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古代埃及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與觀看視頻理解“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知道并能梳理古代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通過閱讀教材,找出古埃及文明成就。通過史料閱讀,分析并理解古埃及文明成就是古埃及人民在日常生產生活的創造,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通過對金字塔之謎的分析,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了解金字塔修建與法老統治的關系,并客觀評價金字塔。(唯物史觀、史料實證)3. 感受古代埃及文明的偉大成就,初步認識人類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區域的文明成果構成了人類文明的多元性特點。(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古埃及地理位置,尼羅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對古埃及文明的影響;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2.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金字塔與法老的關系。教學難點:正確評價金字塔。教學過程導入師:講述世界史的基本概念、世界歷史的縱橫聯系、世界歷史的分期。師:展示古代亞非文明分布圖、概述古代亞非文明,讓學生結合課本和圖片找出古埃及的位置。生:觀察圖片閱讀課本,進行概括:古埃及起源于非洲尼羅河流域。師:出示胡夫金字塔圖片,介紹胡夫金字塔概況,提出問題:金字塔在哪里修建的?是如何修建的?修建金字塔有什么用途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古代埃及》,共同探尋答案。設計意圖:世界歷史第一課,讓學生了解世界歷史的基本內容。通過對古代亞非文明、胡夫金字塔的介紹,吸引學生興趣,進而產生探知欲望。講授新課一、尋金字塔誕生的地方(在哪里修建)1.古埃及的地理環境與古埃及文明的關系師:展示埃及旅游攻略地圖讓學生思考從圖片上可以看出,古埃及文明的遺存有什么特點,這兩者之間有何關系呢?生:文明遺存集中在尼羅河兩岸。師: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游歷埃及后感嘆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請同學們結合視頻并閱讀教材2-3頁,思考為什么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生:學生觀看視頻閱讀課本: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師:提供水源:尼羅河水量大,是古埃及的唯一水源。農業發達: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留下肥沃的土壤,使古埃及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尼羅河便于航行,為古埃及的統一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條件。文明燦爛:古代埃及人觀察尼羅河水泛濫,發現其規律,形成燦爛的古埃及文明。2.古埃及文明的興亡師:閱讀教材2頁,用年代尺畫出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生:學生閱讀課文并完成年代尺的書寫。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觀看視頻、畫年代尺,讓學生多思考,多動腦,提高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核心素養。二、探金字塔背后的文明(怎么修建)師:尼羅河孕育的古埃及雖然衰落了,它給人類留下了什么文明成就?閱讀課文結合相關圖文歸納出古埃及文明成就。教師出示圖片。生:學生通過閱讀、教師引導得出古埃及文明成就:天文學、數學、醫學建筑等領域成就。師:出示史料引導學生探索古埃及人是如何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文明成就的。【天文學】閱讀下列史料,說說古埃及太陽歷的制定依據。材料一:古埃及人依據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將一年劃分為泛濫季、播種季、收獲季3個季節,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歲末加5天宗教日,一年365天,即后來人們說的太陽歷。生:尼羅河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師:古埃及太陽歷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后來的羅馬歷法乃至今天我們通用的公歷,都源于此。【數學】閱讀下列史料,說說你對古埃及數學成就的認識。材料二:尼羅河周期性泛濫之后為了重劃地界,需要有高度發達的土地測量技術。古埃及人發展了數學,提出了計算土地面積、倉庫容積、糧食堆的體積、石料和其他建筑材料多寡等法則。生:古埃及的數學成就來源于日常的生產、生活。【文字】結合象形文字的發明與釋讀,說說你對文字傳承文明的認識。大約公元前3000年前后,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有讀音。象形文字一般書寫在紙草上,而紙草是生長于尼羅河河邊的一種植物。師:出示商博良與羅塞塔石碑圖片,由羅塞塔石碑的故事引出文字傳承文明的認識:文字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中國的古老文字甲骨文,至今也有許多未被釋讀,希望同學們能感受到商博良的勇敢和熱忱。如果有興趣,以后投入到甲骨文的釋讀工作,為華夏文明的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醫學】木乃伊木乃伊,即“人工干尸”。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只要保住軀體,靈魂就能依附于它而萬世長存。為了把尸體保存下來,他們千方百計把尸體脫水變干,制成木乃伊。古埃及人將人的尸體解剖,填以香料,放進特制的防腐液浸泡,最后纏上麻布并涂上樹脂。人的尸體就這樣制成了木乃伊,被保存了下來。在制作木乃伊的過程中,古埃及人初步知道了解剖學的知識,懂得血液循環與心臟跳動的關系,并開始分科治病,而且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術。師:從對古埃及天文、數學、文字、醫學等領域成就的探索,我們會發現古埃及文明都是怎樣產生的呢?生:都源于古埃及人日常的生產生活。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分析史料、語言組織能力和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增加學生課外知識和通過文物學習歷史的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三、究金字塔的修建及用途(為什么修建)師:如此輝煌的成就,為什么人們要將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呢?接下來讓我們細究金字塔的修建及用途。出示金字塔圖片。1.金字塔的由來及用途生:閱讀課文后,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每個側面都形似漢字“金”,因此,中國人稱為“金字塔”。師:金字塔由巨大的石塊構成,在沒有大型機器設備的古埃及是如何建造起來的?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通過金字塔的建造之謎、數字之謎、構造之謎、金字塔主人法老之謎來一探究竟。生:通過對金字塔之謎的探究,討論分析背后反映的古埃及文明的哪些成就?金字塔建造之謎:木楔法采石 滾木法運輸 堆沙法建造借水的浮力運送石頭 用工具讓石頭浮起來 用多道閘門開關運送到高處生:據說胡夫金字塔的修建是10萬人用30年的時間才建成的,通過上圖如此復雜的修工程可以反映出古埃及強大的社會動員與組織能力及高超的建筑水平。金字塔數字之謎:等式一∶(金字塔)自重×=地球的重量等式二∶(金字塔)塔高×l0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積等式四∶(金字塔)底周長∶塔高=圓圍∶半徑等式五∶(金字塔)底周長x2=赤道的時分度等式六∶(金字塔)底周長÷(塔高×2)=圓周率生:這些數字之后可能有巧合,但也可以反映出古埃及精確的數字計算能力和令人驚嘆的天文學知識。金字塔構造之謎: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然而卻拼合得天衣無縫,甚至連最薄最薄的刀片也插不進去。塔基四條底邊相差不到20厘米,誤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它的東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相差僅l.27厘米,誤差率不到萬分之一。塔內結構仍然是個謎。塔內有迷宮一般的通道和幕室。墻璧光滑,飾有浮雕,通道有整齊的臺階,脈絡一樣地向墓室延伸,直到很深很深的地下。墓室另有通氣孔通到塔外。據說死者的“靈魂”可以從這些小孔里自由出人。奇怪的是這兩條氣孔,一條對準天龍座(永生),一條對準獵戶座(復活)。生:這些構造反映了古埃及精湛的建筑工藝,神秘的天文學知識與神學觀念。金字塔主人——法老之謎師:古埃及人將他們的文明成就應用于金字塔,足以見得其主人身份的尊貴,法老在古埃及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呢?生:讀圖和閱讀課文歸納:(1)政治上:法老是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2)宗教上: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師:觀察吉薩三大金字塔的俯視圖,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金字塔規模越來越小這個現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本質問題?生: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評價金字塔師:阿拉伯諺語這樣評價金字塔“萬物終消逝,金字塔永存”。通過對金字塔修建及用途的探究,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金字塔呢?出示材料,引導學生討論。材料一: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每塊石頭磨得很平。人們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這不能不說是建筑史上的奇跡。 ——理弘《宇宙科學與自然考古之迷》材料二:希羅多德根據傳聞,記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況:“(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為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生: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是法老殘酷奴役古埃及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給古埃及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設計意圖:通過對金字塔建造之謎、數字之謎、構造之謎、金字塔主人法老之謎的探究,使學生理解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文明象征的原因,能更加準確對史實做出評價,培養學生嚴謹正確的歷史觀。小結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位于非洲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知道了古埃及人在日常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的太陽歷、象形文字等文明成就,擁有無限權力的法老已經永遠塵封在木乃伊中,但作為古埃及文明象征的金字塔必將為人類文明帶來更多的發現、猜想與驗證。結語:走進古代埃及,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明的論證會有更加清晰地認識: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我們要以平等的姿態、包容的心態學習不同文明,讓人類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更加豐富的養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