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學習目標】1.結合歷史事實,簡述世界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格局發展的過程。2.列舉當前世界的主要力量,說明多極化趨勢深入發展的表現,理解世界多極化深人發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3.結合美國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的相關報道,閑述當今世界單極與多極的矛盾,堅定推進多極化發展的信念。4.分析多極化格局深入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以及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積極作用。5.結合各種數據統計信息,闡述多極化格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及其力量體現。6.結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經濟社會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理解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增強民族自豪感。7.關注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閘述我國為推進世界多極化深人發展作出的貢獻,理解并認同我國的外交方針政策。8.結合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的發展現狀,說明發展中國家與新興大國在推進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中發揮的作用。9.結合各國之間的外交實例,閑述國際關系的概念、研究主題、內容和形式,闡述國家間交往的主要方式,分析國際法對國際交往與國際關系的重要意義。10.結合國際競爭的實際案例,閑述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11.理解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結合中美建交等實例分析國家利益與國家實力對國際關系的具體影響。12.結合各國外交實例,理解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胸點。13.結合伊拉克戰爭等國際事件,理解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14.結合我國的外交方針政策,理解我國的國家利益,如道我國在堅定地維護自已的國家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促進共同發展,培養人類命運共體意識。15.闡述國家實力對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作用,結合我國綜合實力現狀,深入理解我國當前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等發展推施對于提升國家實力的意義。【復習導引】1.明確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2.了解世界多極化的發展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過程3.概述在世界多極化推進過程中,傳統國際體系的變革與調整4.了解多極化國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5.闡釋判斷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依據6.分析中國發展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7.闡述發展中國家在多極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8.了解國際關系的內涵9.列舉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10.舉例說明國家間交往的主要方式11.明確國際交往中被普遍遵守的行為規則12.舉例說明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13.舉例說明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14.印證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15.論證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6.明確我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17.確信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一、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一)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 形成 ① 二戰后,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中逐步形成了以美蘇對峙為標志的世界兩極格局。 ② 20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 ③ 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地位 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發展 狀況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單極與多極的矛盾,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影響 ① 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基礎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② 在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過程中,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力量逐漸增強,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變化,國際關系朝著民主化方向發展。(二)世界主要力量世 界 主 要 力 量 美國 ① 冷戰結束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最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并且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 ② 為了維護其在全球的利益,美國利用軍事和經濟手段,不斷干涉他國內政,輸出美國價值觀,造成了一系列地區和局部沖突。中國 ① 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②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③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發展中國家 ① 發展中國家在人口、經濟、貿易等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反對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 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開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聯合自強,成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歐盟 歐盟是國際格局中一支重要戰略性力量,它的集團優勢地位,使其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俄羅斯 俄羅斯國土面積世界第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強大的軍事實力、巨大的經濟、科技發展潛力。日本 日本擁有巨大的經濟總量、先進的軍事技術、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熟的文化產業。印度 印度擁有巨大的人口總量,經濟發展潛力大,軍事實力不斷增強。二、國際關系(一)認識國際關系國 際 關 系 內涵 國際關系,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形式 國際關系形式是復雜多樣的。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內容 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國 家 間 交 往 主要方式 ①國家間的貿易往來 ②文化、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交流③外交磋商 ④領導人互訪 ⑤締結條約或協定 等等行為規則 當前國際法規范著國際交往的各個方面和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對維護國際關系穩定、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國 際 競 爭 背景 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實質 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趨勢 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目標,力圖為自己確立有利態勢,形成了國家間既合作又競爭的局面。(二)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影 響 國 際 關 系 的 主 要 因 素 復雜 多變 各國的國家性質不同,利益追求、對外政策也不同,這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影響 因素 國家利益、國家實力、宗教、文化和歷史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使國家之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其中,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 利益 國家利益不是抽象的,歸根結底是該國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各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乃至對立。 ① 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② 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維護 國家 利益 ① 重要性: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 保障: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國家實力通常用一國的綜合國力來衡量。國家實力衰弱不利于國家利益的實現③ 基本要求: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中國 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1)原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2)要求:①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②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本課小結】…………………………………………………………………………………………【易混易錯】1.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意味著多極化格局已形成。( × )解析: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但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2.世界多極化就是指世界上出現了若干個力量強大的主權國家。( × )解析:“世界多極化”中的“極”不僅包括力量強大的主權國家(如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等),還包括國際組織(如歐盟)。3.發展中國家登上世界政治經濟舞臺,成為了國際秩序的領導者。( × )解析:廣大發展中國家登上世界政治經濟舞臺,成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而不是“領導者”。4.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 × )解析: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5.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唯一決定性因素。( × )解析: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6.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解析: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7.中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志著以相互依存為核心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 × )解析:相互依存為核心的國際新秩序還未建立,此說法不符合實際。8.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說明中國與多數國家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 )解析: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只能表明中國和大多數國家存在共同利益。9.為維護本國國家利益可以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 )解析: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10.國家性質和國際利益決定外交政策,進而決定國際關系。( × )解析: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學習目標】1.了解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提出的時代背景,理解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對于國際關系發展的重要意義。2.結合近年來國際時事政治熱點和重大事件,感悟當今時代的主題,剖析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3.了解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感受偉大祖國的日益強大,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4.搜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際社會諸多領域中的不同表現,闡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所造成的嚴重危害。5.關注國際問題報道,了解貧困差距、地區沖突、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貿易摩擦、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給世界和平與發展所帶來的挑戰。6.理解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核心內涵,闡釋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重要意義,明確國際關系民主化對促進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的重要意義。7.了解中國在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進程中所作出的積極努力和重要貢獻,理解國際關系民主化是時代要求,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復習導引】1.列舉當今世界全球性的戰略問題2.闡述和平與發展的關系3.分析國家間貿易往來給貿易雙方和國際政治帶來的影響4.闡釋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5.闡釋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國家間沖突的主要手段,國家間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日趨成熟6.列舉當今世界存在的全球性問題和挑戰7.明確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危害8.闡述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9.論證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應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10.比較壟斷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區別11.分析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原因12.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13.論述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的意義…………………………………………………………………………………………【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一、時代的主題(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發展問題。和平問題 發展問題區別 內涵 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世界經濟的發展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重要性 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維護世界和平可以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二戰后狀況 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現實可能性。 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世界經濟發展更加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聯系 (1)和平是發展的前提。①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保持持久和平的環境,為各國正常發展和政治經濟的往來提供保障。②世界經濟的發展得益于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是世界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2)發展是和平的基礎。①只有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才能夠為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②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消除貧困,減少地區沖突的發生,消除不穩定的因素,為維系持久和平提供動力。(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促 進 和 平 與 發 展 的 因 素 ①經濟 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發展加深了各國相互依賴程度。國家間日益增強的貿易往來,增進了彼此間的交流。各國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共同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意愿不斷增強。②世界 多極化 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發展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新興經濟體實力提升,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力量。③科學 技術 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國際關系和戰爭面貌。④國際協調機制 談判與對話成為解決沖突的主要手段。隨著國際協調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多邊主義的深入發展,國家間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日趨成熟,越來越傾向于選擇和平的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沖突。二、挑戰與應對(一)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①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所上升,個別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本質上是將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合理利益之上,憑借本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優勢,或利用國際舊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損害他國利益的同時,造成世界的動蕩不安。(2)貧富懸殊 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②發展中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貧窮和饑餓現象。③落后、貧困、危機等揮之不去的陰影仍然與人類相伴隨。④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③全球性問題 世界和平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世界人們爭取和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局部動蕩頻繁發生,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貿易摩擦、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④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 ①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②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③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相關鏈接】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冷戰結束后,國際社會出現許多新的安全威脅,即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包括經濟動蕩、金融風險、生態環境惡化、網絡攻擊、資源危機、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疾病蔓延、跨國犯罪、走私販毒、非法移民、海盜、洗錢等,其中最突出和最嚴重的威脅來自國際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張,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作為傳統安全威脅依然存在并呈現出新的特點。國際關系民主化國際關系民主化 原因 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面對影響和平與發展的諸多挑戰,應該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內涵 維護和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意味著在事關世界和地區和平的重大問題上,應該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爭端。倡導者 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① 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商量著辦。 ② 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 ③ 壟斷國際事務的想法是落后于時代的,壟斷國際事務的行動肯定是不能成功的。我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種模式。維護和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就應該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要求 ①國際社會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②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③ 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相關鏈接】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全球治理,是指在沒有世界政府的的情況下,國家(也包括非國家行為體)通過談判協商,權衡各自利益,為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而建立的自我實施性質的國際規則或機制的總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發出“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具體表現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發展赤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極為寶貴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在全球治理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大力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強調要堅持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推動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通過多雙邊合作等形式充分發揮各國潛能優勢,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肮采坦步ü蚕怼痹瓌t在2017年寫入“聯合國與全球經濟治理”決議,意味著這一中國倡議廣泛凝聚了共識,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國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排他,堅持以國際法為基礎、不搞唯我獨尊,堅持協商合作、不搞沖突對抗,堅持與時俱進、不搞故步自封,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以實際行動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中國在全球治理諸多領域發揮了建設性、引領性作用,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本課小結】…………………………………………………………………………………………【 易混易錯】1.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和饑餓問題。( × )解析: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2.局部沖突和國際恐怖主義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 )解析: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而不是局部沖突和國際恐怖主義。3.維護世界和平是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重要保證。( × )解析: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4.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 × )解析: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5.各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立場上是一致的。( × )解析:各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立場上存在分歧,許多國家在建立國際新秩序問題上只顧本國國家利益而不顧人類共同利益。6.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已經瓦解,新秩序已經建立。( × )解析:當前國際秩序仍然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舊秩序,新秩序還沒有建立。…………………………………………………………………………………………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學習目標】1.結合我國外交政策發展的實例,闡述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歷程。2.結合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闡釋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3.明確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宗旨、目標和基本準則等,明確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4.列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5.列舉中國打造伙伴關系的實例,闡明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的意義。6.明確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核心要義,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意義。7.知道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產生與發展的背景及其重大意義。8.理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9.了解中國的周邊外交方針,懂得周邊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明確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的意義。10.知道亞洲安全觀的內涵,理解中國推動亞洲和平發展的意義。11.列舉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進行的生動實踐,理解中國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12.理解中國積極開展公共外交、塑造國家形象的意義,關注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復習導引】1.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歷程2.明確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闡述我國對外活動中堅持獨立自主的表現4.闡釋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宗旨、基本目標、基石5.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的重大調整6.概述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及意義7.明確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8.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9.確信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10.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1.明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從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五個方面來推動12.認同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13.舉例說明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14.確信我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15.認同我國積極開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知識體系】…………………………………………………………………………………………【圖解知識】一、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 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消除了我國百年來屢受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 ②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長期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 ③ 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內容 ① 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②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③ 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我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堅定地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 ④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相關鏈接】我國在對外活動中堅持獨立自主的表現① 捍衛我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問題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② 我國處理一切對內對外事務的獨立自主權利神圣不可侵犯,絕不允許別國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國主權、干涉我國內政。③ 不依附于任何大國,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一個國家反對另一個國家。④ 處理國際問題,根據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⑤ 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生活方式⑥ 主張一國的事情由本國人民作主,國際上的事情由各國平等協商。(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 國 特 色 大 國 外 交 背景 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黨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使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了更為活躍的時期。②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形勢,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平 外 交 思 想 核心 要義 “十個堅持”(見相關鏈接2) (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風范)核心 理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 這一理念弘揚了中華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傳統精神,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② 這一理念超越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站在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審視國與國關系,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積極 意義 習近平外交思想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同時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了方向。戰略部署 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見P46“相關鏈接:外事工作制度”)中國貢獻 ①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② 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③ 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相關鏈接1】中國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指出:“中國打造伙伴關系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薄爸袊鴮⑴嫿傮w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積極同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同俄羅斯發展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同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伙伴關系,同金磚國家發展團結合作的伙伴關系。中國將繼續堅持正確義利觀,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務實合作,實現同呼吸、共命運、齊發展。中國將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同周邊國家深化互利合作,秉持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同非洲共謀發展,推動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新發展?!?br/>【相關鏈接2】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義——“十個堅持”① 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② 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③ 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⑤ 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⑥ 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⑦ 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⑧ 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⑨ 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⑩ 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構 建 人 類 命 運 共 同 體 背景 ① 當今世界,全球治理體系與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世界各國相互聯系與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② 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 ③ 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各國人民應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 ①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 ② 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③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④ 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 ⑤ 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要求 ①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② 安全上,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③ 經濟上,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④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⑤ 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地位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戰略思想,是著眼于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熱烈響應,已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產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見P48“相關鏈接”)意義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新中國不同時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張,反映了中外優秀文化和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適應了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歷史性變化,指明了世界發展和人類未來的前進方向。【相關鏈接】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二)中國智慧的生動實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中 國 智 慧 的 生 動 實 踐 重大 價值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和平事業、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 國 行 動 (1)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同時,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積極開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重點展示: ①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祥和的的文明大國形象 ② 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 ③ 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④ 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本課小結】…………………………………………………………………………………………【易混易錯】1.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是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力量。( × )解析: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各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 )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但并不是每個國家都堅持這一準則。3.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了中國領導國際新秩序的責任擔當。( × )解析: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為建立國際新秩序探索出一條新路徑,但中國承諾永遠不稱霸,主張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解決國際問題,所以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4.中國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 × )解析:中國的外交政策贏得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認同,并不是所有國家。5.我國一貫信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 × )解析:我國一貫信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但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要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當我國領土受到侵犯、國家主權受到干涉時,我們一定會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還擊。6.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強化了同沿線成員國以共同發展為特征的結盟伙伴關系。( × )解析: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搞結盟、搞對抗,而是要以合作共贏的態度歡迎世界各國加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7.中國所主張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只有國家間的共同利益。( × )分析:國家利益決定國家關系,不同國家之間由于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等各方面的差異而存在利益分歧是一種常態,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契合了不同國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訴求。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沖突。8.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所有國家都堅持的外交思想。( × )解析: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趨勢,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上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但這一思想并不是所有國家都堅持的,一些國家的外交行為仍然追求單邊絕對優勢,無法考慮他國合理關切。9.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我們在考慮共同利益的同時關切自身利益。( × )解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符合各國共同利益,但是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堅持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合理關切他國利益,努力尋求各國共同利益。10.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需要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 × )解析:中國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表明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中國是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支持世界多極化、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建設性力量但非主導力量。…………………………………………………………………………………………綜合探究二 貢獻中國智慧…………………………………………………………………………………………【圖解知識】探究路徑 探究目標 理論評析探究一 合作共贏是最大公約數 結合我國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進程和取得的成就,論證“堅持合作共贏,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從我國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批駁國際上的一些錯誤觀點,認同我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著眼于新時代中國發展的世界坐標,把握中國與世界新的歷史交匯點,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探究二 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了解我國開展全球治理的理念、方案和實際行動,闡釋中國方案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簡述自己對解決全球性問題的觀點和建議,提升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責任感。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就是要堅持合作共贏相處之道,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和發展戰略,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在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由各國共同制定國際規則,共同參與全球事務,共同享受發展成果,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探究三 攜手共建“一帶一路” 搜集共建“一帶一路”及其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的資料,闡釋世界各國唯有堅持相向而行才能走出一條共同發展之路,為“一帶一路”的發展提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見解,展現全球視野下的文化理解力和傳播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就是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共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思路精神,為推動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等全球性問題,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