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版八年級美術上冊—— 第五課:靜物畫有聲一、教材分析 靜物畫(靜物畫有聲)是以日常生活中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繪畫。靜物有聲根據課程標準第四學段“造型 表現”和“欣賞 評述”學習領域的有關內容,教材以靜物畫為切入點,通過學生自己擺靜物、描繪靜物、賞析作品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靜物畫的創作過程,理解畫家通過形、光、色、質、構圖和空間等造型要素的處理,賦予作品以某種意味,有意識地表達情感。二、教學目標1、知道靜物畫的概念,會從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靜物畫所表達的情感。2、學習靜物構圖的一些基本方法與技巧。3、通過自己擺放靜物和繪畫靜物來表達情感三、學情分析:有動手實踐環節,并且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感受并分析名畫,學生非常喜歡。學習熱情高漲。四、重點難點:靜物畫的構圖方法。體會靜物畫的情感表現方法。五、多媒體使用:在白板中打開PPT課件,以便可以隨時批注,找一下PNG格式的靜物圖片,讓學生自由選擇在白板中擺放構圖。第一課時【圖片激趣導入】引出課題1、上課前出示學生童年玩具圖片,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問:看了這些靜止的玩具圖片,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句話概括(歡樂的童年)這些玩具雖然是靜止的,但它們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仿佛重現了我們童年的笑語歡聲。所以說:靜物往往“靜中有聲”,這節課我們學習《靜物畫有聲》(板書課題)【賞析作品 明確課題概念】靜物畫的概念 “有聲”的含義1、出示《一個教師的工作臺》,誰能猜猜這張桌子的主任是什么身份?軍人、農民?教師?醫生?畫面上有哪些物品?通過這些靜物你想到了什么?畫家想表達什么情感呢 牛的模型教具一語雙關,既說明了教師的身份,也暗示著孺子牛的精神。教師小結:通過欣賞這幅作品,我們感覺到此畫雖無聲卻勝有聲, 它是畫家心靈和情感的的交響。一副優秀的靜物畫,通過形、色、構圖等元素,將情感傳達給我們,感動著我們。板書靜物畫、靜中有聲)學生回答,教師點撥、鼓勵并小結:不同的靜物組合能夠表達不同的心聲和情感,但是怎么樣吧這些靜物合理地組織到畫面當中,讓他們更具表現力呢?這就要求我們還要學習構圖知識。【靜物畫構圖】1、所謂構圖,就是把要表現的靜物合理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簡單的說,構圖就是怎么去擺靜物,怎么擺出來才好看。(板書構圖)2、對比欣賞蘇巴朗的《有壺的靜物》和塞尚的《高腳盤、酒杯和水果》。這兩幅畫面給你的感覺相同嗎?為什么不同,我們來揭示答案,除了色彩原因,還因為構圖方式也不同。3、出示五組靜物畫的構圖形式結構線,明確不同構圖表達了不同的情感(板書不同構圖形式的不同特點)水平線構圖的特點是:平靜、安寧、舒適、穩定。三角形構圖特點:安定、均衡但不失靈活。四方形構圖特點:平和、安定。4、分析塞尚的作品,加深對靜物構圖中物品擺放的重要性的理解。保羅·塞尚法國著名畫家,是后期印象派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408662&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的主將,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他的靜物畫被世人所喜愛,他畫的水果靜物充滿甜蜜的生活氣息,他有時候擺放靜物就要擺放幾個小時,所以說構圖對于靜物畫很重要。 A、主體物:出示原作和去掉了餐盤和襯布的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發現畫面主體物的重要性。B、均衡:出示原作和改動的偏向一方的構圖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理解均衡的重要性。C、聚散和空間:出示原作和水果平均擺放的作品對比,強調物品擺放必須有聚有散,以及空間層次的重要性。學習了這么多構圖知識,我看到有同學已經躍躍欲試想要創作靜物畫了,現在讓我們當一回小塞尚,帶著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情 ,讓無聲的靜物變成有聲而美麗的靜物畫。【擺靜物 畫靜物】1、一組學生上臺在電子屏上用不同的構圖形式擺放靜物(讓學生感受擺放步驟色彩搭配)。其他學生分組用實物擺放靜物組合,教師輔導。2、用不同的構圖形式擺放靜物,并用鉛筆或油畫棒作構圖練習??紤]學生寫生角度不好把握,教師快速地將學生擺放好的靜物照片做成幻燈片,讓學生對照圖片寫生,教師示范、指導、評價。3、學生將畫好的作業展示在屏幕上,老師總體評價。藝術源于生活,一組組靜物默默地講述著生活的故事,它們凝聚著畫家豐富的情感,同時也傳達著人們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思考 拓展】如果讓你以《媽媽的桌子》為題目,畫一副靜物畫,你要畫些什么?你要表達什么情感?教師點評鼓勵。你還能用靜物畫表現哪些主題?(爸爸的操作間、弟弟的快樂世界、奶奶的回憶……)教師提出期望:希望你們運用所學靜物畫知識,用你們智慧的雙眼、靈巧的雙手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表現生活中的美。【總結 下課】我們用一段話結束本節課的學習,集體朗讀“羅丹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蔽乙玫难劬?,去捕捉生活中美的畫面。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