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奇妙的效果》教案本課程教學預計用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以了解油水分離的原理、初步探究和體驗繪畫過程、總結操作步驟為主,第二課時以運用油水分離原理,結合總結好的經驗方法進行繪畫創作為主。本教案主要介紹的是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學習油水分離的知識,了解油水分離的原理及油水分離作品的特點。學習油水分離的表現方法,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繪畫創作探究,提高探究能力與造型表現能力。過程與方法學生在小組探究活動中,掌握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感受變化之美。通過欣賞與探究過程,了解油水分離的多種表現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油水分離的原理,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表現方法。教學難點:探究用油水分離繪畫的方法和要點,創造性地繪制油水分離表現形式探究表。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自我介紹 教師自我介紹,講述課堂規則,遵守紀律、禮貌謙讓... 問:課堂規則有哪些呢? 獎勵回答問題的學生獎品。 學生聽課,回答問題。 明確課堂紀律,調動學生積極性。導入新課 播放《油水分離》實驗視頻。問:你看到了怎樣的現象?這是怎樣的原理呢? 學生觀看 思考現象,回答問題,了解油水分離的基本原理。 激發學生興趣。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觀察了解油水分離的過程,了解油水分離的基本原理。(重點)講授新知 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如何用油水分離的畫法使畫面產生奇妙的效果。 展示任務表單:油水表現形式探究表,讓我們去破解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 導語:其實人們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原理,并用它來裝點我們的生活,比如蠟染畫。 介紹蠟染畫蠟染畫是在布匹上涂蠟、繪圖、染色、脫蠟、漂洗而成。民間傳統紡織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印染手工藝,起源于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可追溯至秦漢之際。 今天我們就要借助油畫棒和水彩色,畫出具有蠟染畫效果的作品。 探究繪畫流程 結合蠟染畫工藝,討論思考,繪畫步驟。 問:想要得到,筆觸清晰,主題明顯的作品,應該按照什么順序使用的油畫棒和水彩顏料? 探究表現形式 觀察課本的作品中,探究蠟筆和水粉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欣賞蠟染作品。 學生欣賞唐國紅的《圖騰》蠟染作品,發現:這幅作品采用油水分離原理繪制繪制而成,畫面產生了不同的肌理效果,給人以斑駁的奇妙感覺。 探究后得出結論:先試用油畫棒再使用水粉顏料,可以得到筆觸清晰,主題明顯的作品。 油畫棒:輕重、粗細、疏密... 水彩:單色、混色、漸變 講解花紋樣式。 學生初步了解任務,帶著問題繼續探究。 感受蠟染畫的奇妙效果。 了解油水分離特性。 了解油水分離畫的作畫步驟。 了解課本中作品的表現形式,為創作做準備。(難點) 為學生創作提供參考依據。實踐創新 你還能用油水分離的方法表現出新的不同的效果嗎?1.提示任務要求: 嘗試用蠟筆和水粉,以油水分離的方法,探究創新多樣的表達效果。 2.教師輔導要點: 注意線條粗細、疏密、曲直變化和色彩搭配變化,豐富表達效果。 學生構思,并完成作品。 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及創新意識。 將學到的知識用于藝術實踐,掌握知識和技法。展示交流 組織學生互評。 展示作品,評價作品。課后拓展 生活中的油水分離。 課后思考。 展示。 開闊學生眼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