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 我設計的自行車教材分析《我設計的自行車》是山東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第 15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交通工具不斷發展,自行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越來越不被人們重視,但自行車車身輕巧,人們對多功能自行車的需求日趨高漲。本課通過情景創設,從自行車的結構和功能入手,以問題驅動教學,學生通過圖文展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欣賞不同樣式、不同用途的自行車,借助繪畫的形式創作出造型獨特、功能先進的自行車。增強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接下來的設計應用課打下基礎。二.學情分析大部分的三年級孩子會騎自行車,有一定的生活基礎。同時,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好奇心、表現欲望較強,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但學生造型能力還有欠缺。針對學生以上特點,引入生活情境,利用多種圖片賞析和小組探究的形式,引發學生思考,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所需資源多媒體課件、教材、學習單、素描紙、彩筆等。大觀念生活所需是設計的源動力,設計服務于生活。三.教學目標1.辨析不同款式的自行車,說出自行車各部位的基本構造、款式特點,畫出自行車各部位結構的基本形。(核心素養指向:圖像識別、美術表現)2.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探究自行車的設計方法,小組合作設計出具有獨特功能和美感的自行車效果圖,并能表述其設計意圖。(核心素養指向:創意實踐)3.正確評述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能闡述騎行對生活的意義,體會設計的美感,感受設計的樂趣。(核心素養指向:審美判斷、文化理解)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自行車的設計方法。教學難點:能設計出有獨特功能和美感的自行車。五.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創設情境:我的一個朋友在利津開了一家自行車車行,接到了很多客戶的訂單,但車行才剛開業,里面的自行車種類太少。聽說我們實驗二校三年級七班的同學們都特別聰明,而且學生都有創作美的能力,今天特向同學們發出邀請函,想請同學們來當設計師,幫忙設計下自行車,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完成訂單。出示客戶對自行車的要求。【設計意圖】根據教學目標,設置主題情境,出示評價標準,明確本課的任務,切合學生生活實際與需求,使學習變得真實、有價值、有意義。試畫--畫結構問:你見過的自行車都是什么樣子?請用速寫的方法快速畫出一輛自行車。【設計意圖】以任務單形式,要求學生能夠快速畫出自行車的結構,幫助學生回憶自行車結構,了解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記憶能力。范畫--畫基本形學生介紹自己畫的自行車,教師以基本形的方式在黑板上快速演示自行車的畫法。出示自行車結構圖,明確自行車各組成部分。小結:自行車的主要結構可以用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基本圖形概括。開拓思維,引導創意問:你會騎自行車嗎?你在騎自行車時遇到了哪些麻煩和問題?你打算怎么改造下自行車,讓其更方便你的出行。學生說,教師在黑板范畫中快速修改、添加?!驹O計意圖】以問題引領教學,通過修改、添畫,初步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騎自行車出現的問題。展示自行車的由來,自行車的改變過程。任務一:請快速畫一輛你見過的自行車。通過一個視頻進行一下回顧。隨著人類需求的提高,200多年來,自行車的外形、功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小結:生活所需是設計的源泉,設計服務于生活。探畫--合作探究表現方法1、2組小結:自行車車架發生了改變,自行車可以折疊、加長,還能使其更美觀。3、4組小結:自行車車輪發生了改變,自行車更加個性、有科技感。5組小結:自行車腳踏板發生改變,騎行姿勢發生變化。自行車或更舒適,或有健身功能。【設計意圖】通過小組探究的形式,利用不同自行車圖片,引導學生探究改變自行車車架、車輪、腳踏方式等使其造型獨特,還可設計載人、載物、便攜、高科技等讓自行車的功能更加強大。增強學生的設計意識,為接下來的創意設計打下基礎。(四)賞畫--欣賞網紅創意自行車視頻、學生創意繪畫。【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設計師“奇葩”創意及優秀學生作品,增強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激發學生創意,同時指出“奇葩”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引起學生注意,強調設計的實用性。(五)回歸情境:車行接到很多自行車的訂單,請自選訂單完成設計稿。訂單 1:我是一名快遞小哥,我想快速送達快遞。訂單 2:我是一名旅游達人,我想爬山涉水。訂單 3:我是家庭主婦:我想邊照顧孩子邊購物。訂單 4:我是一名老年人,我想讓自行車更加舒適。訂單 5:我是一名科技達人,我想我的自行車科技感十足。訂單 6:我想讓自行車能裝更多的貨物。訂單 7:我的自行車要滿足一家四口的出行。......【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增強協作意識,使得創作方式靈活多樣,擴大學生美術表現和創新的更大的空間。學生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能學以致用,體驗創作帶來的快樂。(六)評畫--展示交流回歸任務目標,作品展示。 (一)自評:介紹作品設計思路,推銷自己作品。序號評價要點評價等級1設計完整,構圖均衡2造型獨特,特點鮮明3能闡述其功能,實用性強- 5 -(二)互評:小組間根據評價標準,將胸牌貼到優秀作品處。(三)師評:有針對性的選取作品進行肯定和表揚,對有問題的作品提出指導建議??隙▽W生的心靈美,鼓勵團結互助的精神。【設計意圖】回歸最初的教學任務,呼應教學目標,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充分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也強化了課堂主人翁的意識。出示評價標準,學生會更加準確的評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真正起到相互促進,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總結拓展、情感提升問:騎自行車有什么好處?意志激勵:2015年,我校體育老師陳新國老師,騎著自行車行走在 318川藏線上。用一個月的假期,從利津出發,途經金沙江大橋、東達山,最終到達—拉薩的布達拉宮,全程 4000多公里。陳老師和自己的單車度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假期,也為自己的青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培養了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同學們,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環境日,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世界各地的很多人在這一天步行或騎自行車出行,稱“綠色出行”,希望同學們也能做一位環保小達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