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17課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八單元 辛亥革命與民國初年的社會★★林覺民《與妻書》:20世紀最偉大的情書!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林覺民,福建國縣口人,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參加黃花崗起義,舉事前給妻子寫了一封絕筆信《與妻書》。信中,林覺民把家庭幸福、夫妻恩愛與國家前途、天下人的幸福聯系在一起,表示“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酒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隨后,他毅然參加起義,壯烈酒牲。目錄1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2武昌起義3中華民國的建立第17課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01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狹義上講,1911年武昌起義發生于舊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廣義上講,辛亥革命是指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全過程。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清末新政(1901—1911)清政府的自救運動(一)《辛丑條約》簽訂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試圖通過“新政”進行“自救”。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清末新政(1901—1911)清政府的自救運動(一)政治改革官制,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新設商部、巡警部等中央機構經濟軍事文化教育倡導創辦工商企業,頒布了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和獎勵實業辦法推行教育改革,廢除科舉,興辦學堂,選派留學生編練新軍,擬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要求各省設立督練公所——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國才有希望與戊戌變法頒布的改革舉措頗多相似,但更廣泛深入內容1906190719081909~19101911宣布預備立憲《憲法大綱》共23條,由“君上大權”和“臣民權利義務”構成。其中“君上大權”的14條,規定皇帝有權頒行法律、黜陟百司、設官制祿、宣戰議和、解散議院、統帥海陸軍、總攬司法權等。籌建資政院、諮議局頒布《欽定憲法大綱》立憲派三次請愿召開國會組織“皇族內閣”實質:是一場騙局,借“立憲”之名加強專制結果:不少立憲派人士轉而支持革命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背景預備立憲(二)1911年,皇族內閣出臺,宣告了立憲的破產清皇族內閣合影總理大臣:奕劻(宗室)協理大臣:那桐(滿)、徐世昌(漢)外務大臣:梁敦彥(漢)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載澤(宗室)學務大臣:唐景崇(漢)陸軍大臣:蔭昌(滿)海軍大臣:載洵(宗室)司法大臣:紹昌(宗室)農工商大臣:溥倫(宗室)郵傳大臣:盛宣懷(漢)理藩大臣:壽耆(宗室)從19世紀70年代到甲午戰爭前,民族資本新開設的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礦企業有50余家,即平均每年新設廠約為2家,投資總額合計470萬元,每年新增投資額平均約20萬元。 1895—1913年,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新建工礦企業全國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資本工業發展的速度為15%。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革命派多方面準備(三)1.階級方面: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成立時間 名稱 領導人 成立地點1904年 華興會 黃興、宋教仁 長沙1904年 光復會 蔡元培 上海1906年 日知會 劉靜庵 武昌孫中山的轉變孫中山比較系統地接受過西方式的近代教育。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孫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國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走上了革命道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革命派多方面準備(三)興中會——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時間: 地點:1894年美國檀香山時間: 地點:1905年日本東京——將綱領概括成三民主義2、 建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革命政黨前排居中孫中山 右二是黃興“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機關刊物:綱領:《民報》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革命派多方面準備(三)3、與改良派展開思想論戰,積極宣傳革命思想梁啟超在《新民叢報》再三發表文章攻擊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他說中國人民程度不夠,不能行共和制。如行共和必引起多年的內亂和軍閥的割據康有為提出“公理未明,舊俗俱在”,中國未有進行革命的資格鄒容《革命軍》:革命者,天演之公例章炳麟/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陳天華《警示鐘》:我們要想拒洋人,只有講革命獨立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革命派多方面準備(三)4、組織黃花崗起義等一系列武裝起義時間 地點 領導 結果1895 廣州 興中會 計劃泄露遭破壞1900 皖贛湘鄂等 自立軍 領導人被捕殺而失敗1900 惠州 興中會 彈盡援絕,被迫解散1904 長沙 華興會 計劃泄露遭破壞1911 廣州 同盟會 寡不敵眾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革命派多方面準備(三)事雖不成,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轟轟烈烈之概,已震動全球,而國內革命之時勢,實以之造成矣。——孫中山黃花崗起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廣東40:徐佩旒 徐禮明 徐日培 徐廣滔 徐臨端 徐茂燎 徐松根 徐滿凌 徐昭良 徐培添 徐保生 徐廉輝 徐容九 徐進照 徐褶成 徐應安李炳輝 李晚 李文楷 李文甫 李雁南 陳春 陳潮 陳文褒 陳甫仁陳福 陳才 羅仲霍 羅坤 龐雄 周華 游壽 江繼復 郭繼枚 勞培杜鳳書 余東雄 馬侶 黃鶴鳴 饒輔廷 張學銓 周增 林修明 曾日全福建19:方聲洞 馮超驤 羅乃琳 卓秋元 黃忠炳 王燦登 胡應升林覺民 林西惠 林尹民 林文 劉六符 劉元棟 魏金龍 陳可鈞 陳更新陳與燊 陳清疇 陳發炎廣西7:韋樹模 韋榮初 韋統淮 韋統鈴 李德山 林盛初 韋云卿安徽3:程良 宋玉琳 石德寬四川3:秦炳 喻培倫 饒國梁黃花崗所葬遺體共72具,故后人使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相稱,但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國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處,乃在黃花崗上勒石記名。下面是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籍貫:5.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為革命爆發提供了契機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革命派多方面準備(三)1910年,英、法、德、美4國銀行團逼迫清政府訂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為了向4國銀行團借款以鎮壓革命,在郵傳大臣盛宣懷的策動下,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清政府頒布 “鐵路國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權,但沒有退還補償先前投入的民間資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階層的廣泛反對,從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清政府則派兵屠殺保路人士,使全國人民更加充分看清了其賣國求榮的本質,從而導致辛亥革命的總爆發。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階級:“新政”客觀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組織:建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革命政黨思想:與改良派展開思想論戰,積極宣傳革命思想實踐:組織黃花崗起義等一系列武裝起義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風潮使武漢兵力空虛清政府資產階級革命派實行“新政”和預備立憲,反而加劇統治危機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背景02武昌起義時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結果:起義軍控制武漢三鎮,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欲收新軍全體來歸之效,非借黎元洪資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號召天下,一則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則使外人不敢輕視。——武昌起義總指揮吳兆麟二、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一)辛亥革命形勢圖及武昌起義形勢圖發展:武昌起義勝利后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14省和上海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二、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發展(二)03中華民國的建立時間國號國都國旗紀元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 京五 色 旗公歷 民國紀年孫 中 山五色即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象征“五族共和”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宣誓就職第一任臨時大總統,新的共和政體就此產生。性質: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體三、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建立(一)施壓進攻漢口和漢陽政治訛詐軍事威脅外交孤立經濟封鎖革命黨人立憲派和舊官僚帝國主義列強袁世凱清政府支持支持反清的革命陣營孫中山被迫發表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即舉袁為大總統。①列強支持袁世凱;②武力威脅&政治利誘;③孫中山迫于形勢妥協退讓三、中華民國的建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二)1、原因: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 《清帝遜位詔書》(現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溥儀(幼年)2、結果: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開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通電擁護共和孫中山提出辭職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3月10日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清帝退位1912年2月13日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民國大總統1912年3月11日三、中華民國的建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二)限制袁世凱專權,維護共和體制①目的:②內容:③性質:A.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B.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C.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等自由和權利D.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E.臨時大總統公布的法律及命令須國務員副署等實際上確認了責任內閣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級制度主權在民原則,否定君主專制三權分立原則責任內閣天賦人權體現的原則三、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三)迫令放足改良旗袍舊式旗袍中山裝長袍馬褂剪辮運動常見禮節辛亥革命更是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國……它是一條分界線,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變成了人民公敵。“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成為一種時代意識。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912年,各省區新設工廠如雨后春筍蓬勃而生,激增至963家,比1911年增長99.38%。革命黨人和立憲派人士以及部分軍閥、政客共同揮舞著“實業救國”的旗幟,形成一股象征時代進步的實業熱潮。——石波:《辛亥革命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辛亥革命的評價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起共和政體;思想: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經濟: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加速中國的近代工業化(“短暫春天”)社會:革除封建社會風俗惡習,促進社會生活近代化。辛亥革命的評價積極性質: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Q1:“反帝”的成果?——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Q2:“反封建”的成果?——推翻清朝,結束專制,建立民國Q3:為什么是“比較完全意義”?(1)“反帝”的有限:①目標:未明確反對帝國主義②結果:未改變半殖民地的性質(2)“反封建”的有限:僅僅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未改變半封建的性質。(地主階級,封建自然經濟,封建思想文化等仍然存在)民族革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評價辛亥革命影響范圍有限;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共和政體名存實亡;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民國二年,戴季陶遇見一個老農,戴君身著外國服裝,老農遂問其國籍。戴君“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作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戴君告訴老農“你也是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范小芳等《戴季陶傳》辛亥革命的評價消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與妻書》林覺民 (2).mp4 回顧武昌起義 (2).mp4 第17課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