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鳥語花香》教材分析《鳥語花香》這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可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工具特點和藝術特色,體驗中國畫用筆用墨技法與表現物象的關系,感受中國畫中筆墨呈現的審美意味,培養審美能力和對中國畫的鑒賞能力,提高人文素養。教材編排以花草禽鳥是畫家喜愛的繪畫題材作為切入點,直接引入到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欣賞。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逐步幫助學生進入學習重點,開展實踐制作活動。不過,中國寫意畫用筆(中鋒、側鋒)用墨(干、濕、濃、淡)技法和筆墨趣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會的,需要反復練習才可以逐步掌握。一、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一)教學目標1、了解中國畫工具材料常識,認識和欣賞中國寫意花鳥畫,感受寫意花鳥畫的獨特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和生活的熱愛。2、學習寫意花鳥畫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根據中國畫工具材料的特點,嘗試在宣紙上進行花鳥畫練習,訓練心手相應的表現能力。3、體驗中國花鳥畫用筆、用墨的方法,理解中國畫借景抒情的筆墨情趣,提高審美能力。(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運用中國畫用筆(中鋒、側鋒、逆鋒、拖鋒、散鋒)用墨(干濕濃淡——墨分五色)的方法表現花鳥,體驗筆墨趣味。2、難點:掌握一定的中國畫筆墨技法,理解筆墨情趣。(三)教學準備1、教師:一體機、投影儀、教學輔助課件、國畫示范作品、毛筆(大白云、兼毫)、宣紙、毛氈、調色盤、國畫顏料等。2、學生:毛筆、墨汁、生宣紙、調色盒、國畫顏料、水桶等。二、教學設計1、欣賞圖片,引出課題。(通過 PPT創造一個鳥語花香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2、觀看圖片引出花鳥畫的定義。主要以花鳥、蟲魚、禽獸、竹石等為畫面主體,借以抒發情感的繪畫,我們統稱為花鳥畫。(利用PPT中幻燈片滑動效果,把教學過程有趣化)3、欣賞名人畫作,聆聽畫家的心聲(課件課本大師作品)下面老師帶同學們認識幾位國畫大師,聆聽大師的心聲。小結:寫意花鳥線條粗放、以意造型、用墨簡練,畫家在畫中往往會不經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一些情感,這就是國畫大師筆下的花鳥世界。(利用 PPT的放大效果,通過局部對比,讓學生總結中國畫的筆墨知識)4、探究筆墨魅力跟老師一起來演示一幅花鳥畫,分析老師是怎樣運用筆墨的?(PPT超鏈接視頻演示一種繪畫方法,教師利用投影儀演示第二種方法,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5、童心墨色妙筆(欣賞同齡孩子的話尋找共鳴)看看同齡孩子們如何把心目中的情感通過畫筆展現在紙上的,他們的筆觸雖然還跟稚嫩,但我們看到了他們快樂的感受及對生活的熱愛。(通過課件播放,觀看同齡小朋友的作品,激發創作欲望)6、創作練習。學生創作,教師輔導。用毛筆、墨或中國畫顏料在宣紙或毛邊紙上創作一幅花鳥畫,體驗中國畫的筆墨特點,同時抒發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要求用筆大膽簡練,注意墨色的變化及用筆的方法。(通過多媒體循環播放花鳥圖片,并在優美的古琴曲下進行創作,教師巡回輔導)7、展示交流。(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肯定學生成績)8、總結與拓展:同學們,中國畫的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這一節課老師只是帶大家小小領略了一番,今后,希望同學們能繼續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中國畫的春天走向世界,讓世界充滿中國味的鳥語花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傳承中華文化的自信心)《鳥語花香》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的頒布,給美術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標準,即給予了老師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同時也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的創造、想象空間。美育成為學校整個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理念”要求美術教學必須具有以美育人、潛移默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體驗學習美術的快樂,獲得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和審美情趣。通過本課內容體現中國畫的水墨特色,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寫意花鳥畫的表現方法,能將自己對物象的感受和認識大膽的表現出來。整堂課從鳥鳴聲的聆聽開始到落實知識,老師的示范到學生的練習,做到環環相扣,并適時地滲透進德育。無論是知識的落實、學生的練習都是梯式層層遞進。通過實踐,體驗中國畫筆墨技法,并能運用中國畫技法畫出各種筆墨效果。結合校園滿園春色,學習畫桃花,感受身邊的美;通過走近大師,欣賞作品,學習中國畫筆墨的方法。在學生體驗作業的同時 PPT循環播放一些寫意花鳥的作品,配上悠揚的古琴音樂,讓學生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細細感受慢慢體驗,激發他們傳承優秀美術文化的愿望和熱愛生活。本課可深可淺,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進行施教。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大大促進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使學生對事物有更全面地認識,提高認識水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