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一政治學案【教學目標】1.以“協商民主有什么優勢”為議題,探究我國政黨制度的特色以及協商民主的意義和價值,理解“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2.走訪本地政協委員,了解他們對本地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對有爭議公共問題的立場及建議,并加以評析,加深對我國政黨制度的理解和認同。【自主學習】議題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2019年5月5日,《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國土壤生長的“偉大政治創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論述》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新型政黨制度下,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而不是反對黨或在野黨;與中國共產黨是參政黨與執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親密團結、合作共事的關系,而不是多黨競爭、互為對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奮斗目標具有同向性。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各民主黨派始終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基本職能,朝著共同的奮斗目標風雨同舟、同向同行。這種奮斗目標的同向性,是新型政黨制度良性運行的關鍵所在,也是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能夠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的重要保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型政黨制度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文章進一步指出,如果說政黨制度是國家政權和民主政治的“操作系統”,那么,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良性運轉的重要“操作系統”之一。它的運轉過程,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也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這一制度設計,杜絕了西方“金錢政治”“寡頭政治”“政客政治”的亂象,避免了“你方唱罷我登場”、不同政黨對著干的鬧劇,充分彰顯中國智慧,為世界政黨制度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探究] (1)我國的新型政黨制度新在哪里?(2)為什么說我國的多黨合作不是多黨聯合執政?提示:(1)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2)①在我國的多黨合作中,執政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掌握國家政權,全面負責組織政府,并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作出重大決策,向國家機關推薦重要干部,提出領導人選名單等等。同時,又與民主黨派協商,通過法定程序使自己的主張變為國家的法律、政策、決策等。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它們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參加國家政權和參與領導職務,直接參加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②民主黨派成員被選為人大代表,在人大、政府等擔任領導職務,直接參加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但他們不是通過名額分配代表民主黨派在國家機關工作的,不能把民主黨派參政視為執政。③在西方的多黨制國家中,聯合獲得選舉多數的幾個政黨是執政黨,各自代表本政黨的利益。因此,執政的各黨,政見不一,政策也難以統一,使內閣更迭頻繁。可見,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與西方多黨制中的多黨聯合執政是根本不同的。議題二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材料一 2020年5月2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表示,2020年全國政協將做好大團結大聯合工作。汪洋指出,全國政協將緊密圍繞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強化港澳委員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堅定支持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回顧過去一年,汪洋指出,全國政協加強團結聯誼,廣泛凝心聚力。材料二 2020年6月19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37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京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他強調,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外賣食品監管方式,促進外賣餐飲健康發展,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探究]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是怎樣的?它由哪些人士或團體組成?(2)如何發揮人民政協的獨特優勢,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生命力、吸引力、影響力?提示:(1)①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②組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2)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重難點突破】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地位 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發展 歷程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孕育,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過程中確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得到發展基本 內容 ①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②首要前提與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③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包括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等等 ④根本活動準則:各政黨包括執政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特色 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優越 性 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2.民主黨派的派別、性質、地位3.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1)區別①性質不同: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各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②基礎不同:工人階級是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是其深厚的群眾基礎;現階段,民主黨派的成員以各界知識分子為主。③地位、作用不同: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2)聯系①政治上: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②組織上: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組織上互相獨立,不存在隸屬關系。③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根本活動準則。④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互相監督的關系,而不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⑤中國共產黨執政、各民主黨派參政,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4.黨和國家做出重大決策的一般程序及體現的道理(1)中共提出建議——中共的地位+領導方式。(2)民主黨派參與協商——政黨制度名稱、內容、參政基本點。(3)國務院編制草案——國務院的性質、職能。(4)形成決議后交全國人大審議——全國人大的性質、職權+國體、政體。(5)人大審議時政協參與協商——政協的性質、職能+人民民主的特點。(6)表決通過后由具體部門組織實施——具體部門的性質、職能。整個決策過程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統一;體現了中共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理念。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性質 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組成 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職能 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工作 要求 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7.如何區分人民政協的三個職能政治協商 民主監督 參政議政內 容 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協商 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解決落實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等,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協商式監督 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順 序 黨政機關→政協及民主黨派(決策前征求意見) 決策之后的建議與批評 政協及民主黨派→黨政機關(主動建議)8.注意辨清“三個不”(1)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履行國家職能;人民政協不是各民主黨派政治聯盟,不是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機構和組織形式。(2)政協不等于民主黨派,除了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外,還包括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各界愛國人士、港澳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等;人民政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其監督是一種民主監督,不具有法律約束力。(3)提案不等于議案。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議案,政協委員向政協提交提案。9.政協委員產生的具體運作步驟(1)提名推薦。推薦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由各黨派中央、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各個界別等協商提出。在地方的全國委員會委員,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協商推薦。(2)協商確定建議名單。對各方面提出的推薦名單由中共黨委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綜合平衡,反復同各推薦方面協商形成建議名單。(3)政協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將委員建議名單提交常務委員會會議進行協商和表決,經全體常務委員過半數同意予以通過。(4)公布。經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的委員,由政協辦公廳(或辦公室)分別通知推薦單位和個人,向委員發委員證書,并通過新聞媒介向社會公布。【易錯點】1.判斷下列觀點的正誤,并說明理由。(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屬于多黨制。(2)人民政協是各民主黨派的政治聯合。提示:(1)錯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的政黨制度,根本上區別于西方的多黨制。(2)錯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2.簡述各民主黨派的性質。提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前進,現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知識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