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4.5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學設計教材與學情分析本節內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五節。本節內容主要涉及的是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有益的方面,即人類利用細菌和真菌制作發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細菌和真菌來保存食品等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極為密切。在本章第一節已經學習了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但接觸的都是它們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學生容易形成片面的認識。本節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細菌和真菌對人類的益處,讓學生學會辯證性地認識細菌和真菌,并從現實生活中體會到學習生物的興趣。八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多生物課的學習,對于細菌真菌已有了初步了解。此外,初二學生思維活躍,勇于發言,樂于分析和解決問題,本節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和主動思考獲得知識并初步學會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目標1.舉例說明細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2.分析、歸納人類利用細菌和真菌的原理。3.通過做發酵實驗和嘗試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4.關注細菌和真菌與疾病防治的研究,以及利用細菌和真菌服務于人類生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教學重難點知道細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關注細菌和真菌與疾病防治的研究,以及利用細菌和真菌服務于人類生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想一想,議一議:沼氣屬于清潔能源。生產沼氣的原料是人糞尿、禽畜糞尿和農作物秸稈,為什么它們在沼氣池中能夠產生沼氣呢?提示:甲烷菌在無氧條件下有機物能被分解成甲烷,甲烷是沼氣的主要成分二、問題引導,探究新知探究一:細菌、真菌與食品制作1、發酵現象:各小組展示課前做的觀察實驗,并介紹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瓶中的液體不斷有氣泡冒出,使癟的氣球脹大。(1)瓶中裝有哪些物質,并思考分別起什么作用?(2)你看到了什么現象?(3)將氣球除去,你聞到了什么味道?仔細觀看,認真分析,得出結論:結論: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并產生二氧化碳2、閱讀教材,展示其他發酵制作過程,重點強調是哪種微生物的作用和原理(并配合視頻的講解)3、練習:希沃課堂知識配對(發酵食品與相關的運用的微生物)4、制作米酒,閱讀書本P85-86并觀看制作米酒視頻,討論:(1)制作甜酒利用了哪些微生物?(2)糯米蒸熟的目的?(3)蒸熟的米飯為什么要用涼開水沖淋一次?(4)為什么要在糯米飯中拌入酒曲?(5)為什么要在糯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6)為什么要將容器放在溫暖的地方?同學們分小組討論這些問題,請小組派代表起來闡明自己的觀點,教師予以評價,并針對學生的回答適當的補充講解答案。總結實質:用糯米做培養基培養酵母菌的過程探究二: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方案1、教師利用“老師帶來的面包是用包裝袋裝著的,為什么不敞著放呢”“冬天家里肉買多了,怎么保存呢?”等問題引出學生思考方案2、觀看拍攝超市的視頻:并思考超市里的這些食品是如何保存的?請學生作代表起來發言,教師予以評價。(脫水法、腌制法(鹽漬)、真空包裝法、冷凍法、冷藏法、滲透保存法、巴氏消毒法(高溫滅菌))教師總結:食品制作離不開細菌和真菌,可是細菌、真菌有時又很令人討厭。我們可以通過破壞細菌、真菌的生存條件達到食品保存的目的。所以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把食品內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探究三:人類利用細菌真菌其他方面1、疾病防治,介紹抗生素、胰島素與細菌真菌的關系2、環境保護—凈化污水通過閱讀課文學習清潔能源沼氣及細菌參與污水凈化的內容。強調沼氣的由來離不開細菌,細菌雖然能讓干凈的水變得臭氣熏天,可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得感謝細菌,因為污水凈化也少不了細菌的功勞。三、總結和練習1、師生共同總結:思維導圖2、課堂訓練:判斷對錯3、延伸拓展:超級細菌,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的素養視頻介紹超級細菌的概念和產生原因,重點介紹抗生素的濫用的后果,提高生物學科素養,關注抗生素的使用,在自己以后的生病過程中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