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大洲和大洋 第1課時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和要求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2.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3.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識別七大洲、四大洋。二、重點和難點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依據。2.引導學生通過繪圖、拼圖歸納出海陸分布特點。三、教材設計思路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章內容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全球的海陸面貌,以及地球表面海陸的運動和變化。本節內容則主要介紹了世界的海陸分布。從傳統意義上講,全書從本節開始才進入了世界地理內容的教學。教材編寫注重體現認知思路和教學過程,并且結合一系列讀圖訓練,使學生對全球海陸分布有一個既完整又具體的認識。四、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憶一憶: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學生回答:......教師展示: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四個過程。 教師講述:第一個看到地球全貌的人是誰?他看到的地球全貌是什么樣子?(轉承)這節課就讓我們來學習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講授新課】學生活動一:世界陸地的分布狀況方法指引:讀圖2.1、圖2.2、圖2.4、圖2.6及課本30頁文字。問題引領:1.地球表面海陸占比狀況。2.東西半球海陸占比狀況。3.南北半球海陸占比狀況。4.水半球和陸半球的海陸占比狀況。小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就南北半球而言,陸地集中在北半球;就東西半球而言,陸地集中在東半球;但無論怎么等分地球,海洋面積總是大于陸地,陸半球的陸地面積也只占48%。(轉承)就整個地球而言,陸地的具體分布如何呢?教師講解: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分隔,其中面積較大的陸地稱為大陸;面積較小的稱為島嶼;大陸及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大洲。學生活動(二):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方法指引:讀圖2.5。問題引導:連連看。小組討論回答:......教師公布答案后,一邊播放多媒體,一邊對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進行進一步的圖片和文字的結合的講解。五、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