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1兩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西漢的建立的基本情況(時間,建立者,都城),塑造學生的時空觀念意識。2.知道漢初休養生息政策與“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認識漢初統治者實行修養生息政策使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理解“實施仁政,關注民生,則國家強盛”的道理。認識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對學生進行唯物史觀培養。3.通過閱讀詩文材料,歷史資料,培養閱讀史料、歸納概括、分析問題等歷史學科能力,塑造論從史出的學科意識,訓練學生史料實證的方法,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能力。4.通過漢朝前期的發展歷程的學習,結合本地區的漢代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家國情懷。教學方法:講述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重點:“文景之治”的原因與表現教學難點:休養生息政策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展示《垓下歌》《大風歌》圖片,學生齊讀兩首詩歌,這兩首詩歌關聯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那個時代,學習第 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通過詩歌引入,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學習新課:(一)西漢的建立1.西漢建立概況(1)通過知識卡片了解一下漢朝建立的基本概況:時間:公元前202年;都城:長安(也就是現在的陜西省西安市);建立者:劉邦(史稱漢高祖)(注意觀看劉邦圖像)(2)認識“漢并天下”瓦當2.閱讀史料,合作探究,了解漢初的社會狀況。史料鏈接:民失作業,而大饑饉。·····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1)當西漢建立后,面臨的是一種怎樣的經濟形勢?(殘破荒涼、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田地荒蕪,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2)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戰爭的破壞、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設計意圖;通過史料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史料分析能力,尤其是對“人相食”三個字的定位凸顯漢初嚴峻的經濟形勢。)(二)休養生息政策1.解釋含義:就是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蕩之后,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元氣,以達到恢復社會經濟的政策。(設計意圖;通過概念教學明確休養生息的含義)2.結合西漢初期的社會狀況,探究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原因原因:(1)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2)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3.結合史料,學生合作歸納措施,并探討作用:兵罷歸家、釋奴為民、重視農業、輕徭薄賦“兵罷歸家、釋奴為民”增加了農業勞動力;“重視農業、輕徭薄賦”穩定了民心,提高了農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這些措施使漢初的經濟逐漸得到恢復,社會局勢穩定下來。(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了解漢高祖修養生息政策的措施,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文景之治”1.通過材料,展示漢文帝漢景帝施政措施:史料1: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漢書·景帝紀第五》史料2:……年八十已上,賜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賜帛人二匹,絮三斤。——《漢書·文帝紀第四》史料3: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you)、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漢書·文帝紀第四》學生提煉有效信息,治國措施:以農為本、輕徭薄賦、以德化民、勤儉治國。(設計意圖;通過合作學習,提煉文景時期治國措施的關鍵詞,培養學生理解文本和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2.讀史料,了解文帝、景帝時的社會狀況,感受文景時期的社會發展。史料1: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漢書 食貨志》史料2:“海內安寧,家給人足。”—《資治通鑒》(設計意圖;通過史料教學,認識到文景時期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最終取得的效果,增強學生閱讀史料能力)3.結合課文,了解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治國效果:文景時期,政治清平,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庫充盈,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與發展。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統治時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稱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令人稱道,為以后很多統治者治國提供借鑒,那么之后的漢武帝又采取哪些治國措施,國家又出現了什么局面呢?(四)達標練習:基礎練習:1.“漢祖起豐沛,乘運以躍鱗,手奮三尺劍,西滅無道秦”,這首詩描寫了哪一朝代的建立過程()A.西漢 B.東漢 C.西晉 D.東晉2.“國家的糧倉豐滿,新谷子壓著陳谷子,一直的、堆到倉外;府庫里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這段描繪與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關()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提升練習:3.(7分)西漢文帝和景帝為什么要實行以農為本的政策?他們治理社會的措施有哪些?對社會的安定和發展有何作用?(7上第11課課后活動1,P56)(五)情感升華:1.展示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漢朝的歷史已經遠去,漢朝的影響延續千年,漢朝的遺跡近在身邊,我們鑒古知今,有什么啟示呢?2.展示習近平講話,總結升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設計意圖:通過詩詞和圖片,引導學生加強古今聯系的時空觀念,結合本地資源,見證漢朝歷史,加深促進學生對本節課歷史的感知,培養學生的愛國愛家的情懷意識。通過學習體會習近平的講話增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六)實踐作業:展示教師本人咸陽湖邊晨練運動軌跡圖,展示咸陽湖邊的歷史元素,讓學生利用周末到咸陽湖邊觀察探究咸陽的歷史文化元素。(培養學生把學習歷史與觀察社會,體驗生活相結合的思想。體現雙減政策下的作業創新,減輕學生書面作業負擔,培養學生的體質健康意識,增強學生的美學欣賞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三、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