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花城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元《光明行》教學設計課題 《光明行》 單元 五 學科 音樂 年級 八年級教材分析 劉天華的二胡獨奏曲《光明行》為第5單元 名家名曲的八首作品之一。他們的“名”體現在哪呢?以下是簡要分析:《光明行》是劉天華于1931年春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樂曲氣勢恢宏,旋律明快堅定,節奏富于彈性。用主和弦的分解進行構成的號角式音調,在樂曲中占主導的地位。作者在這首樂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強的五度關系的轉調,調性明亮,音區的遞換也極富色彩,全曲謳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們所追求的光明。名家:作曲家劉天華自幼兼學中西音樂,曾向民間藝人及民族器樂演奏家學習二胡、琵琶等多種民族樂器,又師從托諾夫學習小提琴以及悉心鉆研西洋作曲理論。憑借其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以及中西的音樂學習背景,他將小提琴的演奏技法遷移到二胡上來,改良、改革、發展了民族樂器二胡,使之從伴奏樂器上升為獨奏樂器;又將西洋音樂作曲技法與民族音樂創作結合在一起,創作了十大二胡名曲,大大豐富了我國民族音樂寶庫,故他是中國近代音樂史的主要音樂家代表,也為我國的民族音樂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名曲:二胡獨奏曲《光明行》具有明快、堅定的旋律,情緒激昂、豪邁,具有進行曲風格,該作品問世,開創了二胡演奏雄壯音樂的先河,同時顯示了中國傳統音樂與近代音樂的新發展(新發展體現在,中西音樂創作手法的融合、演奏技法的融合),對中國器樂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學情分析 初中生的欣賞能力還需加強,名家名曲欣賞面較為狹窄,大部分只是喜愛流行音樂,對于經典的名家名曲學期還需要深入,須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等要求,在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聆聽感受名家名曲、參與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學習目標 審美感知:能感受《光明行》的音樂特點,了解二胡的革新,能感知中國民族音樂的美藝術表現:了解《光明行》中二胡的演奏技法,認識劉天華的貢獻。創意實踐:分段探究音樂的調式和旋律走向,能夠結合演奏技法分析音樂。文化理解:培養學生對中國優秀音樂作品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夠對其感興趣。重點 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現效果,分辨樂曲各段落及其所表達的情緒。難點 理解名家劉天華和名曲《光明行》“名”之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兩首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和《賽馬》,感受風格的不同,從而導入作曲家的故事2.名家所處的背景介紹:民國時期,當時的人們質疑民族音樂纏綿無力、萎靡不振。面對這樣的質疑,有一位作曲家心中憤慨不平,欲作一曲以證其誤!他就是劉天華。 1.聽音樂感受曲風2.了解民國及劉天華 從感受二胡的兩首名曲曲風導入,提出為什么曲風大不同的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介紹劉天華的二胡革新之舉做鋪墊。講授新課 1.教師播放音頻,引導學生欣賞,思考:樂曲給你的感覺?教師介紹劉天華:劉天華(1895—1932) 中國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1927年發起成立國 樂改進社,致力于新的國樂創造。主要作品有:二胡練習曲 47首,樂曲10首(《良宵》《光明行》《病中吟》等);琵 琶練習曲15首,樂曲3首;民樂合奏2首。3.教師介紹《光明行》的創作背景:二胡曲《光明行》無論在音樂內涵氣質和音樂形式特點上,都反映出時代性。 在救亡圖存的抗戰年代,這樣明朗的情緒、磅礴的氣勢和激情正是中國人堅定信念和勝利信心的體現。4.介紹劉天華對二胡的革新之舉:1)從演奏技法進行革新: a)連弓、頓弓和顫弓b)小結:劉天華對二胡弓法的改變,帶來了作品《光明行》情緒的改變,開創了二胡雄壯音樂的先河。5.分段聆聽:出示樂譜,播放音頻思考:調式是怎樣的?分段聆聽:旋律是怎樣進行的?教師播放完整作品,引導學生思考:想想結構是怎樣的?8.教師播放視頻,對比探究9.課堂小結10.布置作業 1.聆聽音樂,思考:樂曲給你的感覺?(鏗鏘有力……)2.了解劉天華了解《光明行》的歷史年代及創作背景了解二胡的革新與演奏技法思考調式是怎樣的?回答:陽光、激昂的大調式6.思考回答:旋律波浪進行,此起彼伏,跌宕人心……7.完整聆聽全曲,想想結構是怎樣的?全曲分為三個部分:A部、B部、A部8.欣賞名家演奏《光明行》視頻片段 ,感受、并討論:它與大家熟悉的二胡作品有哪些不同之處?9.課堂小結10.完成作業 逐點介紹劉天華對二胡的革新之舉,引導學生唱、聽、寫,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參與進音樂賞析中來。脈絡清晰,語言簡潔,有助于學生結構性的掌握本課重點內容。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光明行》的創作中劉天華大膽地借鑒了西方音樂的創作技巧以及演奏小提琴的指法、弓法,使音樂旋律既具有宏大的氣勢,又具有鮮明的民族音樂的親切感,同時也使二胡演奏技巧得到了發展。同學們應該學習劉天華的精神,勇于創新,繼承并發揚傳統音樂!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文化進行理解。板書 《光明行》二胡 劉天華 革新 對比探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光明行花城版八年級上冊內容總覽教學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拓展探究課堂總結課后作業教學目標1、能感受《光明行》的音樂特點,了解二胡的革新,能感知中國民族音樂的美。2、了解《光明行》中二胡的演奏技法,認識劉天華的貢獻。3、分段探究音樂的調式和旋律走向,能夠結合演奏技法分析音樂。4、培養學生對中國優秀音樂作品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夠對其感興趣。新知導入聆聽,這兩首作品的主奏樂器?(二胡)邊塞詩人 岑參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新知導入民國時期,中國民族音樂纏綿無力,萎靡不振。作一曲以證其誤!新知講解光明行聆聽音樂,思考:樂曲給你的感覺?(鏗鏘有力……)拓展探究劉天華(1895—1932)中國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1927年發起成立國 樂改進社,致力于新的國樂創造。主要作品有:二胡練習曲 47首,樂曲10首(《良宵》《光明行》《病中吟》等);琵 琶練習曲15首,樂曲3首;民樂合奏2首。新知講解光明行創作背景: 二胡曲《光明行》無論在音樂內涵氣質和音樂形式特點上,都反映出時代性。 在救亡圖存的抗戰年代,這樣明朗的情緒、磅礴的氣勢和激情正是中國人堅定信念和勝利信心的體現。新知講解同學們,革新從何處來?光明行注意小提琴的演奏技法二胡演奏技巧:頓弓、 連弓、顫弓。新知講解光明行從二胡的演奏技法革新從二胡的創作技法革新新知講解(1)頓弓:演奏時,音符間應該明顯的分離。聲音非常突然而且短促。開頭聲音洪亮,結尾細小。就像撞鐘一樣。(2)連弓:一弓演奏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符的弓法,我們就稱之為連弓,在二胡的樂譜上,是用連線來表示的。(3)顫弓:亦稱抖弓或碎弓,是通過弓子快速左右顫動把一個音符奏成若干短小音符的一種常用弓法。光明行新知講解光明行調式是怎樣的?陽光、激昂的大調式這是什么記號?頓音新知講解光明行旋律是怎樣進行的?旋律波浪進行,此起彼伏,跌宕人心……新知講解光明行完整聆聽全曲,想想結構是怎樣的?全曲分為三個部分:A部、B部、A部探究拓展光明行欣賞名家演奏《光明行》視頻片段 ,感受、并討論:它與大家熟悉的二胡作品有哪些不同之處?拓展探究說說本節課你的收獲課堂總結《光明行》的創作中劉天華大膽地借鑒了西方音樂的創作技巧以及演奏小提琴的指法、弓法,使音樂旋律既具有宏大的氣勢,又具有鮮明的民族音樂的親切感,同時也使二胡演奏技巧得到了發展。同學們應該學習劉天華的精神,勇于創新,繼承并發揚傳統音樂!作業布置搜索并欣賞二胡其他名曲。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花城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光明行》.doc 二泉映月.mp3 二胡獨奏:《光明行》.mp3 光明行 演奏視頻.mp4 光明行(cd主題 尾聲).mp3 光明行.mp3 光明行(引子、ab主題).mp3 花城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光明行》課件.pptx 賽馬.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