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0第一次工業革命 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本課采用沉浸式歷史教學策略。本教學設計以傳統教學模式為基礎,沉浸式進行歷史分析和歷史感受。沉浸式原是網絡流行語,指為參與者提供完全沉浸的體驗,使得參與者有一種置身于其中的感覺。沉浸式歷史教學策略,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提供符合歷史的多種形式的史料,如圖片、文字、視頻等,引導學生進入沉浸式觀察;通過多種學生活動進行沉浸式主動學習;提供歷史史料,指導學生進行沉浸式歷史解釋。沉浸式歷史教學策略,以史料為抓手,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能力;以分析史料歸納分析角度,養成歷史思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的關鍵能力;以學生寫簡介和情境接龍(給予學法指導),的形式,展示歷史學科的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生行為。沉浸式教學策略,是深度教學的一種表現,是實現歷史核心素養的手段之一。【教學目標】1.通過歷史分析,認識這場革命的深刻動因、歷史條件、技術變革的順序性和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通過史料展示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火車)等工業革命的發明創造,引導學生簡述工業革命的發明和梳理進程。工業革命起始于英國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和應用,發展于瓦特蒸汽機的改進與廣泛應用。(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理解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以及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分析工業革命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啟發學生體會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同樣對社會進步具有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重點難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率先進行的原因?!局攸c】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及進程?!局攸c】3、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工業革命的含義【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展示圖片:2022年6月神州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出征儀式教學策略:設計關于科技的情境,沉浸式進入技術革命的主題學習。老師:同學們,請看圖片,你們看到“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嗎?10月16日-10月22,中國共產黨召開二十大。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重視科技的發展?!吧裰菔奶枴睂儆谑裁醇夹g呢?學生:航天技術。老師:航天技術、核技術、信息技術等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本節課學習第一次工業革命。請同學們定位其時空。學生:18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新課講授過渡:為什么工業革命在18世紀中期,而不是早100年發生?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而不是在別的國家。老師:有學者認為,因為英國的歷史具備了資本主義技術改革的綜合條件,如政治保障、技術、資金、勞動力、市場等。工業革命率先在英國進行。一、條件達到起飛——工業革命的原因教學策略:定位時空,提供史料,訓練思維,解讀原因。指導學生進行沉浸式分析工業革命為什么首先在英國進行。展示任務一:工業革命在英國率先開始原因?展示時間軸:老師:請同學們, 定位時空, 追蹤歷史長河。建立歷史事件與技術革命所需條件的關聯(連線),表達成句。老師舉例: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工業革命提供政治保障。時間+史實+關聯+表達成句。學生連線并表達:1、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大量生產技術經驗。2、圈地運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3、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金、原料、市場。4、君主立憲制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5、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老師:除了以上條件, 補充一個條件即理論條件:牛頓力學體系理論為技術革命提供了理論支持。同時,英國政府支持和鼓勵發明創造。其中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是直接原因,也是技術革命的根本原因。二、創新變革生產——工業革命的進程教學策略:提供符合歷史的多種形式的史料,如圖片、文字、視頻等,引導學生進入沉浸式觀察和學生寫簡介的形式,沉浸展示歷史學科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生行為。過渡:請同學思考,什么部門迫切需要提高效率,解放人力?學生:在當時條件,涉及衣食住行,應該是穿衣相關的迫切需要提高效率解放人力。應該是紡織部門。老師:是的。從棉花到一根根紗線到一片棉布再到衣服,需要大量的時間。棉紡織品的國內外市場需求非常大。另外,棉紡織部門是年輕的部門 ,較少束縛,容易進行技術革新。展示表格:18世紀英國等國的部分發明成果表。展示任務二:根據書本94-96頁,認識工業革命的發明,發現這些發明內在聯系(為其寫一個簡介)。概括工業革命的進程。學法指導:1、寫工業革命部分發明的簡介(因、時、人、影響)。 2、學生展示:介紹發明。3、探究找這些發明的聯系,概括工業革命的進程(時間、部門、動力、國家)。老師:請同學拿出課前完成的學習任務即為發明寫簡介。我們以排火車的方式,輪流展示你為發明寫的簡介。學生:1733年,英國人鐘表匠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學生:由于,織布速度提高,面紗供不應求。1765年,英國人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紗的速度。學生:由于,紡紗機依賴人力和自然力,1785年英國人修理工詹姆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被投入到紡織生產。學生:蒸汽機的改良使得蒸汽作為新的動力,可以用于各個生產部分。18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開始工業革命,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蒸汽輪船,使用了蒸汽機。學生:1825年, 英國煤礦工史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成功試車。萬能蒸汽機運用到交通領域,改變了人民的出行方式,提高了運輸速度等。老師:同學們基本根據指導,介紹了各種發明。下面,請問,這些發明為什么會層出不窮,他們是平等關系還是后者突破了前者的局限,請大家談談他們的關系?可以采用書本的語言。學生合作探究:(2分鐘)學生:飛梭使得織布速度提高,面紗供不應求。1765年,英國人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紗的速度。學生:珍妮機出現后,推到了社會發明機器和使用機器的熱潮。老師:所以,工業革命以珍妮機的出現為標志。但注意 ,珍妮機使用的是人力。請繼續補充剛才的問題。學生:瓦特的改良的萬能蒸汽機,解放了人力。成為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并且在交通領域使用了這個動力機。老師:因此,同學們,都清楚工業革命的成就和進程了嗎?我們可以從時間上總結。學生:1765年,珍妮機出現為開始的標志。學生:1785年,萬能蒸汽機,成為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并開始廣泛被運用。老師:19世界30年代,萬能蒸汽機成為主要動力。19世界四十年代,英國各行業基本使用機器生產,解放人力。工業革命在英國基本完成。老師:請大家從行業、部門、動力、國家幾個角度概括工業革命的進程。學生:部門——從紡織業到采煤、交通等各個行業。動力——從人力到蒸汽力。(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國家——英國到法國美國等世界各國。展示視頻:請學生觀看視頻,直觀了解發明和應用。老師總結:通過視頻,我們直觀了解到珍妮紡紗機能夠同時紡紗幾十根,將引發社會興起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視頻二中我們了解到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它將能運用到各個生產領域,能夠打破自然的限制 ,解放人力,進入機器大生產時代,蒸汽時代將到來。視頻三英國人史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使得蒸汽機運用到交通領域,人類進入鐵路時代。三、科技改變世界 ——工業革命的影響教學策略:提供歷史史料,指導學生進行沉浸式歷史分析。一份史料一份話,引導學生提取歷史材料,歸納影響,表達成文,總結分析角度。從而形成歷史思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的關鍵能力。過渡: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接下來,分析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影響。展示材料:材料一:這個人及其發明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Y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 ——《全球通史》材料二: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雇傭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F代工廠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用嚴格的紀律約束工人,把他們變成機器的附屬物或是“活”的機器。……都是在鐘聲所指示的一定時間進行的。在工廠內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嚴格限定的重復性任務?!?br/> ——宋嚴萍《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工廠管理》材料三: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業資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漸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工業無產階級也正式形成。……掌握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為了獲取利潤,無情地剝削無產階級尤其是對童工和女工的殘酷壓榨,成為工廠初期的普遍現象。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材料四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br/> ——英國經濟學家杰文斯材料五 鐵路改變了英國社會,這不僅體現在運輸量、運行速度上,……它還改變了人的思維模式,改變了人對生活的看法。人們突然感到空間和時間都縮小了,于是生活的節奏也就加快,悠閑的時代已經過去,時間就是金錢。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材料六 發動機一開始,人們就必須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們都一起被套在鋼鐵和蒸汽的軛具下(比喻受限制)。動物機器……被緊緊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勞的鋼鐵機器上。 ——《受雇于曼徹斯特棉紡工廠的操作人員的精神和身體狀況》(1832年)材料七:圖片一:17-19世紀中期,英國農村和城市人口變化圖。圖片二:服裝工廠紡織女工圖片三:1858年,題為“沉默的強盜”,畫面為象征死亡的骷髏在泰晤士河上游蕩 老師舉例:影響1的關鍵詞是“這個發明”指的是蒸汽機,是生產工具,這屬于生產力角度。學生展示:影響1:機器生產基本取代手工勞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促進經濟的發展。 影響2.現代工廠制度建立起來。工廠采用機器集中生產,紀律嚴格。影響3、(社會階級):形成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影響4、英國成為世界工廠,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歐美國家加緊殖民擴張,形成東方從屬西方的政治格局。(角度: 世界) 影響5、便利的交通,改變了人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等。(角度:社會)影響6:人成為機器的附庸。(角度:消極): 影響7:城市化進程加快;婦女社會角色和地位的改變;環境破壞。 (角度:城鄉結構、女性、環境) 老師補充:影響2生產組織角度或者生產關系的角度。設問:總結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哪些角度呢?學生歸納: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階級、世界、生活、城鄉結構,婦女,環境。老師補充:這是工業革命影響的分析角度。以后學習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可以從這些角度來分析。有些角度是分析歷史影響通用。積極、消極。如對當時、對后世。對當事、對世界等。老師: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情境游戲,沉浸式感受工業革命的影響。展示活動說明:活動:接龍情境,工業革命的影響。情境:1800年10月20號,新的一天又開始了。請你發揮想象,設想當時的英國人是怎么渡過一天的。(分組、分角色 情境接龍。全班6組,左邊三組同學為一個學習組,選擇一種角色,右邊三組同學為一個學習組,選擇一種角色)(準備1分,接龍1分鐘,要求結合史實,設想幾個情境:生活、工作、假期)角色一:工廠老板 角色二:工人 角色三:其他人。學生情境接龍:第一組同學1:1800年,我是一名工廠的工人。今天六點,“叫醒工”用短棍敲門或長桿敲窗,把我叫醒了。同學2:天還沒亮,我還是很困。昨晚工作到十點。同學3:我到達工廠已經遲到??隙ū豢酃べY了,機器已經開動。我很快在自己的位置上工作。同學4:一直站了很久很久,機器不知道疲倦地動。我很久沒有上廁所了。同學5:還是繼續做久點吧,否則工資不多了。老師:1分鐘時間到。各個同學的設想接龍 ,都符合工業革命的歷史。但是,如果夠時間,相信大家還能把工人的不滿情緒和階級對立等問題加入到你的情境設想中。下面第二組展示。學生情境接龍:第一組學生1:我是工廠的老板。我有很錢 ,投資了幾個紡織工廠。學生2:到達工廠,看到竟然有人遲到,有人打瞌睡。學生3:老子要扣光他們的工資,老子是資本家,我的快樂是榨取你們的勞動和收入。學生4:我整理了一下的衣服和手表、頭發,坐下來喝杯茶。學生5:這周末 ,打算去泰晤士河坐蒸汽輪船觀光。第一組學生紛紛舉手……老師:第二組同學,時間到。資本家已經成功激起了工人階級的不滿。課后,可以結合史實,繼續展開合理設想。到這里,我也很想加入你們的情境接龍。我設想的角色是一名婦女。今天“叫醒工”用短棍敲門或長桿敲窗,把我叫醒了。我拿出了一件我們工廠生產的衣服,穿起來還挺好看的,關鍵是它便宜……我開心欣賞了很久,最后,我遲到了。在崗位上工作,看著窗外,外面很多煙囪冒著黑煙 ,天灰蒙蒙的,像極了此刻我的心情。不過,我還是得繼續工作,否則家里的收入就沒有保障了。周末再加班吧,否則這個月的收入就太少了,老板真是太黑心了……老師總結:這個情境活動,我們沉浸式感受了工業革命的影響。同學們很好地將工業革命的成就和變化呈現在你的設想中,大家有效學習了工業革命。課堂小結學習到這里,請問什么是工業革命?(學法指導:時間、國家、內容、性質等)學生:18世紀六七十年代到19世紀四十年代從英國開始,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是一場工業革命,一場技術革命。老師:也是一場社會革命。從文明史觀來看 ,人類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這次社會革命,對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