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7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領會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的意義。1.發展的普遍性和實質(1)普遍性: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的, 是發展的。 (2)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 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發展的形式或狀態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是量變和質變,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1)量的積累: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 。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 。 (2)抓住時機:量變達到 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 ,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 (3)兩者統一:事物的發展由量變到質變,又在 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要堅持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4)適度原則: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保持事物性質時,要防微杜漸,堅持適度原則。3.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充滿信心,又要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1)前途 :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 的辯證發展過程。辯證否定的實質是 ,通過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和發展的環節。 (2)道路 :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舊事物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經歷曲折的過程。 1.(2021·江蘇省合格考)北京市在治理大氣污染上踐行“一微克行動”,一微克一微克地去摳,一天一天地去爭取,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實現了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踐行“一微克行動”,是基于( )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B.事物發展的狀態是曲折的C.質變為量變開辟新道路 D.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2.(2020·江蘇省合格考)百年來,首都鋼鐵公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滄桑巨變,訴說著中國工業化的百折不撓,也昭示著中國工業化的光輝前景。這表明( )①事物的運動是相對的 ②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③事物的靜止是絕對的 ④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江蘇省合格考)某地在工業遺址改造過程中堅持保留延續建筑的原有形態、結構和工業痕跡,同時融入現代生活元素,形成生產、旅游、教育一體化的工業文化旅游模式,推動工業遺產“活起來”。工業遺址的活化利用( )A.突破了主客觀條件的制約 B.體現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C.取決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 D.說明整體要服從和服務于部分1.(2023·揚州市模擬)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是( )①矛盾的觀點 ②聯系的觀點 ③實踐的觀點 ④發展的觀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北京市合格考二)《呂氏春秋·察今》這樣評價“刻舟求劍”: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下列說法與此評價蘊含哲理相似的是( )A.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B.只見樹木,不見森林C.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D.量力而行,盡力而為3.在溪水和巖石的斗爭中,勝利的總是溪水,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堅持。這說明( )A.堅強的意志可以戰勝一切困難險阻 B.新事物總是在迂回曲折中向前發展C.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堅持適度原則 D.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4.有人說,如果量子信息技術是一棵竹子,過去一直在泥土中醞釀破土,現在則到了破土而出的時候,正如雨后春筍一般,它將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材料說明( )A.微小的量變必然促成事物的質變 B.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C.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統一 D.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5.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形成一個新習慣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為“21天效應”。這啟示我們,不管是養成好習慣還是改掉壞習慣,都需要不懈的堅持。這表明( )A.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有了量的積累就會引起質的變化C.要善于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D.要重視量的積累,從點滴做起6.(2023·揚州市模擬)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共產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自我革命的哲學依據是( )A.創新意識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B.辯證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運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7.下邊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正確的是( )A.當機立斷,促成質變 B.放眼未來,立足整體C.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D.目標堅定,張弛有道8.人類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任何艱難曲折都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面對重重挑戰,我們決不能喪失信心、猶疑退縮,而是要堅定信心、激流勇進。這表明( )①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發展的規律②面對挫折與考驗,我們要懂得冷靜思考、量力而行③設想世界歷史會一帆風順,是不辯證的、不科學的④我們要樹牢底線思維,勇敢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智媒時代,構建中國全媒體傳播體系,實現媒體融合,我們還要經歷漫長的跋涉與艱難的摸索。這一科學判斷的哲學依據是( )①新事物的力量一直要強于舊事物 ②凡是后來出現的東西都是新事物③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④新事物客觀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2·山東省合格考)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通量低、成本高、對人力需求大。而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可以一次性對幾百萬到幾十億條核酸分子進行序列測定,終結了漫長、浩大的測序時代。面對新形勢,科學家仍需要研發第三代、第四代基因測序新技術。基因測序技術的更新換代說明( )①世界是運動、變化、發展的 ②事物的發展始終處于量變之中③新出現的事物一定優于舊事物 ④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3·揚州市模擬)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宮空間站,三十載砥礪奮進,中國航天在時光長河中不斷以嶄新成果突破人們的想象、創造新的奇跡。每一次抵達都意味著新的出發。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航天人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行,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創造中國奇跡,為空間站夢想鋪展了一節節向上生長的臺階。運用量變和質變的知識,解讀中國航天探索歷程。課時27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考點過關】1.(1)人的認識 (2)新事物2.(1)必要準備 創造條件 (2)一定程度 抓住時機 (3)新質3.(1)光明 否定之否定 揚棄 (2)曲折【典型剖析】1.A 解析:“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實現了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這是通過量的積累實現了質變,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A正確。發展的狀態是量變和質變,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質變為量變開辟新道路,也沒有提及新事物的生命力,C、D不符合題意。2.C 解析:“滄桑巨變”“百折不撓”體現了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光輝前景”主要體現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②④正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①③錯誤。3.B 解析:工業遺址的活化利用既保留原有的形態、結構和工業痕跡,又融入了現代生活元素,體現了辯證否定,B正確。人們做事情是會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的,A錯誤。工業遺址的活化利用取決于把尊重規律與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C錯誤。部分要服從和服務于整體,D錯誤。【過關精練】1.C 2.C 3.D 4.D 5.D 6.B 7.C 8.D 9.D 10.B11.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不斷進行技術積累,又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載人航天的新突破,為載人航天的新發展開辟道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不斷前進,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創造中國奇跡,為空間站夢想鋪展了一節節向上生長的臺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