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學案第14講 細胞的增殖課標要求 1.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2.細胞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分裂,其中有絲分裂保證了遺傳信息在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中的一致性。 3.實驗:制作和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考點1 細胞周期和無絲分裂概 念 落 實1.細胞增殖(1)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①細胞 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②受 的影響,即細胞核控制細胞質的范圍有限。 (2)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包括 和細胞分裂兩個相連續的過程。具有 性。 (3)意義:是生物體 的基礎。 2.細胞周期(1)條件: 的細胞。 (2)起點是一次分裂完成時,終點是 時。 (3)階段:包括 。 其中, 持續時間長,約占細胞周期的90%~95%。 方 法 規 律細胞周期4種常用表示方法3.無絲分裂 診斷·加強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細胞都具有細胞周期。 ( ?。?br/>(2)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都具有細胞周期。 ( )(3)洋蔥的鱗片葉表皮細胞比分生區細胞的增殖周期長。 ( )(4)多細胞生物體的生長依賴于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增殖。 ( )(5)細胞越小,其相對表面積也越小,這有利于提高物質交換效率。 ( )(6)無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也沒有核DNA的復制 ( ?。?br/>2.鏈接必修1教材P111“表6-1”。據表分析:(1)不同生物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嗎?同種生物的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嗎? (2)顯微鏡下觀察某植物組織的有絲分裂時,大部分細胞處于 ,原因是 。 (3)若要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你會選擇 細胞,理由是 。 典 題 固 法(2022·浙江1月卷)某多細胞動物具有多種細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種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兩者可組成多種有活性的CDK-cyclin復合體,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細胞周期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同一生物個體中不同類型細胞的細胞周期時間長短有差異B.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有序轉換受不同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C.抑制某種CDK-cyclin復合體的活性可使細胞周期停滯在特定階段D.一個細胞周期中,調控不同階段的CDK-cyclin復合體會同步發生周期性變化(2022·遼寧卷)二甲基亞砜(DMSO)易與水分子結合,常用作細胞凍存的滲透性保護劑。干細胞凍存復蘇后指標檢測結果見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凍存劑 合成培養基+DMSO 合成培養基+DMSO+血清指標 G1期細胞數百分比/% 65.78 79.85活細胞數百分比/% 15.29 41.33注:細胞分裂間期分為G1期、S期(DNA復制期)和G2期。A.凍存復蘇后的干細胞可以用于治療人類某些疾病B.G1期細胞數百分比上升,導致更多干細胞直接進入分裂期C.血清中的天然成分影響G1期,增加干細胞復蘇后的活細胞數百分比D.DMSO的作用是使干細胞中自由水轉化為結合水考向1 對細胞周期的判斷與分析1.(2022·汕頭二模)已知人的宮頸癌細胞的細胞周期約為22 h。下圖是應用流式細胞儀測定細胞周期中DNA含量的變化(圖A)及處于不同時期的細胞數量和DNA含量(圖B),胸苷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圖A 圖BA.細胞在G1、S期發生DNA解螺旋時都需要消耗能量B.在培養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劑會導致G1期的細胞數量增多C.通過對細胞計數可分析推算出細胞周期和各個時期的時間長短D.若在培養液中加入32P標記的胸苷,則分裂一次后子細胞不一定都有放射性 歸 納 總 結常和細胞周期聯系的“熱點”(1)基因突變:在細胞分裂間期,DNA復制時容易受到內外因素的干擾而發生差錯,即發生基因突變。(2)染色體變異:在細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溫都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出現多倍體細胞。(3)細胞癌變:藥物作用于癌細胞的分裂間期,DNA分子不能復制,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無限增殖。(4)免疫: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被抗原刺激后的B細胞將進入細胞周期迅速分裂,細胞周期縮短。(5)DNA復制: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若1個DNA分子的兩條鏈都被標記,而分裂n次產生的細胞中,只有2個細胞被標記。考向2 細胞周期調控2.(2022·中山二模)細胞周期可分為G1、S、G2和M期。為了保證細胞周期的正常運轉,細胞自身存在著一系列檢驗點,對細胞周期的過程是否發生異常加以檢測,部分檢驗點如圖所示。只有當相應的過程正常完成,細胞周期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運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G2期細胞中染色體及核DNA數量之比為1∶2B.檢驗點1的作用之一是檢測DNA分子是否有損傷C.檢測發生分離的染色體是否正確到達細胞兩極的是檢驗點4D.降低細胞培養液中血清濃度,可獲得大量G1期細胞考點2 有絲分裂概 念 落 實1.有絲分裂的過程(以高等植物細胞為例)(1)分裂間期(2)有絲分裂 期(3)有絲分裂 期(4)有絲分裂 期(5)有絲分裂 期(6)子細胞2.高等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主要區別(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 (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圖示植物細胞 細胞兩極發出 位置出現 形成細胞壁 動物細胞 發出星射線 向內凹陷使細胞縊裂 3.意義: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 后精確地 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保持了細胞的親子代間 的穩定性。 方 法 規 律1.有絲分裂中相關物質、結構的變化規律(1)一條染色體形態及行為變化項目 間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形態變化行為變化 復制形成染色單體 螺旋成染色體,散亂分布 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著絲粒分裂,移向兩極 解旋成染色質(2)相關物質、結構的變化規律結構、物質 出現時期 消失時期 復制時期 加倍時期染色體 前期 末期 間期 后期DNA — — 間期 間期姐妹染色單體 間期 后期 — —核膜、核仁 間期、末期 前、中、后期 — —紡錘體 前期 末期 — —中心體 — — 間期 間期(3)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細胞器 細胞類型 作用時期 生理作用核糖體 動物、植物 整個時期 合成各種蛋白質中心體 動物、低等植物 前期 形成紡錘體高爾基體 植物 末期 形成細胞壁線粒體 動物、植物 整個時期 提供能量2.有絲分裂中的數量變化(以二倍體為例)(1)一條染色體的數量變化由圖可知,當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1∶2∶2,當無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體∶核DNA=1∶1。(2)核DNA、染色體及染色單體數目變化間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體 2N 2N 2N 4N 4N→2N染色單體 0→4N 4N 4N 0 0核DNA 2N→4N 4N 4N 4N 4N→2N (3)曲線圖 ?、倩厩€項目 上升段的變化原因 下降段的變化原因核DNA 間期(S期即a~b段)DNA復制,DNA數目加倍 末期細胞一分為二(c~d段),DNA數目減半染色體 后期著絲粒分裂(g~h段),染色體數目加倍 末期細胞一分為二(c~d段),染色體數目減半染色單體 間期(S期即a~b段)DNA復制,染色單體形成 后期著絲粒分裂(g~h段),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單體消失 ②衍生曲線圖1 圖2項目 上升段的變化原因 下降段的變化原因 中間段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的含量 e~f代表間期(S期)DNA復制,DNA數目加倍 g~h代表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 f~g代表G2期到中期染色體與核DNA數目比 D~E代表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 B~C代表間期(S期) DNA復制,DNA數目加倍 C~D代表G2期到中期 (4)柱狀圖①各直方圖的判斷染色單體:在直方圖中,染色體和DNA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單體會因著絲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直方圖中表示的某結構如出現0,則其一定表示染色單體。染色體、DNA:在分裂前、中期時,核DNA數是染色體數的2倍,由此可判斷出染色體、核DNA的直方圖。②有絲分裂各時期的判斷根據核DNA、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數量比來判斷:核DNA∶染色體∶染色單體=(注:“0”表示無染色單體。) 診斷·加強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前期隨著染色質逐漸螺旋化形成了染色單體。 ( ?。?br/>(2)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中期都會出現赤道板,植物細胞分裂后期還會觀察到細胞板。 ( ?。?br/>(3)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導致DNA的數目是染色單體數目的兩倍。 ( ?。?br/>(4)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體現在前期和后期。 ( ?。?br/>(5)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但中心體、線粒體等細胞器是隨機、不均等分配的。 ( ?。?br/>(6)高等動物胚胎干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出現和紡錘體的出現發生在同一時期。 ( )(7)二倍體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單體分離。 ( ?。?br/>2.紡錘體和紡錘絲的區別是什么?3.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中心體在 ?。〞r期)加倍,在 (時期)移向兩極。 典 題 固 法(2021·全國乙卷)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下列關于果蠅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間期,DNA進行半保留復制,形成16個 DNA分子B.在前期,每條染色體由2條染色單體組成,含2個DNA分子C.在中期,8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觀察染色體D.在后期,成對的同源染色體分開,細胞中有16條染色體(2022·湖南卷)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為8對,細胞周期約12 h。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拍攝照片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a為分裂后期細胞,同源染色體發生分離B.b為分裂中期細胞,含染色體16條,核DNA分子32個C.根據圖中中期細胞數的比例,可計算出洋蔥根尖細胞分裂中期時長D.根尖培養過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分裂間期細胞所占比例降低考向1 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1.(2022·佛山檢測)細胞學說指出,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與植物細胞相比,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特有的是( ?。?br/>A.末期不形成細胞板,細胞縊裂成兩個B.染色質螺旋變粗成為染色體C.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D.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考向2 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等的數量變化2.(2022·珠海二模)下圖表示某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DNA含量變化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C~D段染色體數目加倍B.O~A段表示間期,染色體復制,核DNA含量加倍C.C~D段細胞核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為1∶2∶2D.細菌與B~C段細胞相比主要區別是沒有核膜和核仁3.圖1、圖2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圖3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核DNA分子數的變化,圖4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的數量關系(其中一個字母代表的柱狀圖有科學性錯誤)。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圖1 圖2圖3 圖4A.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4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圖2所示細胞中沒有姐妹染色單體B.處于圖3中b~c段的是圖1所示細胞,完成圖3中 c~d 段變化的細胞分裂時期是后期C.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如圖4中d所示的情況D.圖4中a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b可對應有絲分裂前期或中期 審 答 指 導題眼 明確思路 指導答案圖1、2 根據兩個細胞中染色體的特點判斷細胞所處時期 圖1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圖2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圖3 曲線圖的分析步驟: ①確定縱坐標; ②由縱坐標推斷曲線上升、下降的原因; ③確定各段對應時期 根據圖3縱坐標“核DNA分子數”可知,a→b變化原因是DNA分子復制,對應時期為間期,c~d段下降的原因為細胞一分為二,對應時期為末期,進而可判斷b~c包括的時期為前、中、后期圖4 根據染色體數目∶核DNA數目為1∶1時不存在染色單體,為1∶2時存在染色單體可判斷各時期;且染色體的數目一般不超過核DNA的數目 a處于后期,b處于前期或中期,c處于末期,d情況不存在實驗9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 驗 回 歸1.實驗原理2.實驗步驟實 驗 提 煉1.實驗材料選擇很關鍵類型 選取分裂期占細胞周期比例相對較大的材料部位 選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莖尖的分生區),具體如圖: 根尖長度一般選 5 cm 左右,而分生區只在其最前端的 2~3 mm,只有分生區細胞才進行細胞分裂。實驗時剪取3 mm左右即可時間 必須在分裂旺盛的時間2.實驗操作注意事項解離時間 太短 細胞間質未被完全溶解,壓片時細胞不易分散過長 導致細胞解離過度、根尖酥軟,影響染色漂洗時間 適宜 洗去多余的鹽酸,防止解離過度而影響染色染色時間 太短 染色體或染色質不能完全著色過長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無法分辨染色體壓片力度 過輕 細胞未分散開過重 將組織壓爛3.實驗異?,F象的原因分析 素 養 點 撥實驗材料的選擇和處理1.實驗材料的選擇正確地選擇生物實驗材料是獲得實驗成功的第一步,而對實驗材料正確地處理則是實驗成功的關鍵。(1)實驗材料中必須含有檢測對象或觀察對象。①在檢測還原糖時,能否選用甘蔗作為材料?為什么?②觀察葉綠體,若用菠菜等高等植物葉片,為什么撕取的表皮上一定要帶些葉肉細胞?為什么不能選擇根細胞?(2)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結果適當選擇有色或無色的實驗材料。①鑒定還原糖為什么不能選擇含有還原糖的西瓜為材料,而選擇蘋果或梨打成勻漿?②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為什么要選擇紫色的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3)選擇實驗材料要根據實驗目的,并充分考慮材料本身的特點。①為什么酵母菌是“探究細胞呼吸方式”的很好材料?②為什么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不能選擇過氧化氫酶作為實驗對象?2.實驗材料的處理選擇好的生物實驗材料不一定可以直接使用,因為涉及實驗中所需要的是某一成分、某一組織、某一器官或還需要避免無關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因此,明確實驗的目的、方法、步驟,對一些生物實驗材料進行一定的處理是獲得實驗成功的必要過程。(1)可根據實驗目的對實驗材料進行剪切、有效成分提取等操作。請思考:為什么提取葉綠體中色素時需要研磨?(2)實驗材料的處理需要考慮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并遵循實驗原則。請思考: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時為什么要取生長旺盛的綠葉?為什么要用注射器抽出圓形小葉片中的氣體?為什么要用打孔器打出圓形小葉片且要避開大葉脈?(3)實驗材料的處理需要考慮實驗結果觀測的便捷性和可行性。請思考:為什么觀察葉綠體不需要染色,而觀察脂肪卻需要?典 題 固 法1.(2022·廣東卷)用洋蔥根尖制作臨時裝片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如圖為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根尖解離后立即用甲紫溶液染色,以防解離過度B.根尖染色后置于載玻片上搗碎,加上蓋玻片后鏡檢C.找到分生區細胞后換高倍鏡并使用細準焦螺旋調焦D.向右下方移動裝片可將分裂中期細胞移至視野中央2.(2022·江蘇卷)培養獲得二倍體和四倍體洋蔥根尖后,分別制作有絲分裂裝片,鏡檢、觀察。下圖為二倍體根尖細胞的照片。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① ② ③A.兩種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區的區段進行制片B.裝片中單層細胞區比多層細胞區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細胞C.在低倍鏡下比高倍鏡下能更快找到各種分裂期細胞D.四倍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與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3.下列關于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有從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觀察到有絲分裂B.解離時間要盡量長,以確保根尖組織細胞充分分離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壓片都有利于細胞的分散D.臨時裝片鏡檢時,視野中最多的是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構核心概念練教材長句鏈接必修1教材P110“問題探討”。(1)多細胞生物生長過程中,生物體的體積逐漸增大,從細胞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鏈接必修1教材P112“圖6-2”。(2)有絲分裂間期的主要變化是 。 鏈接必修1教材P114。(3)細胞有絲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 鏈接必修1教材P113“圖6-2”。(4)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是 。 鏈接必修1教材P114。(5)有絲分裂的“絲”:對于高等植物是指 ??;對于動物和低等植物而言則指 。它的作用:中期 ,后期 。 拎教材“冷”點鏈接必修1教材P115“思維訓練”。(1)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 ,細胞與周圍環境之間物質交流的面積相對 了,所以物質運輸的效率越 。 鏈接必修1教材P112~113“圖6-2”。(2)在用秋水仙素處理,破壞微管的情況下,兩條染色單體也可以分開。說明紡錘絲只起牽引 的作用,與 無關。 鏈接必修1教材P115楷體字內容。(3)癌細胞的 發生了變化,導致其變成了 的細胞。 鏈接必修1教材P116~117“探究·實踐”。(4)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時,判斷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的依據是細胞內 。 (5)在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時,觀察到的 反映出各時期經歷時間的長短, 期細胞數目最多。 第14講 細胞的增殖考點1 細胞周期和無絲分裂【概念落實】1.(1)①表面積與體積?、诤速|比?。?)物質準備 周期?。?)生長、發育、繁殖、遺傳2.(1)連續分裂?。?)下一次分裂完成?。?)分裂間期和分裂期 分裂間期3.①染色體?、诩忓N體?、弁芗t細胞 ④細胞核 ⑤中部【診斷·加強】1.(1)×?。?)×?。?)×?。?)√?。?)×?。?)×2.(1)提示:都不一定相同?!。?)分裂間期 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所占的時間長,分裂期所占的時間短?。?)十二指腸上皮 其細胞周期中分裂期所占時間相對較長【典題固法】【高考典例】例1 D 解析:根據題意“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可知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有序轉換受不同的CDK-cyclin復合體調控。抑制某種CDK-cyclin復合體的活性可使各階段之間的轉化受抑制,從而使細胞周期停滯在特定階段,B、C正確;由于一個細胞周期中,不同階段的變化不是同步的,因此調控不同階段的CDK-cyclin復合體不會同步發生周期性變化,D錯誤。例2 B 解析:凍存復蘇后的干細胞可以經誘導分裂分化形成多種組織器官,用于治療人類某些疾病,A正確;G1期細胞數百分比上升,說明細胞進入分裂間期,但不會導致干細胞直接進入分裂期,還需經過S和G2期,B錯誤;分析表格可知,血清中的天然成分影響G1期(該期細胞數百分比增大),能增加干細胞復蘇后的活細胞數百分比,C正確;DMSO易與水分子結合,可以使干細胞中自由水轉化為結合水,D正確。【對點演練】1. D 解析:解旋是破壞氫鍵,需要能量,G1期解旋是進行轉錄,S期解旋是進行DNA的復制,A正確;S期進行DNA的復制,需要DNA聚合酶,在培養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劑會導致G1期的細胞數量增多,B正確;細胞數目加倍間隔的時間為細胞周期,通過計算不同階段的細胞數目占比,可以推算出各個階段的時間,C正確;DNA進行半保留復制,若在培養液中加入32P標記的胸苷,則分裂一次后所有子細胞都有放射性,D錯誤。2.C 解析:G2期已完成染色體復制,形成姐妹染色單體,每條姐妹染色單體中含有1個DNA,因此G2期細胞中染色體及核DNA數量之比為1∶2,A正確;檢測發生分離的染色體是否正確到達細胞兩極的是檢驗點5,C錯誤;哺乳動物細胞需要促有絲分裂因子(如血清)才能經過G1期繼續分裂,所以降低血清濃度,使細胞僅能存活而不分裂,可獲得大量G1期細胞,D正確。考點2 有絲分裂【概念落實】1.(1)①DNA分子的復制 ②蛋白質的合成 ③生長 (2)前?、賏.染色體 姐妹染色單體 著絲?!.兩極 紡錘體?、诤巳省『四ぁ、凵y (3)中?、僦z粒?、谥z?!〕嗟腊濉。?)后?、僦z粒 姐妹染色單體?、诩忓N絲 細胞兩極?、巯嗤。?)末?、賏.染色質 b.紡錘絲?、诤巳?、核膜?、奂毎濉〖毎凇。?)①兩個 相等 ②細胞周期2.紡錘絲 赤道板 細胞板 中心體 細胞膜3.復制 平均 遺傳性狀【診斷·加強】1.(1)× (2)× 提示:赤道板是一種假想平面,不是細胞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板是一種真實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出現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2.提示:紡錘體是一個整體性的結構,紡錘絲只是紡錘體的一部分,是牽拉染色體分離的蛋白質細絲,由微管蛋白構成。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一個梭形紡錘體,但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是由兩個中心粒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3.間期 前期【典題固法】【高考典例】例1 D 解析:已知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有1個DNA分子,共8個DNA分子,在間期,DNA進行半保留復制,形成16個DNA分子,A正確;間期染色體已經復制,故在前期每條染色體由2條染色單體組成,含2個DNA分子,B正確;中期時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易于觀察染色體,C正確;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目加倍,由8條變成16條,同源染色體不分離,D錯誤。例2 B 解析:有絲分裂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現象,A錯誤;b細胞著絲粒整齊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此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與體細胞相同為8對(16條),但核DNA分子加倍為32個,B正確;各時期細胞數目所占比例與其分裂周期所占時間成正相關,故已知細胞周期時間,根據各時期細胞數目所占比例可計算各時期的時間,但應統計多個視野中的比例,圖中只有一個視野,無法準確推算,C錯誤;間期時進行DNA分子復制,若根尖培養過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細胞將停滯在間期,故分裂間期細胞所占比例升高,D錯誤。【對點演練】1.A 解析:動物細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細胞板,而是中部出現細胞內陷,把細胞質縊裂為二,形成兩個子細胞,A正確;在有絲分裂前期,動植物細胞均會出現染色質螺旋變粗成為染色體的現象,B錯誤;由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的特有現象,C錯誤;在有絲分裂中期,動植物細胞均會出現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錯誤。2.B 解析: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沒有染色體,且高度分化,不能發生有絲分裂,A錯誤;C~D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變成染色體,所以此時細胞核中染色體∶DNA為1∶1,無染色單體,C錯誤;B~C段表示分裂中期,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解體消失,中期細胞中沒有核膜和核仁,而細菌是原核生物,沒有核膜、核仁,D錯誤。3.B 解析:圖3中的b~c段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部分末期,因此包含圖1和圖2;完成圖3中c~d段變化的細胞分裂時期是末期。實驗9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回歸】1.堿性 深色2. 鹽酸 酒精 使組織中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清水 甲紫 使染色體(質)著色 分散開來 低 高[素養點撥] 1. (1)①提示:不能。因為甘蔗含有豐富的蔗糖(非還原糖),還原糖的含量少,不利于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②提示:因為葉表皮細胞和根細胞中沒有葉綠體。(2)①提示:西瓜雖含有還原糖,但其本身為紅色,會掩蓋實驗結果中出現的磚紅色沉淀,不便觀察。蘋果或梨打成勻漿無色,便于觀察。②提示: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有紫色的大液泡,質壁分離時,液泡收縮,紫色區域面積變小,紫色加深,便于觀察。(3)①提示:因為酵母菌既可進行有氧呼吸又可進行無氧呼吸。②提示: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即可分解,高溫下分解更快,干擾了實驗者根據反應速率而對酶活性所作出的判斷。2. (1)提示:色素位于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只有將葉綠體破碎,色素才能釋放出來。(2)提示:生長旺盛的綠葉光合作用較強,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后容易觀察到光合作用的強度變化。本實驗的原理是改變實驗條件(如光照強度),通過觀察同一時間段內裝置中圓形小葉片浮起的數量來判斷光合作用強度。圓形小葉片的大小屬于無關變量,用打孔器處理可以使其大小保持一致。而大葉脈中無葉綠體,同樣大小的圓形葉片中若含有大葉脈,其光合作用速率會比其他葉片低,產生氧氣較少,上浮較慢,將影響實驗者對該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的判斷。(3)提示:葉綠體中含有色素,本身呈現綠色,與無色的細胞質形成對比,便于觀察;細胞中的脂肪顆粒本身無色,與細胞中其他部分一樣,不染色不易觀察到。【典題固法】1.C 解析:根尖解離后需要先漂洗,洗去解離液后再進行染色,A錯誤;將已經染色的根尖置于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用鑷子將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后需要用拇指輕輕按壓蓋玻片,使細胞分散開,再進行觀察,B錯誤;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后,再換用高倍鏡進行觀察,此時為使視野清晰,需要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焦,C正確;分裂中期的染色體著絲粒整齊排列在赤道板上,據圖可知,圖示中期細胞位于左上方,故需要向左上方移動裝片將分裂中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D錯誤。2.D 解析:根尖分生區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所以觀察有絲分裂兩種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區的區段進行制片,A正確;多層細胞相互遮擋不容易觀察細胞,所以裝片中單層細胞區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細胞,B正確;低倍鏡下,細胞放大倍數小,觀察的細胞數目多,高倍鏡下放大倍數大,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少,所以在低倍鏡下比高倍鏡下能更快找到各種分裂期細胞,C正確;四倍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4N,圖中①處于二倍體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為4N,②處于二倍體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間期,染色體數目為2N,③處于二倍體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染色體數目為2N,所以四倍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與①的相等,是②的2倍,③的2倍,D錯誤。3.C 解析:從生長旺盛的部位取材,包括莖尖、形成層、根尖等,均可以觀察到有絲分裂,A錯誤;解離時間一般在3~5 min,時間過長,會導致解離過度,影響染色,B錯誤;由于分裂間期的時間最長,因此臨時裝片鏡檢時,視野中最多的是處于間期的細胞,D錯誤。課堂小結與延伸【構核心概念】①分裂間期?、诜至哑凇、矍啊⒅小⒑?、末?、鼙WC了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遺傳物質的穩定性?、菁忓N體和染色體【練教材長句】(1)細胞生長增大了細胞的體積,細胞分裂增加了細胞的數量(2)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3)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實質為DNA的復制)之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4)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子染色體被紡錘絲牽引著分別移向細胞兩極,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平均分配到細胞兩極(5)紡錘絲 星射線 牽引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牽引因著絲粒分裂形成的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拎教材“冷”點】(1)小 小 低?。?)染色體 著絲粒的分裂?。?)遺傳物質 連續增殖或連續進行分裂?。?)染色體的存在狀態 (5)不同時期細胞數目的多少 分裂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