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3 政治與法治…………………………………………………………………………………………【知識體系】…………………………………………………………………………………………【復習導引】1.了解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脈絡2.知道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3.闡釋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4.了解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5.結合史實,比較說明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的原因6.了解近代中國工人階級特點,知道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7.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根本性弱點8.結合史實,說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9.了解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的歷史脈絡10.闡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1.知道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大事件12.結合具體事實,闡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13.結合具體事實,說明改革開放的意義14.闡述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及原因15.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16.結合具體事實,闡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17.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18.結合具體事實,闡明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場19.闡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20.解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21.引述黨章的相關規定,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22.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23.闡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24.理解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法寶25.闡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內涵26.理解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內涵、決定因素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內容27.結合具體事例,闡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表現28.理解黨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9.結合具體事例,闡明黨的領導的內涵30.理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意義31.闡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如何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32.了解新形勢下黨面臨的考驗與危險33.理解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基礎、關鍵、要害34.闡明中國共產黨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決心35.理解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內涵36.結合具體事例,闡明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37.明確我國的國家性質38.闡釋我國國體的內涵39.了解民主的含義40.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41.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42.闡明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43.理解人民民主專政包含對廣大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兩個方面44.知道國家的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45.結合具體事例,闡明我國的國家職能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可靠保障46.知道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47.闡釋人民與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會之間的關系48.結合實例,闡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和職權49.闡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關系50.了解人大代表的產生程序51.結合實例,闡明人大代表的職權與義務52.知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53.結合實例,說明我國的國家權力是如何運行的54.闡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55.闡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56.結合實例,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57.明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58.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59.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60.闡明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61.知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及組成62.理解人民政協的主題和職能63.知道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機構64.知道多元一體是我國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65.知道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66.理解中國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67.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68.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69.結合實例,闡明如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70.了解我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71.知道我國宗教政策與法律的主要內容72.了解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73.闡明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74.闡釋我國的基層民主實踐75.闡明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76.知道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77.知道中華法系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78.理解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79.知道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法的類型80.解釋法的本質81.認識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并解釋相關的社會現象82.描述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理解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83.知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84.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容85.解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內涵86.結合實例,闡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87.知道法治國家的含義88.結合實例,描述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征89.理解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90.結合實例,闡述建設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91.知道法治政府的含義92.結合實例,描述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93.理解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94.結合實例,闡述建設法治政府的重大意義95.知道法治社會的含義96.結合實例,闡明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征97.結合材料,闡述建設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98.結合材料,闡明建設法治社會的重大意義99.知道科學立法的含義100.了解我國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101.理解科學立法的基本要求102.結合實例,闡述如何推進科學立法103.知道嚴格執法的含義104.闡明嚴格執法的意義105.結合實例,闡述如何推進嚴格執法106.知道公正司法的含義107.理解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108.結合實例,闡述如何推進公正司法109.知道全民守法的含義110.理解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111.結合實例,闡述如何推進全民守法…………………………………………………………………………………………第一單元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課標內容 考查指向引述憲法序言,說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闡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的必然性。 必備知識: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歷史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 關鍵能力: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科學分析三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科學分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過程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確立和發展進程。 學科素養:引導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科學認識各種政治力量的作用,增強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認同。 核心價值:堅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的信心。【備考策略】以“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為議題,探究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歷程。通過論證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領導核心,培養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認同。【復習導引】1.了解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脈絡2.知道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3.闡釋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4.了解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5.結合史實,比較說明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的原因6.了解近代中國工人階級特點,知道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7.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根本性弱點8.結合史實,說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9.了解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的歷史脈絡10.闡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1.知道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大事件12.結合具體事實,闡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13.結合具體事實,說明改革開放的意義14.闡述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及原因15.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16.結合具體事實,闡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近 代 中 國 基本國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主要矛盾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歷史任務 ①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政治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②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經濟上: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特別提示】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代表 政治主張 實踐結果第一種方案 先后以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集團為代表 極力維護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統治,讓中國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國人民拋棄了,其代表者的統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種方案 以某些中間派或中間人士為代表 幻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沒有得到人民群眾認可,它的多數代表者后來也承認這個方案在中國無法實現第三種方案 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 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 最終贏得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結論:中國共產黨的方案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知識拓展】“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的原因(1)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黨在90多年的探索奮斗中,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堅持科學理論武裝、先進性特征鮮明的黨:我們黨在90多年的探索奮斗中,始終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引領著歷史前進的方向,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人民必須完成的兩大歷史任務。(3)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經受得住各種風險考驗、不斷成熟自信的黨:我們黨在90多年的探索奮斗中,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沿著正確的道路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指導思想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立時間 1921年7月23日成立條件 馬列主義和中國工人階級的結合(1919年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歷史意義 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從此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勝利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意義 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相關鏈接1】近代中國工人階級的特點(1)中國工人階級人數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組織成為階級力量。(團結性)(2)他們處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重壓迫之下,富有斗爭精神,具有革命性。(3)他們與先進的生產方式相聯系,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具有先進性。【相關鏈接2】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社會各階層的兩個根本性弱點(1)沒有認清革命的目的和對象,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打擊真正的敵人;(2)沒有廣泛地發動人民群眾特別是工農群眾,未能形成有組織的、持久的群眾運動。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對象和最終目標:【知識拓展】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對象和最終目標(1)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對“為什么革命、怎樣革命”的根本問題給出了正確的答案。(2)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3)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新 中 國 的 成 立 黨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成立時間 1949年10月1日歷史意義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歷史結論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2.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社 會 主 義 制 度 的 確 立 黨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奮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三年恢復期 1949—1952年,在著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在內的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了的國民經濟。過渡時期總路線 1953年12月,黨中央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的標志 1956年底,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的主要意義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這是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3.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黨的作用 (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所取得的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原因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探索。巨大成就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歷史結論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改 革 開 放 黨的 作用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開啟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地位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實質 (目的) ①實行改革開放,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生產力角度) ②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角度) ③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黨的建設角度)成就 (意義)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的 作用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踏上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進入新時代的意義 ① 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② 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③ 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知識拓展】我們為什么會選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史的選擇和人民的選擇)(1)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而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建國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2)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理想、宗旨和指導思想,代表的是中國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體現的是中國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先進性以及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也決定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3)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第一,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第三,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4)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前進、不斷奪取新勝利的核心力量。…………………………………………………………………………………………【本課小結】………………………………………………………………………………………【易混易錯】中國逐漸成為民族資產階級領導和官僚資本壟斷的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 × )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2.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解析: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的次要矛盾。3.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 )解析: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在21世紀的三大歷史任務。4.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 )解析: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5.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現代化。( × )解析: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就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的確立。( × )解析:到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7.改革開放是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是強國之路。( × )解析: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8.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社會主義制度,從根本上改變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 × )分析:我國推進改革開放,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社會主義制度,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第二課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課標內容 考查指向引述黨章規定,明確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 必備知識:黨的性質、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黨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原因;黨的指導思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意義和要求。 關鍵能力:理解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特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科學分析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意義和要求;通過歷史事件和現實經歷,分析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原因。 學科素養: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核心價值: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備考策略】以“怎樣高揚永不褪色的旗幟”為議題,探究中國共產黨永遠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意義。通過搜集有關反腐倡廉的資料,結合新時代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揭示全面從嚴治黨的意義。【復習導引】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結合具體事實,闡明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場3.闡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4.解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5.引述黨章的相關規定,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6.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7.闡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8.理解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法寶9.闡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內涵10.理解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內涵、決定因素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內容11.結合具體事例,闡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表現…………………………………………………………………………………………【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黨的性質和宗旨黨 的 性 質 和 宗 旨 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根本立場 人民立場黨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要求 ①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②在任何時候,黨都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甘共苦,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更不允許任何黨員凌駕于群眾之上。 ③全體共產黨人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二)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 的 執 政 理 念 : 立 黨 為 公 、 執 政 為 民 原因 ①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②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③ 由黨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 ④ 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內涵 (1)立黨為公:就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都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2)執政為民:就是黨的全部工作必須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與幸福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是黨治國理政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求 ①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牢記執政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堅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②要堅持人民立場和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切實做到緊緊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必須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新時代黨的目標任務 到21世紀中葉,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一)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在于它以接續推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理論作為行動指南。黨的行動指南 回答的問題黨 的 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 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毛澤東思想 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 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即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科學發展觀 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就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實踐證明,這是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生機活力的法寶。內 涵解放思想 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事求是 從實際出發,探求事物的客觀規律,用以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與時俱進 黨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求真務實 要求人們在實際工作中既正確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探求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按照客觀規律行事。(三)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含義 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指共產黨員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通過自己的骨干、帶頭和橋梁作用,影響和帶動身邊群眾共同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原因 ①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所決定的,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直接而具體的體現。 ②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永葆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是黨不斷取得勝利的堅強保證。表現 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不圖名利、辛勤勞動、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樹立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求共產黨員在新征程上要弘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更加珍惜工人階級先鋒隊戰士的光榮稱號,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①做學習的模范,②做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模范,③做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的模范,④做服從組織、嚴守紀律的模范,⑤做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的模范,⑥做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模范,⑦做密切聯系群眾的模范,⑧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本課小結】…………………………………………………………………………………………【易混易錯】1.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黨。( × )解析: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執政理念,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2.黨要履行好承擔的國家職能,充分發揮經濟,法律,行政等無形手的調節作用。( × )解析:國家機關履行國家職能,黨不能履行國家職能,經濟,法律,行政等宏觀調控的手段,屬于政府發揮作用的手段是有形手,市場調節是無形手。3. 黨始終把反腐倡廉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 )解析: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4.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解析: 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共同理想。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 )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發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但不是決定因素,人民群眾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6.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體現出來。( × ) 解析:中國共產黨的先鋒模范作用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所決定的,也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直接體現。7.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完全相同的內容。( × )解析: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8.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 × ) 解析: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國的國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出發點,立足點。…………………………………………………………………………………………第三課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課標內容 考查指向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意義,闡述中國共產黨依憲執政、依法執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現。 必備知識:黨的地位、作用;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關鍵能力:結合典型事例,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展示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方式,說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意義。 學科素養:明確黨的領導方式是系統的、科學的,不是單一的、孤立的。在新時代,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核心價值: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備考策略】通過評析有關事例,說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通過走訪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組織,了解黨依法執政的表現。【復習導引】1.理解黨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結合具體事例,闡明黨的領導的內涵3.理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意義4.闡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如何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5.了解新形勢下黨面臨的考驗與危險6.理解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基礎、關鍵、要害7.闡明中國共產黨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決心8.理解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內涵9.結合具體事例,闡明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一、堅持黨的領導(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特點 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地位和 作用 ①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我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人大、政府、政協、監察委員會、法院、檢察院、軍隊,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企事業單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都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②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一切工作都要堅持黨的領導。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等等。我們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要求 ① 走過百年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黨同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血肉聯系。② 中國共產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二)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意義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要求 ①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兩個維護”)②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③建立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可靠制度保障。④ 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要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等等。【特別提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但中國共產黨并不是國家重大事務的決定者,國家重大事務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共產黨不是國家機關,不履行國家職能,不負責國家具體事務的管理,管理國家具體事務的職能由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行使。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 持 全 面 從 嚴 治 黨 原因 ①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潮氣蓬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②在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③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這是黨的建設的一貫方針和要求,關系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關系人心向背,關系國家和民族的興衰,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意義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保持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有利于把黨建設的更堅強有力。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核心 加強黨的領導基礎 全面關鍵 在嚴要害 在治(三)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 民主執政 依法執政區別 含義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提高長期執政能力,并按照客觀規律 堅持為了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規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的程序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國理政。地位 前提條件 本質要求 基本方式要求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提高長期執政能力,并按照客觀規律執好政、掌好權。 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證在國家政治與法治的各個方面堅持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把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鞏固和擴大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 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是黨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聯系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有機統一的,其中科學執政是基本前提,民主執政是本質所在,依法執政是基本途徑。目的 在于不斷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執政地位,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實現黨的 執政使命,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特別提示1】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區別1.黨的領導方式: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 側重于管理的內容、領域2.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側重于:領導管理的手段、要求3.兩者相互滲透,不是截然分開的。領導方式是目的,執政方式是手段和要求。完善雙方都是為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執政地位,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特別提示2】要注意區分中國共產黨的三種執政方式結合三種執政方式的含義,可以作以下簡單區分:科學執政強調“遵循規律”;民主執政強調“發揚民主”、“為民執政”;依法執政強調“依法”,即要“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知識歸納】全面掌握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知識黨的初心和使命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實現共產主義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根本立場 人民立場黨的執政理念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的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思想法寶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黨的地位與作用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黨的執政方式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黨的治國方略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的基本方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自身建設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這是黨的建設的一貫方針和要求…………………………………………………………………………………………【本課小結】………………………………………………………………………………………【易混易錯】1.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 )解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2.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保持自身的先進性。( × ) 解析:黨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和核心。( × ) 解析: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和核心,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4.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全面,基礎是從嚴。( × )解析: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5.科學執政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的基本方式。( × )解析: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6.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要把黨的思想建設擺在首位。( × )解析: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7.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就是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行政權力。( × )解析:政府及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行政權力。8.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 )解析: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綜合探究一 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探究目標】思考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就“黨如何保持本色、堅持特色、與時俱進”展開探究,深化對于堅持黨的領導的政治認同。【復習導引】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1.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歷程2.深化對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認識3.闡釋黨的根本宗旨4.闡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二、怎樣高揚永不褪色的旗幟5.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的使命6.理解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所面臨的的新問題、新挑戰7.理解中國共產黨永遠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意義三、如何理解依法執政8.了解黨依法執政的方式和表現(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9.闡明黨依法執政的重要歷史經驗及依法執政的重要意義10.結合有關事例,闡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結語】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中國共產黨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就必須把黨建設的更加堅強有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恩格斯說:“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政黨,一個真正想達到這個目的并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這樣的政黨將是不可戰勝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