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1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復習導引】1.闡述國家的本質2.列舉國家的基本要素及最重要的要素3.闡釋民主的階級性4.闡明民主與專政的關系5.認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6.闡釋國體和政體的含義7.闡明國體和政體的關系8.舉例說明政體的多樣性9.明確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10.闡述代議制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11.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程12.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3.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自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4.了解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含義和特征15.比較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差異16.舉例說明資本主義國家實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實際作用17.了解議會制、總統制和半總統制的含義和特征18.比較議會制和總統制的差異19.闡述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的基本觀點20.闡述政黨的主要目標及代議制政體下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21.比較不同類型政黨制度的差異22.認清資本主義政黨制度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的根本性質23.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4.闡述利益集團的含義25.比較利益集團和政黨的區別26.了解利益集團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27.正確認識資本主義國家利益集團的積極作用和局限性28.闡述國家主權的含義和特點29.了解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30.舉例說明主權國家享有的基本權利31.闡述中央政府的地位、中央和地方的關系32.了解行政區域劃分的目的和考慮因素33.舉例說明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34.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權力劃分35.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36.闡述我國中央與地方各級國家機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劃分職權37.了解國家結構形式的類型38.闡述單一制國家的特征39.比較中央集權型單一制和地方分權型單一制的差異40.闡述聯邦制國家的特點41.了解聯邦制的特點42.舉例說明國家結構形式的影響因素43.明確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44.了解世界多極化的發展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過程45.概述在世界多極化推進過程中,傳統國際體系的變革與調整46.了解多極化國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47.闡釋判斷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依據48.分析中國發展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49.闡述發展中國家在多極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50.了解國際關系的內涵51.列舉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52.舉例說明國家間交往的主要方式53.明確國際交往中被普遍遵守的行為規則54.舉例說明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55.舉例說明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56.印證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57.論證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8.明確我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59.確信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60.列舉當今世界全球性的戰略問題61.闡述和平與發展的關系62.分析國家間貿易往來給貿易雙方和國際政治帶來的影響63.闡釋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64.闡釋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國家間沖突的主要手段,國家間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日趨成熟65.列舉當今世界存在的全球性問題和挑戰66.明確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危害67.闡述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68.論證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應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69.比較壟斷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區別70.分析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原因71.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72.論述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的意義73.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歷程74.明確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75.闡述我國對外活動中堅持獨立自主的表現76.闡釋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宗旨、基本目標、基石77.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的重大調整78.概述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及意義79.明確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80.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81.確信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82.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83.明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從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五個方面來推動84.認同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85.舉例說明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86.確信我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87.認同我國積極開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88.列舉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89.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90.闡述生產全球化的形成原因91.列舉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92.闡述貿易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形式93.闡述金融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和主要作用94.明確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95.闡述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根本動因96.闡述經濟全球化的體制基礎97.確信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98.了解跨國公司的內涵99.闡述跨國公司對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作用100.了解跨國公司對經濟全球化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101.舉例說明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102.舉例說明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103.闡釋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作用104.概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105.明確推動經濟全球化就要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的世界經濟106.論述推動經濟全球化要完善全球治理107.闡述對外開放對我國發展的意義108.闡釋我國對外開放的優勢和挑戰109.明確我國為適應新形勢要形成全面開放性格局110.闡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的意義111.舉例說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正確表現112.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貢獻者113.闡釋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意義114.確信中國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115.了解中國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116.明確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117.論述堅持正確義利觀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意義118.闡述國際組織的含義及其特征119.了解國際組織的一般組成機構120.辨識國際組織的不同類型121.概述國際組織產生發展的歷史背景122.闡述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123.認識國際組織參與國際事務的局限性124.闡述聯合國的宗旨125.闡釋《聯合國憲章》倡導的國際關系基本原則126.了解聯合國各主要機構的職責127.了解聯合國安理會的議事規則128.闡述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129.了解歐洲聯盟的宗旨和目標130.概述歐洲聯盟的作用及其一體化進程131.闡述中國與歐洲聯盟的關系132.了解亞太經合組織的宗旨133.了解亞太經合組織的組織方式134.闡述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中的作用135.了解東南亞國家聯盟遵循的原則136.闡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的關系137.了解非洲聯盟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作用138.闡述中國與非洲聯盟的關系139.概述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變化發展歷程140.闡述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141.了解二十國集團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142.闡述中國在二十國集團中的作用143.了解金磚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144.闡述中國在金磚國家中的作用145.闡述上海合作組織的主要職能及其作用146.闡述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中的作用147.闡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主要職能及其作用148.論述中國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的作用………………………………………………………………………………………………………………………………………………………………………………………………………………………………………………………………………………第一單元 各具特色的國家…………………………………………………………………………………………【知識結構】…………………………………………………………………………………………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學習目標】1.能夠理解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科學性,增強透過紛繁復雜的政治現象認識和分析事物本質的能力。2.能夠從國家的基本要素、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本質三個角度認識國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或親身參與政治生活,增強關心國家事務的意識,培養國家觀念,拓展國際視野,明確自己在維護國家統一、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中應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3.理解民主與專政的關系,辨析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明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的統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4.從聯系和區別兩個方面把握國體與政體的關系,了解影響政體的因素,理解國家管理形式的多樣性,明確代議制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5.理解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能夠在全球視野中觀察不同國家的政治制度,堅信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好制度。6.了解民主共和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和總統制的主要特點,能夠辨識世界主要國家的政體,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評析。7.了解政黨的性質與特點,對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8.了解資本主義國家利益集團的概念與特點,能夠辯證看待利益集團的作用。【復習導引】1.闡述國家的本質2.列舉國家的基本要素及最重要的要素3.闡釋民主的階級性4.闡明民主與專政的關系5.認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6.闡釋國體和政體的含義7.闡明國體和政體的關系8.舉例說明政體的多樣性9.明確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10.闡述代議制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11.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程12.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3.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自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4.了解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含義和特征15.比較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差異16.舉例說明資本主義國家實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實際作用17.了解議會制、總統制和半總統制的含義和特征18.比較議會制和總統制的差異19.闡述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的基本觀點20.闡述政黨的主要目標及代議制政體下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21.比較不同類型政黨制度的差異22.認清資本主義政黨制度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的根本性質23.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4.闡述利益集團的含義25.比較利益集團和政黨的區別26.了解利益集團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27.正確認識資本主義國家利益集團的積極作用和局限性…………………………………………………………………………………………【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一、國家是什么(一)國家的本質1.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國 家 產生 國家是在原始社會瓦解、私有制出現、階級形成以后產生的,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國家是一種歷史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基本要素 國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它們是國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權。性質 國家的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本質 從國家的本質看,所有國家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專政,就是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職能 國家的根本職能是政治統治職能(借助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暴力工具進行階級統治),還具有社會管理職能(管理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維護公共秩序,新建和維護公共設施,保護自然環境等)。當今世界兩類性質根本不同的國家 當今世界主要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類性質根本不同的國家。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與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享有民主的主體不同,專政的對象也不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備注】1.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范圍和空間。一國的領土一般由領陸、領水、領空組成。政權是指政治上實行統治的權力,也指體現這種權力的政權機關。3.主權是指一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對內對外政策、處理國內國際一切事務的權力。2.民主與專政的區別與聯系民主 專政含義 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其實質是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 專政就是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性質 民主具有鮮明階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 專政的對象是被統治階級特征 平等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憑借國家權力,借助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暴力工具。聯系 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凡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同時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3.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社會主義民主 資本主義民主民主的主體 全體人民 資產階級專政對象 極少數敵對分子 對大多數的人民鮮明特點 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狹隘性、虛偽性和欺騙性本質 人民當家作主 資產階級專政二者對比 新型的民主與新型的專政,體現著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特征。認識國體和政體國 家 制 度 國體 (內容) 含義 國體,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誰掌握國家政權)(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從國體意義上講,都是專政與民主的統一體。政體 (形式) 含義 政體,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就是國家管理形式。 (如何掌握國家政權:立法、行政、司法等國家機構之間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方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類型 ① 專制政體 古代:奴隸制國家和封建制國家② 民主政體 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共同特征:代議制是公民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代議制就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 一個國家的政體既包括隨著國體的變化而發生根本性變化,也包括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條件的變遷,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變化。影響 因素 除了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外,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體的因素國體和政體 的關系 ① 國體決定政體。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行使政治統治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必然要采取某種形式組織政權機關。統治階級為維護其根本利益,總是力求采取最有效的政權組織形式。② 政體體現國體,一定的政體服務于一定的國體。二、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一)人民代表大會制人 民 代 表 大 會 制 形成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采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地位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決定著國家的其他具體制度。它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優越性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要求 我們要繼續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憲制劃分依據 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區別 基 本 特 征 國家元首 產生辦法 經過選舉產生 由世襲的君主擔任國家元首 有無實權 在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中,國家元首沒有實權;在總統制共和制國家中,國家元首同時又是政府首腦,有實權。 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形成原因 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則建立起來,是資產階級革命比較徹底的產物。 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或對君主制進行改良的產物,它保留了君主制的外殼甚至某些實質性內容。典型國家 現代大多數國家所采用,如美國、法國、德國、巴西等。 少數國家采用,如英國、日本、西班牙等。具體運行 由于各國的國家性質和具體國情不同,其具體形式和運行方式不盡相同,實際作用也存在很大差異。 在實行民主共和制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運用金錢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 如兩黨制或多黨制、三權分立、競爭性選舉等,掩蓋國家的階級性質,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和欺騙性,是資產階級對國家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好的政治外殼。 (2)當前,一些發展中國照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但這種模式不符合本國國情,既不能保障本國人民的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利,也難以保障國家職能的有效行使,致使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已。 國家政權的實際運行與民主共和制國家大體相同(三)議會制和總統制議會制 (內閣制、議會內閣制、責任內閣制) 總統制劃分依據 從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即議會制國家、總統制國家、半總統制國家。區別 基 本 特 征 國家權力 中心 議會 總統政府的產生 (組閣) 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 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一般有任期限制。總統組織政府。國家元首 有無實權 國家元首擁有虛位,沒有實權,其職責多是禮儀性,只是國家的象征和代表。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有實權。總統不僅是國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力。政府與議會的關系 ①政府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②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政府首腦一般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③政府首腦往往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④政府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⑤當議會對政府表示不信任時,政府必須集體辭職,由國家元首制定人員重新組織政府;(倒閣)⑥或由政府首腦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進行議會選舉,根據新的議會選舉結果,成立新的政府。 ①總統獨立于議會之外,總統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②但在某些重大事務上,總統可能會受到議會的制約。典型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 美國、俄羅斯、巴西等半總統制 既有總統制特征,總統由選舉產生,是國家元首,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但不是政府首腦;又有議會制特征,政府首腦由內閣總理擔任,政府對議會而不對總統負責。 如,法國等少數國家。三、政黨和利益集團政黨政 黨 產生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在階級的基礎上產生,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階級性質 列寧和毛澤東曾明確指出,政黨是階級的領導者,其根本屬性是階級性。含義 政黨是以掌握政權(執政)、統治國家或積極致力于推廣某種政治思想、維護某種政治利益(參政)為主要目標的、有組織的政治團體。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對國家大政方針和社會議題有明確的態度和主張,這些往往體現在其政綱或黨章中。主要目標 ① 政黨通常以執政為主要目標; ② 有一些政黨不謀求執政,但積極致力于推廣某種政治思想、維護某種政治利益。主要手段 在代議制政體下,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政黨制度 資本主義國家政黨制度 ① 具體形式:一黨制、兩黨制、多黨制② 根本性質: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① 名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② 根本性質: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利益集團利 益 集 團 含義 利益集團,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會提出訴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壓力,借以影響公共政策,以爭取其團體利益及其成員利益的社會團體。地位 利益集團又稱壓力團體或倡議團體,是現代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途徑 利益集團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包括游說、宣傳、助選、集會游行、司法訴訟等。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緩和社會矛盾的作用局限性 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不同階級之間的矛盾類型 ①自利型利益集團 A.目標:主要關心本團體及成員的經濟利益B.特點:職業性、專業性、功能性的組合C.例舉:商會、醫生協會、教師協會等②公益型利益集團 A.目標:主要爭取非經濟性的共同理想B.特點:公益性C.例舉:綠色環保組織、婦女權益保障組織等【拓展】 利益集團,是資產階級控制國家機器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和欺騙性。表面看,利益集團是所謂的“民意代表”,向政府反映各階層、群眾的觀點和利益,實質是資產階級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權力的工具。…………………………………………………………………………………………【 本課小結】…………………………………………………………………………………………【 易混易錯】1.國家伴隨人類社會的始終。( × )解析:國家是一種歷史現象,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2.從本質上講,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 )解析:從產生看,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屬性。3.國家基本構成要素包括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政權。( × )解析:國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它們是國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權。4.所有國家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同時也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 × )解析:從國家的本質看,所有國家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凡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同時也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民主的實質是在全體公民中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 × )解析: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其實質是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因此,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6.民主就是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 × )解析: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其實質是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因此,民主具有鮮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7.專政就意味著消滅民主。( × )解析: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凡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同時也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8.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全體公民都享有廣泛而真實的權利。( × )解析: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凡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同時也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9.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 √ )10.國體相同的國家,政體一定相同。( × )解析: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有什么樣的國體,就有什么樣的政體。但除了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外,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體的因素。所以,國體相同的國家,政體不一定相同。11.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習慣國際環境等因素決定了國家政體的差異。( × )解析:國體決定政體,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習慣、國際環境等因素對政體不起決定作用。12.代議制,就是由選舉產生的、代替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 × )解析:代議制,就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13.代議制的本質是直接民主。( × )解析:代議制的本質是間接民主,不是直接民主。1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國體。( × )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我國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15.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 )解析: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即通過選舉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因此,人大代表才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16.在我國,國家權力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地位是平等的。( × )解析:在我國“國家權力機關”處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即“一府兩院一委”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并接受其監督,對其負責。26.議會制共和制與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共同點:議會擁有立法權和行政監督權、政府由議會產生并對議會負責。( √ )17.民主共和制國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都實行議會制。( × )解析:從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分為議會制國家、總統制國家、半總統制國家。從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看,現代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大致有兩種,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因此,這是兩種不同的劃分方式。18.在議會制國家中,議會不僅是國家的立法機關,還是國家的行政機關。( × )解析:在議會制國家中,議會是國家的立法機關,政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19.在議會制國家中,國家元首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 × )解析:在議會制國家中,政府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國家元首是虛位元首。20.議會制政體屬于民主共和制政體。( × )解析:議會制政體是指政府首腦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的政權組織形式,而根據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不同,議會制政體又可以分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因此,議會制政體可能屬于民主共和制政體,也可能屬于君主立憲制政體。21.在總統制國家里,總統不對議會負責,所以,總統行使權力不受議會的干涉。 ( × )解析:在總統制國家里,總統不對議會負責,但在某些重大事務上可能會受到議會的制約。22.美國的國家元首是總統,英國的國家元首是國王,兩國元首稱謂上的差別反映出兩國性質上的不同。( × )解析:兩國元首稱謂上的差別反映出兩國的政體不同,而不是國體不同,他們的國體即國家性質是相同的。23.總統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家都是總統制國家。( × )解析:在總統制下,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首腦,直接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獨立于議會之外,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有些國家的總統只是國家元首,不擔任政府首腦,政府由議會產生且只對議會負責,這屬于議會制,不是總統制;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權,同時仍設內閣總理并向議會負責,這是半總統制。24.總統制和議會制國家,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都由選舉產生。( × )解析:在總統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由選民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元首是世襲的。25.法國總理由總統任命,并對議會負責,任命只是一道程序,由誰產生才對誰負責。( × )解析:法國總統占主導地位,總理聽命于總統。總理領導政府,總統是國家的權力中心,掌握一定的行政權。26.政黨與階級是同時產生的。( × )解析:政黨是在階級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政黨往往通過發展經濟實現執政的目標。( × )解析:在代議制政體下,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28.資產階級利益集團以取得政權為目標。( × )解析:利益集團不同與政黨,他們不以取得政權或改變政權為目標,而是向社會或者政府提出訴求,借以影響公共政策,來爭取團體或成員個人利益。29.利益集團對國家決策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 )解析:利益集團影響國家決策。…………………………………………………………………………………………第二課 國家的結構形式…………………………………………………………………………………………【學習目標】1.能夠了解國家主權的含義,理解國家主權的特征及其基本內容,懂得維護國家主權的必要性,增強主權意識,樹立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觀念。2.能夠以全球視野觀察不同國家的政治制度,理解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必要性,懂得不同國家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有其自身特點的。3.能夠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探究我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劃分中央與地方職權的意義,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能夠了解單一制與復合制、聯邦制與邦聯制的區別,能夠辨識當代世界主要國家的結構形式,懂得一個國家采用何種國家結構形式,是階級、民族、歷史、文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復習導引】1.闡述國家主權的含義和特點2.了解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3.舉例說明主權國家享有的基本權利4.闡述中央政府的地位、中央和地方的關系5.了解行政區域劃分的目的和考慮因素6.舉例說明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7.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權力劃分8.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9.闡述我國中央與地方各級國家機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劃分職權10.了解國家結構形式的類型11.闡述單一制國家的特征12.比較中央集權型單一制和地方分權型單一制的差異13.闡述聯邦制國家的特點12.了解聯邦制的特點13.舉例說明國家結構形式的影響因素…………………………………………………………………………………………【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一、主權統一與政權分層(一)國家主權國 家 主 權 內涵 國家主權是指一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對內對外政策、處理國內國際一切事務的權力,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國家主權是現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它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地位 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其他權力主體可以對其加以否決或駁回。重要性 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表現 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國家主權通常以法律形式在憲法中加以規定,對外則表現為國家之間的相互承認。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 ① 獨立權: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② 管轄權: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管轄權對公民的管理和保護包括居住在國外的僑民,對物的管理包括駐外的使館等)③ 平等權:主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有何差異,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④ 自衛權:主權國家擁有保衛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二)中央與地方(政權分層)政 權 分 層 原因 ① 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不可能通過唯一的中央政府進行直接的、簡單化的、事無巨細的管理 ② 國家之內的行政區劃,通常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產生的。 ③ 行政區劃的界線和分層,往往需要考慮民族、宗教、歷史、地理、文化、經濟、軍事等諸多因素。如何分層 劃分權力范圍 ① 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圍內的權力。 ② 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的權力劃分,往往通過國家憲法加以規定。 ③ 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負責國家秩序與整體發展、軍事、外交等國家級事務,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各自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社會治安等地方性事務。我國的中央和地方 劃分職權原則 中央與地方各級國家機構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劃分職權具體 要求 (1)地方利益是國家整體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須服從中央 (2)在保證中央統一領導的同時,必須考慮地方特殊利益,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行政區域類型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單一制和復合制國家結構形式 類型 具體特點 共同特點 典型國家分類 單 一 制 中央集權型單一制 ① 地方政權在中央政權的嚴格控制下行使職權,由中央委派官員或由地方選出的官員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務。 ② 地方沒有自治權,即使設有自治機關,也要受中央政權的嚴格控制。 ① 單一制國家的組成單位,是按地域劃分的普通行政區域或自治區域。 ② 在單一制國家,中央享有最高權力,地方政權被置于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下,只能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使職權。 法國 中國地方分權型單一制 地方居民依法自主組織地方公共機關,在中央監督下依法自主處理本地事務,中央不得干涉地方具體事務。 英國復 合 制 聯邦制 聯邦制國家的組成單位是享有相對主權的完整政治實體。在聯邦制國家中,國家整體與其組成部分的權限范圍由聯邦憲法規定,都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不得任意干涉。聯邦各組成單位的權力并非由聯邦整體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為政治實體所固有的。 美國、德國、瑞士、俄羅斯、印度、緬甸、巴西等邦聯制 邦聯是主權國家為某種共同利益而組成的國家聯盟。邦聯雖有類似國名的稱呼,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不具有完整的國際法主體資格。(國際組織) 歐盟、阿拉伯國家聯盟、英聯邦等影響因素 ① 一個國家采用何種國家結構形式,是階級、民族、歷史、文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② 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始終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選擇國家結構形式時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 本課小結】…………………………………………………………………………………………【易混易錯】1.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決定著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 )解析:國家的結構形式,決定著中央與地方的關系。2.政權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 × )解析: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3.國家主權通常以約定俗成的形式加以規定。( × )解析:國家主權通常以法律形式在憲法中加以規定。4.平等權指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 × )解析:獨立權指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5.單一制國家的組成單位,是享有相對主權的完整政治實體。( × )解析:單一制國家的組成單位,是按地域劃分的普通行政區域或自治區域。6.法國是典型的地方分權型單一制國家。( × )解析:法國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型單一制國家,英國是典型的地方分權型單一制國家。7.聯邦各組成單位的權力由聯邦整體所授予。( × )解析:聯邦各組成單位的權力并非由聯邦整體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為政治實體所固有的。8.邦聯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具有完整的國際法主體資格。( × )解析:邦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不具有完整的國際法主體資格。…………………………………………………………………………………………綜合探究一 國家安全與核心利益…………………………………………………………………………………………【圖解知識】探究路徑 探究目標 理論評析探究一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評析各國的政治制度,明確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以實際行動展現參與民主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性行動能力,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信心。探究二 政治制度不能照搬 搜集發展中國家引入西方民主模式進行民主制度改革卻失敗的典型案例,運用唯物史觀思考社會轉型的復雜變化及其原因,辨析不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模式與吸納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成果之間的關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探究三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了解我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知道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政治安全為根本,認同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最高利益,辨析漠視和損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提出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彰顯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擔當。 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 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①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②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最高利益。 ③國家主權是國家安全的核心,它不是一個抽象的、孤立的概念,而是體現在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外交等諸多方面,抽離任何一方面的內容,都是對國家主權的分割,也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④我們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 ⑤我國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其基本內容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其唯一來源于中央授權。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中央對高度自治權的行使具有監督的權力,絕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和進行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確保香港、澳門長治久安。 ⑥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