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學案(含解析)2024年高中政治學業水平(合格等級)考試復習一本通(統編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學案(含解析)2024年高中政治學業水平(合格等級)考試復習一本通(統編版)

資源簡介

第四課 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
課標內容 考查指向
列舉憲法有關人民主體地位的規定,說明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必備知識:我國的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民主的特點;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國家職能。 關鍵能力:結合典型事例,明確人民民主專政的意義;分析某具體事例,歸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點,把握國家對內、對外職能。 學科素養:分析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科學認知民主與專政的關系以及我國國家職能的內外表現。 核心價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備考策略】
2021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以“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為議題,探究說明新時代應如何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
【復習導引】
1.明確我國的國家性質
2.闡釋我國國體的內涵
3.了解民主的含義
4.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5.闡明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6.理解人民民主專政包含對廣大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兩個方面
7.知道國家的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
8.結合具體事例,闡明我國的國家職能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
【知識體系】
…………………………………………………………………………………………
【圖解知識】
一、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一)我國的國體
我國的國體:人民 民主 專政 含義 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和對敵人實行專政的國家政權。
意義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即我國的國家性質,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義。它明確規定了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莊嚴宣示了我國國家政權的人民性質。
特點 (1)我國的國家政權堅持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 ① 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因為它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具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工人階級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
②廣大農民與工人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聯系,是工人階級可靠的同盟軍。
③ 工農聯盟,不僅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2)我國的國家政權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3)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人民民主與對敵專政的統一,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的統一。
本質 人民當家作主
(二)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表現 內容
社 會 主 義 民 主 的 特 點 (1)最 廣 泛 ①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豐富社會主義民主形式,將人民的民主權利推行到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逐步實現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和社會生活的民主化。
②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人民,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
(2)最 真 實 ①從根本政治保證上看 我國是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有一個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在國家生活中實現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證
②從制度保障上看 我國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實體現和有效維護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制定了從多方面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的法律。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斷完善,在實踐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實。
③從實現方式上看 我國不僅在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政府的組織等方面實行民主選舉,還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民主協商。
(3)最管用 我國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這套制度體系體現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權益,激發了人民的創造活力。這套制度體系能夠有效杜絕西方國家常見的選舉時漫天許諾、選舉后無人過問的開“空頭支票”問題,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導致內耗嚴重、效率低下的弊端
社會主義民主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顯現的旺盛活力,就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只有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群眾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各項事業保持蓬勃的生機。)
【知識拓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其在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等各個方面的統籌推進和制度化發展,保證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民主權利。
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一)堅持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人民民主專政,包含對廣大人民實行民主和對少數敵人實行專政兩個方面
基本內容 原因
堅持人民 民主 專政 (1)對廣大人民實行民主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在國家生活中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只有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群眾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各項事業保持蓬勃的生機。
(2)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 原因: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后,剝削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被消滅,階級矛盾已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因此,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擔負著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維護國內正常社會秩序,抵御國外敵對勢力侵略和顛覆活動的歷史任務
二者的辯證關系 ①人民民主是對敵專政的基礎;②對敵專政是人民民主的保障。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可靠保障
我國政權的國家職能 具體要求
對內職能 (1)維護國家穩定 ①依法打擊危害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破壞活動,②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統一的各種顛覆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③打擊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種犯罪活動,④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2)促進社會發展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對外職能 防御外來侵略,保衛國家安全 ①堅定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②堅定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③堅定維護國家的各項安全和發展利益,④堅定維護國家的尊嚴,⑤構建和維護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國際環境
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與國家性質(國體)相適應。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我國政權的國家職能,我國的國家職能反映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
【本課小結】
…………………………………………………………………………………………
【易混易錯】
1.在我國公民當家作主,擁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決策權。( × )
解析: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公民沒有決策權。
我國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 )
解析:我國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3.監督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是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 )
解析: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是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體現了民主與專制的辯證統一。( × )
解析: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體現了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5.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真實性和全民性。( × )
解析:民主具有階級性,不存在全民的超階級的民主。
6.我國修改民法總則為弘揚社會正能量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證,證明我國從法理上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地位。( × )
解析:民法提供了制度保障,黨的領導是政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早在新中國成立時就已經確立。
…………………………………………………………………………………………
第五課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
課標內容 考查指向
列舉憲法有關人民主體地位的規定,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必備知識: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的性質、職權、地位、組成;人大代表的職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關鍵能力:正確區分我國的權力機關及其職權,明確人大代表的權利與義務準確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內容和優越性。 學科素養:對照西方民主國家的政治制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說明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道理。 核心價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備考策略】
以“怎樣看待人大代表的作用”為議題,探究人民代表大會與“一府一委兩院”的職權及其關系,感悟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和最管用的民主。了解人大代表的活動方式、主要職責,模擬人大代表撰寫議案,關注“兩會”熱點。
【復習導引】
1.知道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2.闡釋人民與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會之間的關系
3.結合實例,闡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和職權
4.闡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關系
5.了解人大代表的產生程序
6.結合實例,闡明人大代表的職權與義務
7.知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8.結合實例,說明我國的國家權力是如何運行的
9.闡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
10.闡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1.結合實例,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
12.明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
【知識體系】
…………………………………………………………………………………………
一、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一)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性質 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地位 在我國的國家機關組織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最高行政機關、最高監察機關、最高審判機關、最高檢察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在同級國家機關中居于最高地位,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事務,并監督實施
職權 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組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和特別行政區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常設機關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它從屬于全國人大,是全國人大的組成部分,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受全國人大監督。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行使全國人大的部分職權,即行使憲法規定的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以及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 縣級及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設常務委員會,鄉級人大不設常委會。
專門機構 為了更好地開展經常性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特別提示1】①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才能加“最高”兩字。②人大審議相關國家機關的工作報告是監督權,通過預算報告是決定權,通過決算報告是監督權,通過法律是立法權。③有立法權不一定就是立法機關。我國的國家立法機關是唯一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最高立法權。
【特別提示2】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職權 內容 關鍵詞
立法權 制定法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如果是關于法律的立、廢、改的決定,則是立法權
決定權 各級人大和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依照法定程序決定國家和社會或本行政區域內重大事項 如果是關于國家大政方針、規劃的通過,則是決定權。不能簡單地根據文字表述中有無“決定”兩個字而判斷是否在行使決定權
任免權 選舉、任命、罷免相關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他組成人員 如果是對國家機關干部任免的決定,則是任免權
監督權 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一府一委兩院”工作 審議通過上年度的工作報告是監督權,監督法律的落實、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監察機關工作屬于監督權
(二)肩負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地位 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產生 民主 選舉 (1)直接選舉 縣級(自治縣、縣級市、市轄區)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2)間接選舉 較大的市級以上(省級、全國人大的)人大代表是由下級人大選舉產生
職權 在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人大代表的職權包括: ①審議權;②表決權;③提案權;④質詢權等
義務 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級人大代表應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采取多種方式經常聽取意見和要求,回答詢問,幫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進工作;為此,要進一步健全代表聯絡制度,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 (2)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們來自人民,肩負人民的重托,應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努力為人民服務,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要求 珍惜自己的職權,積極認真地行使好職權。 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嚴格履行好代表義務。 (3)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履職意識,提高履職能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即我國的政體)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制 度 含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定期選出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并由人民代表大會組織其他國家機關,以實現人民民主專政歷史任務的政權組織形式。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其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人大的立法和決定等活動時)
決定因素 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
基本功能 把體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并使之成為全體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規范
地位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為: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突出強調權為民所賦,最充分地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要求。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政治制度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國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監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立法創制出來的,都要受其統領和制約。
優勢 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②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動員了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的姿態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
③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④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
…………………………………………………………………………………………
【本課小結】
…………………………………………………………………………………………
【易混易錯】
1.人大具有質詢權,人大代表擁有提案權、立法權、決定權。( × )
解析:人大代表具有質詢權、提案權,人大有立法權、決定權。
2.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監督權。( × )
解析: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監督權。
3.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委會或地方人大行使國家立法權。( × )
解析: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 )
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5.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 × )
解析: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
6.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 )
解析:人民間接行使國家權力,人民選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7.人大領導立法帶頭守法嚴格執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行使最高立法權。( × )
解析: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人大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嚴格執法,人大代表不能行使立法權。
…………………………………………………………………………………………
第六課 我國基本的政治制度
…………………………………………………………………………………………
課標內容 考查指向
1.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2.閘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解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 3.領悟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必備知識: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內容、特點、優越性:人民政協的性質、組成、主題與職能以及工作要求;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新型民族關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及優越性;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關鍵能力:分析具體事例,歸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點關注當前熱點問題和事件,科學論證選擇方案。 學科素養: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其優越性,認同我困的宗教政策:理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圖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核心價值:增強對我國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政治認同,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表達。
【備考策略】
以“協商民主有什么優勢”為議題,探究我國政黨制度的特色以及協商民主的意義和價值。
以“我國各族人民怎樣和睦相處”為議題,探究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其意義。關注黨和國家加強民族平等、增進民族團結、促進少數民族發展的舉措,感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結合具體情境(如疫情防控、垃圾分類)分析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村委會、居委會的作用等。
【復習導引】
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3.闡明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4.知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及組成
5.理解人民政協的主題和職能
6.知道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機構
7.知道多元一體是我國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
8.知道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
9.理解中國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
10.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11.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2.結合實例,闡明如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3.了解我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
14.知道我國宗教政策與法律的主要內容
15.了解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
16.闡明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
17.闡釋我國的基層民主實踐
18.闡明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
【知識體系】
【圖解知識】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1.我國的八個民主黨派
我國的 民主黨派 性質 各民主黨派現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名稱
參政權 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包括①參加國家政權,②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③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④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等等。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中國 共產 黨領 導的 多黨 合作 和政 治協 商制 度 地位 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形成 發展 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孕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過程中確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得到發展。
基本 內容 基本方針 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
地位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親密友黨關系 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根本活動準則 各政黨包括執政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鮮明的中國特色 (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 ①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 ②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
優越性 這一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基本形式:(1)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的協商: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民主協商會等;(2)中國共產黨在人民政協里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等協商。
【知識拓展1】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 ①政治上 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是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系
②組織上 相互獨立的關系,不存在隸屬關系。
③法律上 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④ 事業上 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不是在野黨、不是反對黨的關系。
⑤ 監督上 互相監督的關系,更加強調各民主黨派對共產黨的監督,不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知識拓展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
“新”的表現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 ① 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
② 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
③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性質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組成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產生 政協委員是通過協商推薦產生(不是經過民主選舉產生)
主題 團結和民主
職能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①政治協商: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協商。
②民主監督: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對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解決落實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等,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協商式監督。
③參政議政: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
作用 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
新時代的 工作要求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相關鏈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共有34個界別、2172名委員,包括中國共產黨(99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65人)、中國民主同盟(65人)、中國民主建國會(65人)、中國民主促進會(45人)、中國農工民主黨(45人)、中國致公黨(30人)、九三學社(45人)、臺灣民主自治同盟(20人)、無黨派人士(65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36人)、中華全國總工會(63人)、中華全國婦聯(67人)、中華全國工商聯(65人)、中國科協(43人)、中華全國臺胞聯誼會聯(14人)、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26人)、文化藝術界(112人)、科技界(107人)、社科界(73人)、經濟界(108人)、農業界(70人)、教育界(103人)、體育界(24人)、新聞出版界(49人)、醫藥衛生界(96人)、對外友好界(46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35人)、環境資源界(85人)、少數民族界(101人)、宗教界(69人)、特邀香港人士(124人)、特邀澳門人士(29人)以及特別邀請人士(83人)。
【特別提醒】①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它不是國家機關。它不直接對國家事務進行決策,它不直接處理行政事務。②人民政協不等于民主黨派,包含八個民主黨派,不能將二者混淆。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 多元一體:①各民族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②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個統一的命運共同體中。
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單一制 (1)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 ① 一般行政地方 ②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比一般行政地方擁有更多處理本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事務的自治權。 ③ 特別行政區 (2)中國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一部憲法、一個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都必須接受中央政府統轄。
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原因 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各族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為建設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性質 人民內部之間的關系
內容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方針(原則)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目標 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民族平等 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 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
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
各民族共同繁榮 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三者的關系 ①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②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③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相關鏈接】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含義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地位 適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內容 ①自治地方 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
②自治機關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③自治權 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其范圍、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原因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 根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優越性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一個重要制度保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既保證了國家團結統一,又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 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在加強民族平等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
要求(堅持和完善) ① 要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積極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② 必須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尊嚴,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系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依法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堅決反對和有力回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 ③ 必須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三)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含義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①每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③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④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 (1)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①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動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②任何宗教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都不能干預國家行政和司法。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③我國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④我國的宗教事務管理,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
(2)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①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② 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 ③ 我國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嚴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滲透和發展,堅決打擊宗教極端思想的傳播,嚴密防范宗教極端行為的發生。
積極引導宗教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宗教,用中華優秀文化浸潤宗教,不斷推進我國宗教的中國化。
意義 我國有多種宗教在流傳。妥善處理好宗教問題,對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憲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特別提醒】關于宗教的認識誤區:(1)不能認為“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勵公民信教”。(我國從不鼓勵、不支持、不提倡、不發展宗教)(2)不能認為“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3)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開展對外交往,而是強調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4)不能認為“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宗教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宗教在本質上仍然是唯心主義的。(5)“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都不能信教”,是由其堅持唯物主義的思想決定的。這不是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
三、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含義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人民群眾在城鄉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在居住地范圍內,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組織 形式 (1)農村:村民委員會 產生與受監督 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
性質 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主要 職能 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
自治 辦法 在農村基層治理實踐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的有效途徑。
(2)城市:居民委員會 產生與受監督 居民委員會成員由居民選舉產生,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
性質 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主要 職能 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
意義 居委會成員居民選,社區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務居民管。這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
意義 (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 (2)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
憲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特別提醒2】村委會、村支部與鄉鎮政府的關系
① 村委會是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政權基層組織,不是基層國家機關,不是基層政府。
②鄉鎮政府與村委會是一種指導關系,村委會在鄉鎮政府指導下工作,非領導與被領導關系。
③ 村支部是基層黨組織,領導村委會的工作,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特別提醒2】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與基層政權組織的關系
基層政權組織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區別 ①在農村是指鄉鎮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②在城市指縣或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①包括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等, ②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都不是國家機關。
聯系 ①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基層政權組織對村委會和居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不得干預依法屬于村委會和居委會自治范圍內的事情; ②是協助與被協助的關系,村委會和居委會協助基層政權組織開展工作
(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
農村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
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 民主選舉 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 社區居委會正在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選舉程序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
民主協商 ①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事務千頭萬緒,應該也必須由眾人商量著辦。只有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居民或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求同存異,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促成基層社會的和諧。 ②范圍: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基層治理的全過程。
民主決策 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在農村,凡關系到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做出決定 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居民會議進行。
民主管理 ① 要求:在法律上,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的全體村民或本區的全體居民;在現實運作中,一般要通過一定的程序,授權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來進行。 ② 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
民主監督 ① 原因:負責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的居委會和村委會,事實上都掌握一定的權力。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民主監督。 ② 要求: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
意義 ②發展基層民主,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村民)參與社區(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村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 ③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
【知識歸納】區分基層民主實踐的形式與內容
形式 內容
民主選舉 直接選舉產生村委會、居委會成員
民主協商 有序參與,合理表達,在城市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
民主決策 凡關系到公共利益、公共事務的事項,集體做出決定
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民主監督 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
…………………………………………………………………………………………【本課小結】
…………………………………………………………………………………………
【易混易錯】
1.政協委員聯名提出某項提案,說明其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質詢權,履行政治協商的職責。( × )解析: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質詢權,政協委員提出提案體現參政議政。
2.人民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國家機構。( × )解析: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構。
3.人民政協具有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國家職能。( × )
解析:國家機關履行國家職能,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
4.民族區自治區的自治機關,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法院。( × )
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不包括檢察院法院監察委員會。
5. 民族區域自治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間的隔閡和差異。( × )
解析:隔閡可以消除,但差異不能消除。
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所有事物,享有高度自治權。( × )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港澳臺有高度的自治權。
7.我國當前的宗教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我國宗教界的教義具有先進性,能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 )
解析:宗教性質沒有發生改變,仍為唯心主義世界觀。宗教教義不具有先進性。我國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8.我國保護一切宗教活動,支持和鼓勵公民信仰宗教,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可以信教。( × )
解析: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不支持不鼓勵。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不得信教。
9.村委會和居委會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基層政權組織。( × )解析:村委會和居委會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10.農村的基層協商民主理事會豐富了村民自治的實踐形式,創新了村民自治組織的形式。( × )
解析:村民自治組織的形式為村委會是法定的,不能隨意創新或完善。
…………………………………………………………………………………………
綜合探究二 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
【探究目標】
觀察和分析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中的現象,感悟身邊的民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鮮明特點和主要優勢,深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認識,提高有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
【復習導引】
一、如何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
結合人大代表的履職經驗,闡釋人大代表的產生過程、活動方式和主要職責
結合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等,探究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感悟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二、協商民主有什么優勢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4.積極參加有關方面組織的對話協商活動,對有關公共政策的制定或爭議問題的解決發表見解
三、我國各族人民怎樣和睦相處
5.結合體現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具體事例,探究我國始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的意義,認同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四、我們怎樣當家作主
6.結合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探究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內容和方式,感悟身邊的民主
7.結合具體問題,開展研究,并提出相關方案或建議,提高有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
…………………………………………………………………………………………
…………………………………………………………………………………………
【結語】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實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建立并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實現了形式民主與實質民主相統一、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促進。
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通渭县| 灌阳县| 共和县| 邢台县| 江源县| 永胜县| 汨罗市| 崇阳县| 阿荣旗| 甘泉县| 东乌| 灵寿县| 荣成市| 宝应县| 通榆县| 边坝县| 大宁县| 琼结县| 霸州市| 南澳县| 辽中县| 老河口市| 宁德市| 壤塘县| 平罗县| 准格尔旗| 林口县| 方正县| 鱼台县| 远安县| 天峨县| 陆河县| 青冈县| 永吉县| 惠水县| 马龙县| 武乡县| 建水县| 乌苏市|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