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社區服務我設計》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適用于浙教版七年級上冊項目四服務勞動創和諧中的《社區服務我設計》 。該單元旨在培養學生的社區責任感和參與意識,通過實際行動來改善社區環境和提升社區生活質量。二、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學會分析影響垃圾投放的因素,并合理設計垃圾桶選址方案。2. 能力目標:運用“行為地圖”研究方法,正確制定選址方案。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社區責任感和參與意識,關心社區環境,主動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三、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學會分析影響垃圾投放的因素并合理設計垃圾桶選址方案。難點:正確運用“行為地圖”研究方法進行選址方案的制定。四、學情分析:學生對社區服務和環境保護的認識通常較為薄弱,缺乏實際參與的機會和經驗。他們對于垃圾分類和垃圾投放的影響因素可能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提供具體的案例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參與。五、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教師展示一張社區中存在環境問題的圖片,引發學生關于社區環境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教師:同學們,我今天給大家展示一張社區中存在的環境問題的圖片,請大家看一下這個圖片,你們觀察到了什么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改善這些問題呢?學生:(舉手回答)我看到圖片中有許多垃圾被隨意丟棄,沒有垃圾桶。教師:非常好,你指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確實,垃圾投放是我們社區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么,如果我們要改善垃圾投放問題,應該怎么做呢?知識講解教師介紹影響垃圾投放的因素,并與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教師:那么,我們來看一下,垃圾投放的因素有哪些?請大家動動腦筋,想一想。學生:(舉手回答)人們的行為習慣、垃圾分類情況、垃圾桶的位置等。教師:非常好,你們提到的因素都很重要。除了人們的行為習慣和垃圾分類情況外,垃圾桶的位置也是影響垃圾投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需要合理地設計垃圾桶的選址方案。教師介紹“行為地圖”研究方法,并解釋如何通過觀察和分析社區的行為地圖來制定垃圾桶選址方案。教師:現在,我要向大家介紹一個非常實用的研究方法,叫做“行為地圖”。通過觀察社區的行為地圖,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垃圾投放的情況,并制定合理的垃圾桶選址方案。你們都想知道怎么做吧?學生:(興奮地回答)是的!小組活動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要求他們以社區為單位,使用“行為地圖”研究方法進行觀察和分析,找出需要增設垃圾桶的地點,并討論合理的選址方案。教師:現在,我將你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以一個社區為單位進行觀察和分析。你們要使用“行為地圖”研究方法,找出需要增設垃圾桶的地點,并討論合理的選址方案。請各小組派出一名組長記錄整個過程。學生們在小組內觀察社區的行為地圖,記錄垃圾投放情況和可能的選址點,并討論合理的選址方案。展示和分享各小組派代表展示他們的選址方案,并進行簡要的陳述。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提出問題和建議,進行交流和分享。教師:現在,各小組派出代表來展示你們的選址方案,并簡要地陳述一下。請其他小組成員提出問題和建議。學生代表展示選址方案,并進行陳述。其他學生提問和提出建議,進行互動交流。六、板書設計:- 影響垃圾投放的因素:人流量、垃圾分類情況、便利性等- “行為地圖”研究方法- 垃圾桶選址方案七、教學反思:教師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和思考進行反思和總結。強調學生的參與和思考過程,鼓勵他們關注社區環境,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和管理。同時,教師邀請學生分享他們在社區服務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進一步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和社區責任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