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夸張的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道夸張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手段之一,通過夸張臉型、五官、表情畫或做一件“夸張的臉”作品。2.通過欣賞我國三星堆文化青銅人面像及夸張而精彩的美術作品,研究夸張的繪畫方法。根據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3.體會夸張手法帶來的藝術魅力,同時通過欣賞青銅藝術和夸張漫畫提高對國家的文化自信及提高自我的美術素養。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并掌握對人物進行夸張的藝術手法。難點掌握五官整體與臉型、眉毛等局部和諧的夸張畫法。教學準備教師:PPT課件、各種美術工具材料制作的教具、板書,以及此類美術作品的圖片學生;紙張、勾線筆、彩筆、剪刀。教學過程一、欣賞感受同學們,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美術課堂。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一起坐上時空游覽車,開啟一場奇妙之旅!大家準備好了嗎?第一站:我們來到了被稱為“”沉睡數千年,一醒天下驚“”的三星堆博物館,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與青銅人面像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視吧!播放《假如國寶會說話》紀錄片之三星堆青銅人面像,三星堆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是中華文明中最神秘的星辰之一。看了視頻中的人臉,你有什么樣的感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索的夸張的臉。夸張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手段之一,經過夸張的藝術作品,感染力更強。通過欣賞造型奇特夸張的青銅人面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夸張的臉》。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三星堆青銅人面像,讓學生初步感知夸張的臉,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二、探究交流(一)、欣賞雕塑作品,感受夸張魅力第二站:奇妙博物館。展示教材中的三幅作品及較有代表性的我國古代雕塑作品:非洲尼日利亞雕塑《頭像》、我國商代《青銅人面像》、《雙面神人青銅頭像》《大型縱目面具》、我國明代的佛教雕塑《北方多聞天王》。引導學生得出可以從五官、表情、臉型等方面進行夸張。《頭像》-﹣非洲尼日利亞雕塑:眼睛很大,臉鼓得異常飽滿,脖子上掛的圈圈"淹沒"下頜,很好地體現了非洲某部族的形態。《青銅人頭像》-﹣中國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長,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耳朵比現代人經常說的"招風耳"更夸張,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凸出。這件文物為揭開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歷史證據。《北方多聞天王》-﹣中國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視前方,眉毛異常厚實,額頭處可見到常人沒有的圓形突出,這些特征都顯示了天王的尊嚴與不可侵犯。教師小結:藝術家運用夸張手法是為了突出事物本身的特征,但并不是無限地夸張而使事物失去真實。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欣賞雕塑作品,感受夸張的魅力,了解夸張手法是為了突出事物本身的特征,但不是無限地夸張使事物失去真實。(二)、表現夸張的方法第三站:夸張漫畫展。1.人物特征的夸張表現觀察并分析、總結漫畫是如何對人物特征進行夸張表現的。擴大夸張法:憨豆——抓住了眼睛的特征,將眼睛進行夸張。縮小夸張法。擴大縮小結合:岳云鵬——將原來的小眼睛縮小,變得更小;圓臉變的更大。教師小結:夸張臉部時,只要突出表現臉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額頭、顴骨、下巴等,進行縮小夸張、擴大夸張,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設計意圖:突破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觀察并掌握對人物進行夸張的藝術手法。掌握五官整體與臉型、眉毛等局部和諧的夸張畫法。三、教師示范運用夸張的手法,繪畫班級學生的漫畫形象,邊演示邊概括講解:先畫臉型外輪廓,再畫五官對五官進行適當局部的夸張,添加特征,使其變的幽默風趣,通過教師示范,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靈活地運用技法繪制夸張的臉。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現明確作畫步驟,使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讓思想不要局限于現有的,為學生的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四、學生實踐1.作業要求:(1).用線描方法畫你身邊的人肖像漫畫或選擇老師提供的圖片進行夸張繪畫。(2).重點夸張五官造型。(3)外輪廓剪下來,貼到展示板上。學生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創作,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明確創作要求,進一步激發創作欲望。五、展示評價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學生介紹展示,教師根據特征夸張進行簡要評價。相互交流,相信大家能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還可以舉辦一場肖像漫畫展。六、課外延伸國際著名的考古學家卡爾伯格對于三星堆文明的評價說:“與同時代世界任何地方的文化相比都過于精致了”其實這只是我們中國優秀文化中的冰山一角,推薦三部紀錄片《假如國寶會說話》《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去探尋我們的華夏文明。設計意圖:與開頭呼應,并且不斷培養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文化理解,幫助學生在藝術活動中形成正確的歷史、民族觀、文化觀、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增強文化自信。《夸張的臉》課后反思《夸張的臉》這一課通過對臉的夸張,讓學生理解這一藝術形式。實際上,學生對夸張并不陌生,因為他們平常愛看漫畫,動畫片,尤其是在漫畫中,夸張運用的非常到位,但是在學生的作品里,運用的不太到位,這就是因為他們對夸張的基本知識,表現手法還沒有一定的基礎。我通過明星真人照片和漫畫作品的對比,讓學生探究夸張變形的方法,同時通過對真人照片的改變對于夸張變形的方式有一個具體的了解。有人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真正動力。”這話不錯。只有當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潛力才能得以深刻地挖掘。整節課是以培養學生的感受、表現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入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現規律。為了調節氣氛,我設計了“表情小游戲”,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比較活躍,收效客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