了嗎?2.上完課后,是否理解了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是否能明確最美好的花朵的含義?3.是否已經確定如何解決自己還未掌握的知識呢?【教師反思】1.課堂內容簡單,了解、理解的內容多過死記硬背,一定要做好歷史解釋。2.是否引導學生探索城市復蘇、大學興起的源頭,是否建立正確的歷史觀。3.相關術語的理解還存在偏差,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不強,生搬硬套。中國古代的知識有遺忘,還不能形成中西方對比的獨特見解,仍需要給予更多關注和引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