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0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教學設計學情分析1.知識儲備在對第6單元的第一、第二章的學習之后,學生們已經明白了生物多樣性的定義以及生物多樣性具體的三點表現——基因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多樣性。知識儲備較好。2.能力水平學生能夠按照第二節的指示,從“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個方面對生物進行分類,但是在對材料的分析方面有所欠缺:搜集到的可分析材料少、分析不到位、對材料的方向把握錯誤等。在本節課有資料分析過程,教師應當著重引導和糾正。3.心理特征八年級的學生,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面不重視,這也是現如今當代人的價值缺陷,人們沒有意識去保護生物多樣性,任由人類對環境加以破壞,造成生物的大規模滅絕。本節課,應當給學生敲響生物警鐘,讓他們意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教材分析生物教學中,保護生物多樣性是重點內容。本節內容是上一節《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后續,是對本單元以及整本書的收尾,文字內容含量不大,但是意義深刻,目的是讓學生在認識了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去了解許多瀕危動植物的生存現狀,促使學生從內心產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并且知道如何采取措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教學目標1.能說出常見的珍稀野生動植物;能解釋現如今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并舉例說出至少兩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2.通過老師引導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學生學會對材料(資料)進行有效分析并得到有價值的結果的方法。3.體會到殘害、屠殺生物的危害性;認識到生物正在減少的事實,意識到生物保護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了解生物的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2)學習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幾種方法。2.教學難點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方法的原因。教學過程一、課堂引入師:中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不僅僅是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也十分豐富,例如各類植物、動物以及諸多浮游植物。但是,猶如現如今全球氣候變暖,加之各類人類活動,生物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滅絕,誰都不能無動于衷,這就是我們學習今天課程的目的。那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動物,去保護動物。師:在正式開始之前,先給大家播放一段視頻。(播放視頻:《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師:相信大家看完這段視頻,一定不能想象,人類為何做出如此慘絕人寰的事情。那接下來大家就來詳細了解一下生物面臨的威脅。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體驗物種滅絕的可怕程度,體會殘害、屠殺生物的危害性,意識到保護物種多樣性這個問題。二、新課講授模塊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師:先給大家展示一些圖片,你們知道,他們分別是什么動物嘛?(展示圖片:白鰭豚、黑犀牛、金蟾蜍、彎角大羚羊、斯比克斯金剛鸚鵡)(學生自由回答)師:第一張圖片是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白鰭豚,屬于喙豚科,由于它面帶微笑,因此他被稱作“微笑天使。”那第二張呢?(學生自由回答)師:這一張圖片是黑犀牛,他的特殊之處在于他漂亮的犀牛角。由于犀牛角的特殊,就引來諸多盜獵分子的關注。那么第三張圖片是什么動物?(學生自由回答)師:第三張是著名的金蟾蜍,它全身都是金色的,被譽為財富的象征。師:緊接著第四張是自然界的跨欄冠軍——彎角大羚羊,科學家曾實地測量,彎角大羚羊一躍能達5米以上。那最后一個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師:想必看過《憤怒的小鳥》的同學都對里面的小藍鳥頗具映像,而它就是里面小藍鳥的雛形:斯比克斯金剛鸚鵡。但是很不幸的告訴大家,無論這些生物多么漂亮,多么有價值,他們都已經滅絕了。不僅僅是這些動物,還有植物,也都難逃滅頂之災。(展示圖片:綬草,古蕨,封印木,曼陀羅等)師:究竟滅絕達到怎樣一個程度呢?聯合國在2007年6月28日給出了一張統計圖,上面顯示了物種種類在歷史的長河中的改變情況。(講解統計圖,包括:五次生物大滅絕,生物改變趨勢及生物滅絕速度)師:人類對自然的改造,也影響這這些生物。例如這些未來可能消失的瀕危物種。(展示瀕危物種)師:因此,為了紀念和警示后人,國家建立了世界滅絕動物墓地,每一塊墓碑都告訴我們一個動物的逝去。因此,我們必須找到導致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方法,對癥下藥。模塊二: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展示PPT)師:那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其原因。(展示并講解四組圖片:森林的過去與現在,藏羚羊的獵殺,東湖大面積污染,水葫蘆瘋長)師:看完了相應圖片和資料,老師給一分鐘的時間,大家兩兩一組,來討論一下屏幕上的題。(展示討論題)師:既然大家都討論完了,那就小組展示一下各自的討論成果。(學生之間分享討論成果,教師做相應評價和總結)師:總的來說,導致生物面臨威脅的原因如下(展示PPT)師:例如自然原因:臺風,地震,火山等等不可抗拒之力量;除此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人為因素,例如:亂砍亂伐,排放三廢,全球氣候變暖等。既然我們找到了問題所在,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有什么措施能夠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模塊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展示PPT)師:在這一模塊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最有效的措施。為什么這么說呢,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能夠保存許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為進行各種生物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師:接下來,老師給大家展示中國四大自然保護區。(展示并講解:中國四大自然保護區)師:那么保護區究竟有多少呢?截止到2007年8月為303個地區省區國家級保護區。時隔十年,2017年共有2349個自然保護區,可見我國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視。除此之外,大家還知道哪些保護方法?(學生自由回答)師:其實,除了類似于建立自然保護區這種就地保護,還有一種叫遷地保護,例如建立動植物園,對生物進行特殊的照顧,讓他茁壯成長。還有建立全球基因庫網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這樣的一個立體架構,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成就不錯。例如,大家看著幾張圖片,他們是什么?(展示圖片:斑頭雁,藏羚羊,大熊貓,丹頂鶴)(學生回答)設計意圖教師引導,通過對材料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對材料(資料)進行有效分析并得到有價值的結果的方法。小組討論,方便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解決自己的疑惑。突出“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最有效的措施”的重點。三、課堂總結師:我們發現,動物在科學家們的照料下,生活的無憂無慮。我國現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成就頗豐,已經超過世界12%的平均水平。但是,我們也不能滿足于此,反之,應當認識到: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沒有得到遏制,生物物種資源流失嚴重的形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空缺和問題比較多。所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任重而道遠,必須經過不斷的努力去完善保護體系,不要讓更多的生物受到傷害。設計意圖告訴孩子們,保護生物多樣性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任務,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有收獲。四、布置作業,課堂檢測師:通過學習,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那么我們來做一個小練習,看看大家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展示PPT)(檢測,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指導和評價)師:希望以后大家能夠多多接觸動物,去保護動物,做做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動保護物種多樣性。那今天的課程就講到這里,下課。設計意圖檢測課堂目標是否達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