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案

資源簡介

5.15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伐戰爭中工農運動的發展情況;知道中共三大內容和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實現(素養目標:史料實證)。
2.知道北伐戰爭的目的、主要對象、主要戰場;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原因;了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實(素養目標: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
3.感受大革命時期英雄們摧毀舊社會的壯烈之舉、敢為人先的社會擔當、緊系時代潮流的人生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了解北伐戰爭勝利和國民革命失敗的史實,使學生對中國革命的艱巨性和曲折性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和為理想而奮斗的堅強意志(素養目標:家國情懷)。
4.通過制作和利用《北伐戰爭形勢圖》,概述北伐戰爭的進軍路線和主要對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讀圖識圖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北伐戰爭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北伐勝利進軍
教學難點
國共兩黨合作的原因;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國民革命的失敗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名詞解釋:國民革命
1924年到1927年國共合作展開的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又叫國民大革命。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國共合作的實現
同學們通過材料分析國共合作的原因。
“依中國社會的現狀,宜有一個勢力集中的黨為國民革命運動之大本營,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國民革命的黨。”——中共“三大”《決議案》
“在1924年,當國共合作問題正在進行討論時,我問孫中山為什么需要共產黨加入國民黨。他回答說: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救活它需要新鮮血液。——《宋慶齡選集》
1.教師講述:京漢大罷工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孫中山在經過多次反對北洋軍閥斗爭的失敗后,深深感到必須改組國民黨,為它注入新鮮血液。
2.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中共三大確定的國共合作的方針是什么?
學生回答:1923年召開的中共三大,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
3.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找出國民黨一大召開的相關信息。
時間:1924年,廣州
參會人員:孫中山主持,李大釗、毛澤東等共產黨員參加了大會的領導和組織工作
內容: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在實際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意義: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
4.教師強調:新三民主義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務進行的明確,因此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5.教師出示:《黃埔軍校舊址大門》,并結合教材,提煉有關黃埔軍校的信息。
學生回答:
回答一:是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創辦起來的。
回答二:1924年5月創辦,地點在廣州
回答三: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后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
回答四: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爭作了準備。
目標導學二:北伐戰爭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北伐勝利進軍的相關信息。
2.教師提問:為什么葉挺領導的獨立團被稱之為“鐵軍”?這支“鐵軍”在北伐戰爭中取得了哪些戰役的勝利?
學生回答:葉挺所率領的獨立團,所向披靡,屢破強敵,因此稱之為“鐵軍”。主要有汀泗橋之戰、賀勝橋之戰,打敗吳佩孚主力。
3.教師展示《北伐戰爭形勢示意圖》
教師講解:北伐軍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先后殲滅了吳佩孚、孫傳芳兩部主力,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
4.教師提問:北伐軍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為什么在短期內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北伐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有:一是北伐軍作戰方針的正確;二是國共兩黨齊心協力;三是北伐軍官兵的浴血奮戰;四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的密切配合和積極支援。
5.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一說北伐戰爭時,中國工農運動的發展情況?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北伐戰爭與工農運動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學生回答:蓬勃發展。農民協會組織會員大量增加,農民運動發展急速;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得到重大發展。北伐戰爭的進行有力推動了工農運動的發展,工農運動的發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進了北伐的勝利進軍。由此來看,工農群眾的支持應是北伐勝利進軍的一個原因。
6.教師過渡:然而,正當北伐軍勝利進軍時,統一戰線卻破裂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什么事情呢?
目標導學三:蔣汪叛變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指出國民革命失敗的標志及原因?
學生回答: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原因:蔣介石與國內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相勾結,叛變革命;中國共產黨只掌握有一小部分武裝,還沒有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力量弱小。
教師講述: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在“分共清黨”、鎮壓工農運動的同時,繼續北伐。
教師提問: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繼續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終結果是什么?
學生回答:統一中國。最終結果是1928年張學良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南京政府名義上統一了全國。
為什么說北伐基本上勝利了,而國民革命卻失敗了?
勝利:北伐的基本目標得到了實現(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失敗:舊軍閥被打垮,又出現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新軍閥。中國人民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依然沒有改變。
三、【課堂總結】
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跌宕起伏,雖寫下了輝煌壯烈的篇章,卻終因國民黨右派的叛變沒有完成統一全國的任務。而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國共的破裂也開啟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中共吸取教訓,拿起武器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統治,十年內戰的槍聲最終打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长春市| 丰县| 泰兴市| 新巴尔虎右旗| 兴宁市| 呼玛县| 施甸县| 南开区| 东辽县| 突泉县| 辽中县| 新巴尔虎右旗| 蕉岭县| 永修县| 吉木乃县| 翁源县| 德保县| 砀山县| 北碚区| 宣武区| 木兰县| 虞城县| 仁怀市| 阿坝| 东山县| 大冶市| 通州市| 南皮县| 沧州市| 丹巴县| 星子县| 怀柔区| 通山县| 泽普县| 新安县| 荣成市| 新余市| 民权县| 新密市|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