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學案第30講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基本方式課標要求 1.概述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2.舉例說明中樞神經系統通過自主神經來調節內臟的活動。 3.分析反射弧的組成。 4.分析神經系統受損對人體運動等行為的影響,探究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考點1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概 念 落 實1.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人的神經系統包括 和 兩部分。 (1)中樞神經系統(連線)(2)外周神經系統(3)自主神經系統:支配 的傳出神經,由 和 兩部分組成。項目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來源 從脊髓發出 從腦和脊髓發出功能 對瞳孔的調節 擴張 收縮對肺的調節 使支氣管擴張 使支氣管收縮對心臟的調節 使心跳加快 使心跳減慢對血管的調節 收縮 無副交感神經支配對胃腸的調節 抑制蠕動 促進蠕動特點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作用通常 ,均不受 支配意義 可以使機體對外界刺激作出 ,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特 別 提 醒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中樞的區別(1)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中樞神經系統接受全身各處傳入的信息,經其整合加工后成為協調運動的指令信息,或者儲存在中樞神經系統內成為學習、記憶的基礎。(2)神經中樞是指在腦和脊髓中,不同的神經中樞分別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水平衡調節中樞等。2.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神經細胞)(1)神經元的結構及其與神經纖維、神經的關系神經元包括 兩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為 兩種;神經元的軸突呈纖維狀,外表大都套有一層 ,構成神經纖維;許多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著由結締組織形成的包膜,構成一條 。(2)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興奮。(3)神經膠質細胞:廣泛分布在 之間,數量很 ,對神經元起 作用。 診斷·加強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大腦表面光滑,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 )(2)腦干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系通路,有許多維持生命的必要中樞。 ( )(3)支配軀體運動的神經屬于傳出神經,支配內臟器官的神經屬于傳入神經。 ( )(4)奔跑、跳躍由軀體運動神經支配,是隨意的;驚恐引起的心跳與呼吸變化受自主神經支配,是不隨意的。 ( )(5)人體處于興奮狀態時,交感神鯨活動占據優勢,心跳加快,胃腸蠕動減弱。 ( )2.鏈接教材人教選擇性必修1 P20“拓展應用”T1。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一個神經元具有多而短的樹突,且分布很廣泛;而軸突卻少而長,請從結構與功能觀分析其意義。典 題 固 法(2021·浙江6月卷)下列關于神經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個神經元都有一個軸突和多個樹突B.每個神經元的軸突和樹突外周都包有髓鞘C.同一個神經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D.運動神經元產生的神經沖動可沿軸突傳送給效應器(2017·海南卷)下列關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小腦損傷可導致身體平衡失調B.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C.大腦皮層具有軀體感覺區和運動區D.下丘腦參與神經調節而不參與體液調節考向1 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1.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是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B.②是小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C.③是腦干,有調節人體呼吸、心跳、血壓等基本生命中樞D.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考向2 自主神經2.人在面臨緊急情況時,心跳、呼吸加快,緊急情況解除后心跳、呼吸慢慢恢復,與之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驚恐引起的心跳與呼吸的變化不受意識支配B.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與之相反C.長期生活在緊張的環境中腸胃的功能會減弱D.緊張時伴隨瞳孔擴張是副交感神鯨活動占優勢的結果考向3 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3.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主要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兩大類。下列有關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元即神經細胞,由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等組成B.在人體內,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比神經元的多C.神經膠質細胞的作用就是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D.樹突和軸突上均有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考點2 反射與反射弧概 念 落 實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1)概念:在 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做出的 。(2)類型: 和 。 方 法 規 律“三看法”判斷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2.反射的結構基礎—— (1)結構與功能圖示 興奮傳導 結構特點 功能 結構破壞對功能的影響① ↓ ② ↓ ③ ↓ ④ ↓ ⑤ 感覺神經元軸突末梢的特殊結構 將內外刺激信息轉變為神經興奮 ⑥ 感覺神經元的突起 將興奮由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 既無感覺又無效應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 對傳入的興奮進行分析與綜合 ⑦ 運動神經元的突起 將興奮由神經中樞傳至效應器 ⑧ 傳出神經⑨ 等 接受神經興奮,發生相應的活動 只有感覺無效應(2) 是反射活動完成的前提,條件是 (包括類型和強度都要適宜)。3.反射弧中傳入神經與傳出神經的判斷(1)根據是否具有神經節:有神經節的是傳入神經,神經節如圖中的c。(2)根據突觸結構判斷:圖示中與“”相連的為傳入神經b,與“ ”相連的為傳出神經e。(3)根據脊髓灰質結構判斷:與膨大部分相連的為傳出神經,與狹窄部分相連的為傳入神經。(4)切斷實驗法:若切斷某一神經,刺激外周段(遠離中樞的位置),肌肉不收縮,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樞的位置),肌肉收縮,則切斷的為傳入神經,反之則為傳出神經。 特 別 提 醒關于反射和反射弧的五個易錯點誤認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指正 只有具有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細胞動物才有反射。如植物和單細胞動物沒有反射,只有應激性誤認為所有反射都必須有大腦皮層參與指正 只有條件反射的中樞在大腦皮層,非條件反射的中樞是大腦皮層以下的中樞,如下丘腦、脊髓等誤認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指正 反射的進行需要接受適宜強度的刺激,若刺激強度過弱,則不能引起反射活動誤認為只要效應器有反應就是反射指正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條件。反射弧不完整,如傳入神經受損,刺激神經中樞或傳出神經,效應器能產生反應,但不是反射誤認為傳出神經末梢就是效應器指正 效應器是指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 診斷·加強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傳出神經,可使效應器產生相同的反應。 ( )(2)只要反射弧結構完整,給予適當刺激,即可出現反射活動。 ( )(3)條件反射一定要大腦皮層參與。 ( )(4)建立條件反射的關鍵是將無關刺激轉化成條件刺激。 ( )2.下列屬于非條件反射的有: ,屬于條件反射的有: 。①縮手反射 ②膝跳反射 ③望梅止渴④談虎色變 ⑤排尿反射 ⑥吸吮反射⑦畫餅充饑 ⑧眨眼反射 ⑨聽到鈴聲走進教室3.縮手反射中,手縮回在前,感到疼痛在后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義?4.反射活動需要經過 來實現,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環節在結構、功能上受損,反射就不能完成。(1)刺激某患者的腿部,患者有 但不能運動,從反射弧的角度分析,患者損傷的結構可能是 或 。(2)給某患者做膝跳反射實驗時,患者無感覺但是小腿能迅速抬起。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典 題 固 法(2021·廣東卷)太極拳是我國的傳統運動項目,其剛柔并濟、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是通過神經系統對肢體和軀干各肌群的精巧調控及各肌群間相互協調而完成。如“白鶴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動作,伸肌收縮的同時屈肌舒張。圖為伸肘動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結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反射弧的效應器是 及其相應的運動神經末梢。若肌梭受到適宜刺激,興奮傳至a處時,a處膜內外電位應表現為 。(2)伸肘時,圖中抑制性中間神經元的作用是 ,使屈肌舒張。(3)適量運動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認為太極拳等運動可提高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在胰島素水平相同的情況下,該激素能更好地促進肌細胞 ,降低血糖濃度。(4)有研究報道,常年堅持太極拳運動的老年人,其血清中TSH、甲狀腺激素等的濃度升高,因而認為運動能改善老年人的內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為評估 (填分泌該激素的腺體名稱)功能的指標之一。(2018·海南卷)為了驗證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動的基礎①,某同學將甲、乙兩只脊蛙(去除腦但保留脊髓的蛙)①的左、右后肢最長趾的趾端(簡稱左、右后趾)分別浸入體積分數為0.5%硫酸溶液①中,均出現屈肌反射(縮腿),之后用清水洗凈、擦干。回答下列問題: (1)剝去甲的左后趾皮膚②,再用體積分數為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現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 (2)分離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經,假如用某種特殊方法阻斷了傳入神經③,再將甲的右后趾浸入體積分數為0.5%硫酸溶液中,不出現屈肌反射,則說明 。 (3)搗毀乙的脊髓④,再用體積分數為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選填“能”或“不能”)出現屈肌反射,原因是 。 審 答 指 導題眼 明確思路 指導答案①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任何一個部分受損都不能完成反射過程 題目會從這5個環節入手設計實驗,材料為“脊蛙”則排除了高級神經中樞對低級神經中樞的影響,刺激均為體積分數為0.5%硫酸溶液,保證了單一變量② 皮膚部位存在感受器 第(1)小題應該從缺失感受器角度思考③ 阻斷傳入神經 第(2)小題應從傳入神經角度思考④ 脊髓是低級神經中樞 第(3)小題可從缺失神經中樞角度思考考向 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1.(2020·浙江1月選考)下列關于膝反射的反射弧的敘述,正確的是( )A.感覺神經元的細胞體位于脊髓中B.傳出神經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細胞和內分泌腺C.運動神經元的樹突可受其他神經元軸突末梢的支配D.反射中樞由中間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組成2.吸煙、不健康的飲食、肥胖、缺乏適量運動等都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病風險。腦卒中患者往往突然出現臉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癥狀,隨后身體一側上下肢都不能運動,個別腦卒中患者即使出院后也會出現尿失禁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機體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結構基礎均是反射弧B.身體一側上下肢不能運動,可能是大腦第一運動區某部位出現了障礙C.腦卒中患者出現尿失禁,說明脊髓中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不能控制排尿反射D.腦卒中患者能正常完成膝跳反射,說明脊髓中控制膝跳的低級中樞沒有出現障礙構核心概念練教材長句鏈接選擇性必修1教材 P18“思考·討論”。(1)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開,但卻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跳,這是因為 。 鏈接選擇性必修1教材 P19。(2)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這種調節方式的意義是 。 拎教材“冷”點鏈接選擇性必修1教材P22“思考·討論”。(1)人足部意外觸到釘子刺激時,身體同側發生屈肌反射,同時身體對側出現伸肌反射,同時發生 ,有利于 。 鏈接選擇性必修1教材 P24。(2)新冠病毒進入鼻腔,刺激鼻黏膜的神經末梢引起打噴嚏排出病毒,這屬于 反射。 鏈接選擇性必修1教材 P20“拓展應用”。有些神經元軸突很長,這有利于神經元將信息輸送到 的支配器官;樹突多有利于充分 。第30講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基本方式考點1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概念落實】1.中樞神經系統 外周神經系統 (1)①—c ②—e ③—a④—b ⑤—d (2)腦 脊 傳入 傳出 軀體運動 內臟運動 (3)內臟、血管和腺體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相反 意識 更精確的反應2.(1)細胞體和突起 樹突和軸突 髓鞘 神經 (2)產生并傳導 (3)神經元 多 輔助【診斷·加強】1.(1)× (2)× (3)× (4)√ (5)√2.提示:樹突數量多且分布廣泛有利于樹突接受外界刺激和信息;長長的軸突有利于將信息輸送到距離遠的支配器官。【典題固法】【高考典例】例1 D 解析: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多數神經元有一個軸突和多個樹突,少數神經元有一個軸突和一個樹突,A錯誤;神經元的軸突外周有髓鞘,樹突外周無髓鞘,B錯誤;同一個神經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不完全相同,在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上會實現信號的轉變,C錯誤。例2 D 解析:下丘腦可以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參與體液調節,D錯誤。【對點演練】1.D 解析:①是大腦,②是小腦,③是腦干。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D錯誤。2.D 解析:由驚恐引起的心跳與呼吸的變化是由內臟運動神經控制的,是不隨意的,不受意識支配,A正確;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經使心跳減慢,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B正確;長期生活在緊張的環境中,人體處于興奮狀態,交感神鯨活動占據優勢,腸胃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動減弱,C正確;緊張時瞳孔擴張是交感神鯨活動占優勢的結果,副交感神鯨會使瞳孔收縮,D錯誤。3.C 解析:神經膠質細胞具有支持、保護、營養和修復神經元等多種功能,在外周神經系統中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考點2 反射與反射弧【概念落實】1.反射 (1)中樞神經系統 規律應答 (2)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 非條件刺激 無關刺激 非條件刺激 大腦皮層 復雜環境2.反射弧 (1)①感受器 ②傳入神經 ③神經中樞 ④傳出神經 ⑤效應器 ⑥既無感覺,又無效應 ⑦既無感覺,又無效應 ⑧只有感覺,無效應 ⑨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2)反射弧的完整性 有適宜的刺激【診斷·加強】1.(1)√ (2)× (3)√ (4)√2.①②⑤⑥⑧ ③④⑦⑨3.提示:在縮手反射中,植物的刺、火焰導致的刺激沿著傳入神經→神經中樞(脊髓)→傳出神經→效應器傳遞,路程較短;而痛覺是在大腦產生的,傳導路線比縮手反射的長,故先縮手后感到疼痛。縮手在前,可以迅速避開有害刺激,避免傷害;隨后產生痛覺,可以使機體更靈活、有預見性地對變化作出應對,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4.完整的反射弧 (1)感覺 傳出神經 效應器 (2)提示:脊髓的神經傳導功能出現異常,興奮不能傳導至大腦皮層;或大腦軀體感覺中樞出現異常,不能正常形成感覺。【典題固法】【高考典例】例1 (1)伸肌、屈肌 外負內正 (2)該神經元興奮,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抑制屈肌神經元的活動 (3)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 (4)垂體解析:(1)圖中有兩條反射弧:感受器(肌梭)→傳入神經→脊髓→伸肌運動神經元→伸肌;感受器(肌梭)→傳入神經→脊髓→屈肌運動神經元→屈肌;故圖中反射弧的效應器為伸肌、屈肌及其相應的運動神經末梢;若肌梭受到適宜刺激,興奮傳至抑制性中間神經元時,使得抑制性神經元上有興奮的傳導,發生電位變化,從而使a處膜內外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2)伸肘時,圖中抑制性中間神經元接受上一個神經元傳來的興奮,從而發生電位變化,但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從而使屈肌運動神經元無法產生動作電位,使屈肌舒張。例2 (1)剝去皮膚導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傳入神經結構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動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經中樞被破壞【對點演練】1.C 解析:感覺神經元的細胞體位于脊髓之外的神經節中,A錯誤;膝跳反射中,傳出神經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細胞,但不支配內分泌腺,B錯誤;膝跳反射中,反射中樞由感覺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組成,D錯誤。2.C 解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A正確; 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是軀體運動中樞,題中說腦卒中患者身體左側上下肢都不能運動,所以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可能出現了障礙,B正確; 腦卒中患者出現尿失禁,說明排尿反射的高級中樞出現障礙,不能控制低級中樞的活動,但排尿反射可以進行,C錯誤; 腦卒中患者能正常完成膝跳反射,說明脊髓中控制膝跳的低級中樞沒有出現障礙,D正確。課堂小結與延伸【構核心概念】大腦、小腦、腦干、下丘腦 脊髓 神經元 反射 神經中樞 效應器【練教材長句】(1)軀體的運動如“跑開”是由軀體運動神經支配的,它可以受意識的支配;心跳等內臟器官的活動是受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不受意識控制(2)使機體對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確的反應,使機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拎教材“冷”點】(1)屈肌和伸肌反射 維持身體的平衡 (2)非條件 (3)遠距離 接受信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