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教育出版社出版美術教材小學三年級下冊的內容。本冊教材以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為主,共有 11課;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有 7課;欣賞·評述 1課;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是本冊教材中唯一的一節。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主要是通過各種美術探究活動與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相聯系,在教學中通過美術知識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愛護環境、協作創新的意識,警示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刻不容緩的社會現實,呼吁人們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就是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認識我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況,樹立愛護環境、保護珍稀動物的責任感。選擇符合三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以各種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顯線,以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傳授為隱線,穿插并行。體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本教材第十九課的內容。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來培養學生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愛護環境的責任意識和協作精神。指導學生根據收集的材料制作宣傳畫冊、學習小報等宣傳作品。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并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三年級的學生在繪畫表現能力方面正處于一個逐漸成熟的階段,能較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愿,但在動手操作能力方面還比較薄弱,對于珍稀野生動物的了解也甚少,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對用美術語言表現我國的珍稀野生動物充滿了好奇。所以,教師在本課教學中應該緊緊抓住這主線,并使其貫穿于整堂課。就本課來看,《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不僅能使學生認識我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位置分布。還能通過情境創設增強學生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愛護環境的責任感。最終是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前提下綜合各方面的知識宣傳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我國部分珍稀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位置分布。2.技能目標:使學生學會繪制宣傳畫冊、學習小報、文化衫、帆布袋等宣傳性作品,能大膽表現珍稀野生動物的形象。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愛護環境的責任感。教學重點:學習制作保護我國珍稀野生動物的學習小報、宣傳畫冊、文化衫、帆布袋等宣傳性作品。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起到宣傳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作用。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看完視頻談感受。感受動物生活在自己家園中的快樂、開心,動物們無憂無慮的生活使學生感到美好和諧的生態家園。2.出示課題。【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情境中進入學習,通過這組視頻可以讓同學們感受美好和諧的生態家園,為下一步課程的推進埋下了伏筆。3.板書課題: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二)探究新知1.師展示珍稀野生動物圖片,請同學們說出它們的名字。2.師:上節課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了一個珍稀野生動物來收集它的分布地區、生活習性、長相特征?!拔摇笔钦l?“我”的家在哪?“我”愛吃什么?“我”身上有哪些長相特征?“我”有什么外號?等問題請學生總結并將(動物圖標貼在地圖上)。【設計意圖】: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展示課前的資料收集,以同學們通俗易懂的問題形式快速讓同學們對珍稀野生動物分布地區、生活習性、長相特征記憶深刻。3. 師:其實還有很多珍稀野生動物生活在我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像揚子鱷、朱鹮、中國的犀牛、高鼻羚羊、白鰭豚、和穿山甲。(簡要介紹并貼在地圖上)【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本節課了解更多的我國珍稀野生動物,也為下一步的課程推進埋下伏筆。4.師:它們現在怎么樣了?他們的生活中究竟遭受了怎樣的待遇?下面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一起來感受一下。師:視頻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生:悲傷的、氣憤的。師小結:視頻中蘇丹的死亡,代表著北白犀牛的滅絕。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它們的繁殖能力都特別的低。另外由于人類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就占據了很多動物的生存空間,再加上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他們已經在短短的 100 年時間之內都相繼的滅絕了。(邊說邊把滅絕的動物從地圖上拿下來)【設計意圖】:學生在本節課剛開始時看到的視頻和現在看到的視頻形成了強大的反差,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想法。5.師:保護珍稀野生動物,那說到保護,那么請同學們小組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實際行動來保護這些珍稀野生動物?小組派代表總結答案。師小結:你們的想法都不錯,老師很期待他們都能夠實現。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作為我們也可以為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出一份力。【設計意圖】:小組討論的形式,更好的激發同學們的開拓思維,用更廣度的方式方法來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三)教師示范1.師:我們在美術課上可以用什么方式來宣傳人們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呢?宣傳畫冊和學習小報2.教師示范教師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宣傳畫冊引導學生分析,順勢總結出:(1)根據你手中的材料確定好主題(2)圖案與主題相結合,圖文并茂(3)色彩豐富、構圖飽滿(4)文字要用美術字來表現(簡要說一下美術字)3.觀看視頻,學習小報的制作步驟。4.欣賞同齡學生作品。【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示范,和同學們一起總結出宣傳畫冊的創作步驟,為學生們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四)聯想創作看的出來同學們已經躍躍欲試了,現在請看清作業要求:1.以收集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資料和照片,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制作出生動有趣的圖文并茂的宣傳畫冊或學習小報。2.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創作出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宣傳作品。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加以糾正。在練習中可隨時展示比較有特色的作品。【設計意圖】:課堂作業明確具體可以提高作品的完整度,以及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五)展評作品1.開展“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T臺秀”。學生簡述設計意圖、心得、分享創作感受。2.師生共同評價。【設計意圖】: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與互評以及教師點評相結合,可以在評價中學習到更多的優點,做到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師總結:每年的 5月 22 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現在生態文明建設已經被寫入憲法,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愛護環境,從你我做起。同學們,我們一起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設計意圖】:利用學習的知識融情于情景,不僅能使知識能得到鞏固,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美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教學反思本課是教育出版社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中唯一的一節“綜合·探索”課。此課型在美術課中所有課型中所占比例較小,但涵蓋的知識量卻比較廣泛。相對于其它領域的教學知識,綜合·探索領域的講解算是比較少的,此課因為“保護”這個主題,很容易偏向于品德課。需要更多的是帶領學生去探索如何利用美術的力量去宣傳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一、學科性的反思首先,需要綜合各個學習領域、各學科和社會活動,在短短的 40分鐘內要包含大量的知識。其次,這個節美術課的本質屬性是不能變,在度的把握上如果不準就會偏離美術課。最后,此課型的探索的環節比較多,師與生、生與生在課堂中的需要大量的資料去探索。二、課堂教學狀況的反思課堂教學狀況能夠反映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能夠吸引學生,也能夠反映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的狀態和收獲。第一、投其所好、親近學生。視頻為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整體感覺到學生的生活知識積累豐富,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難度。第二、游戲中檢測,能夠達到教材中要求學生課下收集我國各類珍稀野生動物的資料和照片的要求,為最后制作宣傳作品做好鋪墊。但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查閱資料較多。通過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們對動物有著天生的熱愛,對動物類的知識十分感興趣。注意養成學生課堂中注意力集中聽講的習慣。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三、拓展呼吁,共同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也是野生動物,只是因為由于自然環境和人類的捕殺等因素,造成了數量銳減,也就是只有保護好野生動物,才能避免更多的野生動物變成珍稀野生動物。5月 22日這個世界共同的節日也是來提醒學生,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責任。三、課堂授課知識的反思本節課的美術技法極少有體現,更多的是讓學生思考采用怎樣的美術方法來體現保護這個主題。技法其實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這兩個學習領域的知識,早已經學過。在綜合·探索學習領域里更多的需要老師更學生一起去發現采用哪些我們學過的美術方式去表現。在這節課上學生對作業的理解不夠明確,說明我的提問語言需要準確簡練??傊?,在將來的教學、備課等教學活動時注重對綜合·探索領域的研究和學習。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讓學生感受到是我們人類一直威脅著動物的生存,才使得它們變成了珍惜野生動物。不僅中國的珍稀野生動物需要保護,5月 22日這個節日就說明了本節課,必須上升到世界范圍內的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