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單元 第 課時 總第 課時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課程標準 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素養目標 時空觀念:學生通過理清義和團運動興起和發展,抗擊八國聯軍史實的時間線索通過觀察戰爭形勢圖,學會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歷史事件進行觀察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和唯物史觀 史料實證:能夠區分史料的類型,在解答歷史問題時,能夠嘗試從多角度獲取與該問題相關的史料,理解史料是通向歷史認識的橋梁,培養論從史出的實證意識 唯物史觀:通過分析扶清滅洋“口號的進步性與局眼性,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歷史解釋:通過對史料的排析,嘗試分析義和團扶清滅洋的進步性和局限性,《辛丑條約》各條款對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的影響。 家圍情懷:通過了解義和團和清軍愛國官兵抗擊八國聯軍的史實,體會中國人民不屈不拔的斗爭精神,增強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的最后一課。主要強調的是民族危機的全面加深。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深是互相交叉的,貫穿了整個中國近代史。本課的《辛丑條約》實際上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就是說中國的半殖民地化是一個演變的過程,通過條約不斷加深,直到《辛丑條約》的簽訂完成。為了能夠體現出半殖民地化的演變過程,需要把《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進行對比,感知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歷史學習之后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大概敘述出半殖民地化的過程。能夠說出中國半殖民地化的幾個關鍵條約。而本課的《辛丑條約》所造成的影響是最后一步。本課需要讓學生知道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通過幾個不平等的條約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辛丑條約》給中國帶來嚴重的民族危機,民族危機則是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教學重點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史實教學難點 《辛丑條約》的影響、正確認識義和團運動教學方法 講述法;談話法;圖示法;史料分析法;自主學習法。教學準備 學案、課件課 前 預 習(附學案)課 中 實 施教 學 過 程 二次備課新課導入 出示目標 溫故知新:回顧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知道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了解義和團運動興起的背景 。新課講授 自主學習任務: 1.在微課助學下閱讀文本,完成下列任務。 2.任務一:閱讀教材,根據學案的導讀任務標畫課本。 任務二:通過預習寫出本課的主要內容或重大事件。 自學檢測:自主完成題目: (二)小組合作交流、展示: 1、義和團運動:義和團興起的時間、地點、發展狀況、口號? 教師精講:扶清滅洋 扶清——對清政府本質認識不清,抱有幻想 滅洋——表達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但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抗擊八國聯軍: (1)八國聯軍的組成、侵華時間、頭目、進犯路線、重要戰役? (2)面對八國聯軍的侵略,清政府又是如何表現的?導致了什么后果?八國聯軍在中國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辛丑條約》 試分析《辛丑條約》每項內容對中國造成的危害?為什么《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賠:加劇人民的貧困和經濟的凋敝,清政府經濟命脈被掌握 禁:清政府成為列強的幫兇——最能體現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 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拆:清政府完全處于列強控制下,失去軍事自主權 劃:“國中之國”侵略中國的大本營拓展延伸: 結合前幾課所學內容試歸納:中國是怎樣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 (1)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四、課堂小結達 標 檢 測(另附)教學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