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 湘美版(書法練習指導) 學科 軟筆書法課程名稱 捺 年級 3年級上冊課時 1課時 授課人教學目標 1.掌握“捺”的寫法,起筆、行筆、收筆的要點。2.書寫本節課例字,感受書法之美。教學重點 1.“捺”畫的起筆、行筆、收筆要點。 2.例字“入、天”的書寫要點。教學難點 1.“捺”收筆的細節處理,整體的厚重度。 2.“天”字的結構要點,多個橫畫的變化。學具準備 毛筆、毛氈、墨汁、紙、鎮紙上課方式 講解、示范教學過程 教師教 預設學生學準備:課堂常規 入則靜、坐則安。 心要靜、筆硯正。 導入:觀察下面3個漢字,找到最粗最厚重的筆畫。 (設計目的:引出“捺”畫,強調顏體楷書中“捺”畫的厚重度。) 筆畫學習 1.圖片欣賞:觀察“捺”畫的形態。寫捺畫就像在游樂場滑滑梯一樣,從頂部滑下來,舒展又順暢。 (設計目的:通過圖片,使學生對“捺”的形態有進一步的了解;借此講述捺畫的捺腳要緩緩出鋒。) 2.“捺”畫的書寫要點。 書寫要點: (1)向上逆鋒入筆。 (2)頓筆折鋒向右下行筆。 提筆出鋒,鋒從中出,力送筆尖。 3.投屏示范講解“捺”。 捺畫從左上朝右下斜行筆,上輕下重,腹圓背平。捺是往下按的意思,因此行筆時要不斷下按,直至捺尾才提筆收鋒。 4.學生書寫,教師指導。 三、例字書寫 出示例字“入”,引導學生讀帖。讀帖是學習書法的關鍵一步。 總結書寫要點: (1)一筆撇輕短,二筆捺重長。 (2)呈三角形。 (3)整體撇捺舒展。 2.示范講解:投屏。 3.找一找:下圖共有幾個帶有捺畫的字,圈出來并討論捺畫在不同的字里有什么不一樣? 總結:捺畫出現的頻率較高,且長短、粗細、傾斜度不一樣。 4.學以致用 (1)觀察漢字根據老師講解的觀察方法,觀察漢字“天”字的書寫要點,重點找到這個字筆畫的粗細關系。 注: 橫分長短、撇細捺粗 撇捺舒展、字呈梯形 (設計目的:“天”字設定為探索性學習,即學生自己觀察,找書寫要點,此字難度在于橫呈斜式,兩橫的長度也很微妙,最后捺畫寫完定重心。鍛煉學生觀察探索能力。) 學生書寫,教師指導。 (3)展示與評價:每個小組推薦一幅練習稿展示,同學們予以點評。 五、欣賞:唐楷四大家筆下的“天”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顏體“捺”,相同筆畫在不同書家筆下會有不同的美,讓我們以“天”字為例,看看歐、柳、趙體中“天”字的書寫,體會“捺”在不同風格中的形態變化之美。學生觀察討論。 學生1:歐體“天”字筆畫瘦,但很有力度。 學生2:柳體“天”很方正。 學生3:趙體“天”微扁。 (設計目的:加深學生對不同書體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六、總結 我們學習了“捺”“入” 和“天”字,欣賞了不同書家筆下“捺”的特點,相信通過這一節課的書寫與欣賞,同學們收獲了很多,課后同學們還要將今天的觀察方法、臨摹方法運用到其它帶有“捺”的例字書寫之中,寫好更多的字。 七、下課禮 下課啦,重師禮; 練習紙,齊放好; 筆硯洗,幾案凈。 ——小小書法家 調整坐姿, 準備工具, 認真聽講。 端正坐姿, 觀察欣賞。 認真觀看“捺”畫的形態。 觀察發現。 認真聽課, 分析筆畫形態, 理解書寫要點。 仔細觀察老師示范,理解用筆過程,練習紙上練習。 思考“入”字的書寫要點。觀察老師示范,理解記憶。 仔細找原帖中帶有“捺”的字,思考捺畫的區別。 探索“天”字書寫要點。 觀察展示的練習,發現優點與不足,對比自己的練習。爭取以后寫的更好。 欣賞與思考。 整理物品, 歸位桌椅。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