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第一框 時代的主題 教學設計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結合我國開展的系列外交活動和處理國際事務的相關活動,理解我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過程所作貢獻,堅定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信心科學精神: 通過相關時政熱點,感悟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樹立科學精神理解和平與發展的關系,明確促進和平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明確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科學內涵公共參與:正確看待當代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形勢二、學習目標1、識記和平與發展的含義、和平與發展的關系、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世界發展的舉措2、理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3、運用政治生活實際說明如何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世界發展和我國如何響應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關注祖國在國際舞臺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難點: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教學用時:2課時教學用具:課件、教案、翻頁筆、小蜜蜂六、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材料一:播放視頻并展示圖文材料思考:巴以沖突帶來的危害表明當今世界存在著哪些問題 并說明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的重要性?答案提示:巴以沖突破壞了當地的秩序與和平,導致戰火紛飛,民眾流離失所。巴以沖突影響國際石油價格和股票行情,還會引發新一輪的通貨膨脹,對全球經濟信心構成沖擊,極大地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新課講授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材料一:鄧小平: 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習近平:和平是人類的永恒期望。維護和平是每個國家都應該肩負起來的責任。沒有和平,沖突不斷甚至戰火紛飛,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社會穩定、人民往來等都會淪為空談。思考:材料強調的是什么問題?1、當今時代帶有全球性的兩大戰略問題和兩大主題:(1)兩大戰略問題: 問題和 問題(2)兩大主題: 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注意:1.和平 和平問題,發展 發展問題2.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一個也沒有徹底解決。材料二:展示圖片和平問題(1)和平問題的含義: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2)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性:①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②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3)和平成為當今時代主題的原因:二戰后,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爭取較長時間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現實可能性。材料三:展示圖文材料3、發展問題(1)發展問題的含義: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2)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主題的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②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世界經濟發展更加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材料四: 躺在金礦上的窮人阿富汗被戲稱為“躺在金礦上的窮人”,不是沒有道理的,據統計,阿富汗的能礦資源價值超過3萬億美元,已發現1400多處礦藏,著名礦藏包括哈吉夾克鐵礦、埃納克銅礦、阿姆達利亞油氣田等,礦藏資源雖然豐富,但基本未開發。具體原因復雜。多年戰爭給阿富汗社會帶來深重災難。據統計,阿富汗3220萬人口中近1/4曾經背井離鄉。當前,全球仍有460萬阿富汗人處于流亡狀態,其中270萬人獲得了難民身份。動蕩不安的社會,導致即使生活在金礦中,也依然是窮人的現象。阿富汗人顧不上黃金,從他們的民諺中就看得出:“不怕無黃金,只怕無白雪”。水都喝不上,黃金那根本沒放在心上。阿富汗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全年干燥少雨,冬季寒冷,北部和東北部地區最低氣溫為零下30℃以下。夏季炎熱,東部城市賈拉拉巴德最高氣溫可達49℃。全國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40毫米。河水主要來源于雨雪。全國僅約58%的人口能用上清潔飲用水。另外,在農村有81%的人口缺乏公共廁所。思考:阿富汗擁有豐富的資源,卻無法發展起來,這說明什么?4、和平與發展的關系(1)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保持持久和平的環境,為各國正常發展和政治經濟的往來提供保障。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2)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才能為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經濟發展有助于消除貧困,減少地區沖突,消除不穩定因素,為維系持久和平提供動力。播放視頻,大國擔當補充:對中國來說,為什么維護和平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維護和平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2、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和平有利于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維護和平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符合全人類的根本利益。4、世界經濟的發展得益于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因此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維護和平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材料一:展示圖片,蘋果手機的生產國思考:假設這些國家之間發生了戰爭,會出現什么后果?1、經濟全球化發展加深了各國相互依賴程度國家間日益增長的經濟往來,增進了彼此間的交流,各國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共同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意愿不斷增強。2、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發展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新興經濟體實力提升,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力量。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國際關系和戰爭面貌。材料二: 沙特伊朗北京和解北京時間3月10日晚,中國、沙特阿拉伯、伊朗發表三方聯合聲明,宣布沙伊兩國在北京達成協議,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并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安排互派大使。三方聯合聲明一經發出,立即轟動全球輿論。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朱威烈認為,這是中國外交的一次偉大勝利,證明勸和促談依然是當前應對國際矛盾與沖突的黃金法則,具有相當的示范效應。思考:結合上述視頻和材料,如何正確解決國家沖突?3、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沖突的主要手段隨著國際協調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多邊主義的深入發展,國家間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日趨成熟,越來越傾向于選擇和平的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沖突。小結: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1、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發展加深了各國相互依賴程度。國家間日益增強的貿易往來,增進了彼此間的交流,各國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共同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意愿不斷增強2、世界多極化: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發展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新興經濟體實力提升,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力量。3、科技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國際關系和戰爭面貌。4、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完善: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沖突的主要手段。隨著國際協調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多邊主義的深入發展,國家間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日趨成熟,越來越傾向于選擇和平的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沖突。(三)課堂小結1、貧困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敵人,消除貧困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目前全球仍有數億貧困人口,全球貧困治理依然任重道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國要為全球貧困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分享減貧經驗”“貢獻中國智慧”,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展示了一個大國領導人的全球視野、世界擔當和人類情懷。中國一貫積極參與國際減貧扶貧旨在( )①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②展示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③堅持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④履行國際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在第7屆聯合國大會的一般性辯論中,共有190個會員國的代表通過辯論發言表達對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中國代表在發言中強調,中國努力探索熱點問題解決之道,在堅持不干涉內政前提下,根據當事國意愿和需要,建設性參與熱點問題解決。這反映出( )①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③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沖突的主要手段④聯合國會員國是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維護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四)作業布置配套練習同步作業七、板書設計八、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