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0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領悟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1.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1)形式:村(居)民委員會是在城鄉基層黨組織領導下,依法 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2)特點:發生領域的基層性、民主參與的 、管理活動的自治性等。 2.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基層群眾自治是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全過程民主貫通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各環節。(1)民主選舉:村(居)民委員會按法律規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居)民選舉產生。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居)民 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 (2)民主協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本著 的原則,讓村(居)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求同存異,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促進基層社會的和諧。 (3)民主決策:在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 作出決定;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 進行。 (4)民主管理: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權屬于本村的全體村民或本區的全體居民。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 。 (5) :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 ,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 3.發展基層群眾自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 工程加以推進。 1.(2022·江蘇省合格考)某市培育了一支懂農業、知農村、愛農民的新時代農民宣講隊,他們積極參與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助推器、農村基層治理的輕騎兵。這表明( )A.基層政權建設更高效 B.基層群眾自治更務實C.基層民主選舉更科學 D.基層民主決策更規范2.(2022·江蘇省合格考)某地把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的樞紐,大力倡導共建共治共享,推動社區服務聯動、環境衛生聯抓、文體活動聯辦、社會治安聯防,讓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主體。這有利于( )A.讓社區充分行使自治權 B.讓居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C.引導居民參與民主管理 D.擴大社區群眾的民主權利3.(2023·鹽城市模擬)某社區居委會,通過設立“網格議事會”“睦鄰點”“社區議事會”等方式,利用開放式平臺讓居民一起討論,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讓居民真正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該社區居委會的探索( )A.激發了基層民主自治的活力 B.創新了群眾自治組織形式C.調動了民主監督的積極性 D.增強了社區行政服務職能1.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說,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是社區。社區是黨委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社區居委會是我國( )A.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B.基層政權組織C.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D.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2.(2022·北京市合格考一)下面場景反映的居委會承擔的任務是( )①調解民間糾紛 ②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③懲治違法犯罪 ④辦理本區居民的公共事務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0·江蘇省合格考)某村建立了有200多個座位的議事廳,并配有可供非參會對象旁聽、實時觀看的參觀通道和同步直播大屏幕。此舉有助于村民( )A.享受政府的服務 B.監督政府的工作C.參與民主選舉 D.參與民主管理4.(2023·揚州市模擬)某市著力打造12345一個“總客服”,暢通政府官網、政務微博等多個民意收集渠道,深度融合“網格+警格”,為基層自治注入新動力。該市做法( )A.拓寬協商渠道,夯實村民自治基礎 B.創新組織架構,加強基層自治建設C.融合治理方式,創新基層治理模式 D.豐富實踐形式,擴大居民自治范圍5.以下是某居委會近期的工作內容,請你擬定一個最合適的宣傳板報主題( ) 實施換屆選舉,推薦候選人名單; 召開居民會議討論如何創建文明小區; 開設微信公眾號,讓居民了解、評議基層管理工作。A.實施民主監督 提高行政效率 B.以居民為中心 依法履行政府權力C.堅持民主決策 行使國家權力 D.發展基層民主 自我管理自我服務6.(2023·汕頭市一模)某縣在村民代表會議基本制度基礎上,創設村民協商議事會,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議事規則,借助議事規則讓會議有效開展,保障了村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管理權和決策權。下圖是該縣村民協商議事會的決策程序示意圖,這一決策程序( )①保障村民自治的治理效能 ②創新村民自治的組織結構③切實保障了村民的選舉權 ④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3·揚州市模擬)某地創設“物業眾議庭”民主協商平臺,召開由業主委員會、社區、街道和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參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有效解決了物業與居民之間的諸多矛盾。“物業眾議庭”( )A.有利于激發基層治理活力,發展基層民主 B.作為基層政權機構,能有效化解民間糾紛C.是居民自己選舉當家人的前提 D.對基層管理和公共事務具有決定權8.某村依法制定“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言行,通過“履約評議會”建立道德紅黑榜,采用“屋場會”的形式化解紛爭,成立“互助會”精準幫扶困難群眾,組成“理事會”共商村務大事難事。“一約四會”的鄉村治理( )①豐富了村民自治組織形式 ②體現了德治的突出功能③彰顯了基層群眾自治功能 ④創新了基層政權治理模式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近年來,我國農村為推行村務公開,紛紛建起了“村務公開欄”,便于村民了解計劃生育、財務收支、宅基地安排等問題。設立“村務公開欄”( )A.使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合理表達 B.實現了民主決策,確保村民公共利益C.是村民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具體體現 D.有助于廣大村民行使民主監督的權利10.某社區中有些年輕父母工作忙,長輩不在身邊,照護幼兒成為不少家庭的煩惱。居民委員會某位成員建議在社區活動中心內建立幼兒托管點,開展小規模、社區化托育服務。該方案能否實施應( )A.由居民委員會討論決定 B.由居民委員會主任決定C.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 D.由轄區街道辦事處決定11.為滿足小區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需求,杜絕亂停亂放、入戶充電等現象,消除安全隱患,某社區居委會在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邀請第三方專業團隊設計針對性建設方案,推進充電設施安裝,聚焦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這一過程( )①創新了基層治理方式,保障居民充分行使決策權②開展了基層民主協商,有效滿足群眾的合理需求③體現了多元主體參與,提高基層組織的治理效能④優化了社區組織結構,促進社區履行公共服務職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2022·山東省合格考)某社區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區實施“清單式”管理,將居民的“心聲”梳理成需求清單,用活轄區資源和人員,通過加強與轄區內不同領域黨組織的結對共建,吸納社區熱心志愿者、退休老黨員和居民骨干等活躍元素,切實為群眾解憂排難。社區還積極暢通“社區書記直通車”、民主協商會等民意征集渠道,讓社區群眾在集思廣益中被賦予更多自治話語權,圍繞“建設更美好的社區”這一主題,讓社區自治中每一份子都更有成就感。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說明該社區是如何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課時20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考點過關】1.(1)直接行使 (2)直接性2.(1)直接選舉 (2)有序參與 (3)集體 居民會議 (4)關鍵 (5)民主監督 公開3.基礎性【典型剖析】1.B 解析:農村基層治理,不屬于基層政權,A錯誤。新時代農民宣講隊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助推器、農村基層治理的輕騎兵,表明基層群眾自治更加務實,B正確。題干沒有涉及民主選舉、民主決策,CD不選。2.C 解析:社區不能行使自治權,A錯誤。某地把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的樞紐,大力倡導共建共治共享,讓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主體,這有利于引導居民參與民主管理,C正確。社區居民可以直接參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管理,不能直接管理國家事務,B錯誤。社區群眾的民主權利是法定的,不能隨意擴大,D錯誤。3.A 解析:該社區利用開放式平臺讓居民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激發基層民主自治的活力,A正確。材料中涉及的群眾自治組織的形式就是居委會,沒有體現群眾自治組織形式的創新,B排除。“網格議事會”“睦鄰點”“社區議事會”體現的是民主管理,沒有體現民主監督,C不選。居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行政機關,沒有行政服務職能,D排除。【過關精練】1.D 2.B 3.D 4.C 5.D 6.B 7.A 8.B 9.D 10.C 11.B12.堅持人民立場,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提高社區治理能力;堅持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