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冊書法《橫折折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橫折折撇,能分辨橫折折撇的形態特征,并掌握其寫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解觀看范字書寫。嘗試練習,小組討論等方法,逐步學會“建、庭、及、道”等例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力求把字寫的規范、端正、整潔。教學分析教材編寫分析《橫折折撇》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板塊包括看一看,練一練,找一找和知識鏈接四個部分,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和練習橫折折撇,將“建、庭、道、及”等字用正確的筆法平穩的寫在米字格的中間。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掌握橫折折撇的書寫。教學難點:兩種橫折折撇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具體書寫中應多加注意。教具準備:筆、墨、紙、硯、多媒體等。教學流程:新課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橫撇的寫法,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由兩個不同橫撇構成的筆畫——橫折折撇,這個相對復雜的復合筆畫,橫撇的長短、粗細及轉折的方圓都有變化。書寫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掌握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寫好這個筆畫。導入本課課題《橫折折撇》。學習新知觀察感受,嘗試書寫老師示范課本上第一種橫折折撇的書寫,邊寫邊講解該筆畫的書寫要點:露鋒起筆寫橫,橫較短。第一個折筆后向左下轉折寫短撇。第二個轉筆后寫長撇。這個筆畫的書寫要注意速度、快慢結合,控制得當。(2)教師示范第二種橫折折撇的書寫,先寫邊講解該筆畫書寫要點:橫要長,由粗到細向右上斜,折筆向左下寫短撇時略慢,調鋒右行,圓轉后寫長撇,兩撇的連接要連貫。(3)老師再次示范這兩種橫折折撇。并在寫好的筆畫上用其他顏色的筆勾出兩種橫折折撇的行筆路線,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書寫橫折折撇的認識。(4)請學生嘗試書寫兩種橫折折撇各三遍,教師巡視指導。(5)學生自薦或教師選擇1-3份學生作業,進行師生互動評價,教師引導總結,指出寫得好的筆畫好在哪里,寫的不好的筆畫欠缺在哪里。重點臨寫例字教師示范本課四個帶有橫折折撇的例字。(2)教師有針對性,對四個例字進行講解,分析不同例字中橫折折撇異同點及書寫注意事項。邊寫邊講解這些字中橫折折撇的書寫要點,“建”字橫畫多要注意,間距均勻,長短參差變化,豎畫從橫中間穿過,直挺有力;橫折折撇寫的要輕而細,那畫向右伸展,托起整個字?!巴ァ弊窒葘憦V字旁撇,畫左聲為內部“廷”留出空間;內部橫折折撇稍小,起筆稍高于撇畫,捺畫由細到粗,與左邊撇畫呼應?!暗馈弊肿孕蟹秸龣M折折撇的第一個短撇為牽絲,帶有行書筆意?!八臁弊謾M折折撇的寫法與“”道字相同,第一個橫的行筆和第二個折轉筆的角度與“道”字略有不同。(3)學生嘗試寫四個例字,教師巡視指導。(4)學生自薦或者教師選擇1-3份學生作業進行師生互動評價,重點引導學生根據上述書寫要點描述對同學作業進行評價,以加強認知。3、拓展延伸通過“找一找”板塊,強化學生對橫折折撇的認識。(1)教師出示“通、遣、迷”三字,請學生找出其中的橫折折撇。(2)請學生嘗試分析例字中橫折折撇的特點,比較其中的異同。(3)教師總結:這三個字中橫折折撇都是第一種橫折折撇。其中“通”字橫折折撇那兩個折筆位置在同一條垂線上。“遣”字橫折折撇在第一個折筆右側。“迷”字橫折折撇的第二個撇畫收縮的很短,被捺畫覆蓋。通過“知識鏈接”板塊,豐富學生書法文化知識。本板塊可作為豐富課堂內容,拓展知識點的選擇。本科內容為了解《千字文》?!肚ё治摹愤€有1000個常用字,不但是良好的節日啟蒙教材,也是學習書法優秀范本。課文插圖為隨末唐初書法家智永《真書千字文》的局部。此作筆法精妙,字字厚實。教師可引導學生欣賞其中的精彩筆畫。找出其中的橫折折撇,看看智永寫的橫折折撇與顏真經寫的有什么不同。整理反思師問生答:今天學習的哪些內容?書寫過程中我們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教師小結:今天學習了兩種橫折折撇的寫法,兩種寫法的主要區別在于首橫的長短不同;無論哪種寫法,要注意線條粗細的變化,控制好書寫速度。3.清潔、整理學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