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3.1訂立合同學問大 課型 新授課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引述各類物權的有關法規及其具體表現,來解析生活中維護權利的典型案例。教材分析 本框題處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選擇性必修2 《法律與生活》第三課 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 第一框 訂立合同學問大。本框題從誠信的重要性切入。闡述合同對于交易活動的重要性,說明《合同法》律制度對于市場秩序和社會生活的重大意義。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活動面對的是高二下學期的學生。該年齡層次的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還停留在淺層次上,對知識點的理解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從學科意義上來把握知識,對于一些帶有學科性質的名詞,需要向學生進行詳細地解釋。并且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還處于形成時期,缺乏堅定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我國的民法,提高對我國《民法典》的認同。科學精神 增強對我國《民法典》中合同編的認同。公共參與 依據民法典合同編的規定,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并掌握合同的概念,明確合同對于社會生活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教學重點 1.合同的種類,訂立合同的要求和目的; 2.訂立合同的地位及合同自由原則的作用;教學難點 1.訂立合同的地位及合同自由的原則; 2.訂立有效合同的要求;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本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 預習新課 學生自主思維,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認知。二、逐個擊破 三、背誦識記 四、習題練習 通過課本研究與分享,談談對生活離不開合同的認識 通過課本探究與分享了解要約承諾訂合同的相關知識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預習,了解本節課的知識體系。 一:生活離不開合同 1.合同的含義 是民事主體之間是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2.合同的種類 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運輸合同等。 3.訂立合同的要求和目的(特點) 必須由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即就某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實現各自的利益。 (提示: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期望發生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現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體自由意志的體現,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決定性意義。) 4.訂立合同的地位及合同自由原則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交易者參與交易活動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訂立合同,利用合同參與交易活動能夠充分體現市場交易者的自由意志。 一方面,自愿訂立的合同可以滿足市場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而增加整體的社會財富; 另一方面,自愿訂立的合同促成市場交易者相互合作。形成社會的信用機制。 5.法律保障 法律鼓勵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尊重市場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維護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 二:要約承諾訂合同 1.合同訂立的兩個階段:承諾與要約 (1)要約 ①含義 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主體 發出要約的一方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為受邀約人。 ③要求 為了保護受要約人的合理期待,維護穩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 (2)承諾 ①含義 是受邀約人同意邀約的意思表示。 ②要求 A.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要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達到,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B.如果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或者超過了要約確定的期限,該項承諾轉化為新要約。需要原來的要約人作出承諾,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3)訂立合同過程的結束 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 2.訂立合同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生效 (1)如果合同內容出現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無效。 (2)如果合同的主體不適格或者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也會使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 3.訂立有效合同的要求 訂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法律鼓勵交易從嚴認定無效合同。 三:立字有據更可靠 1.訂立合同的意義 會對當事人能否順利實現其合法權益產生影響。 2.口頭合同 (1)含義 是當事人通過口頭語言達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2)優缺點 ①優點: 充分適應了現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②缺點: 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多不明確,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長,當事人忘記約定內容或者條件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當事人對合同的理解和執行就越容易產生爭議。 (3)適用范圍: 通常用在一些金額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簡單的民事法律關系中。 3.書面合同 (1)含義 是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訂立的合同。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2)優點: 內容清晰,有利干督促各方當事人根據確定的義務履行合同,有利干守約方根據約定追究違約責任。書面合同有據可查,能夠為處理合同糾紛提供明確的證據,有利干案件的公正裁決。 (3)適用場景: 對于權利義務關系復雜、金額較大以及履行期限較長的合同,應當采取書面形式。 4.個人的要求 空口無憑”未必正確,“立字為據”確有意義。我們在生活中應當樹立合同意識,尤其要用好白紙黑字這個工具。 辨識判斷 1.只要是雙方自愿訂立的合同,都受法律保護。( ) 提示 × 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 2.要約是訂立合同的第一步,訂立合同的過程還沒有結束,所以要約沒有法律約束力。( ) 提示 × 為了保護受要約人的合理期待,維護穩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 3.受要約人一旦作出承諾,不管什么內容,都不能再改變。( ) 提示 × 如果受要約人的承諾和要約人的意思表示內容一致,承諾到達對方后,就立即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受要約人的“承諾”增加新的內容,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或者超過了要約確定的期限,此時,該項“承諾”轉化為新要約,需要原來的要約人作出承諾,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4.訂立合同就意味著合同的生效。( ) 提示 × 如果合同內容出現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部分無效。如果合同的主體不適格或者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時,也會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 5.書面合同是訂立合同的最好形式。( ) 提示 × 無論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為都可以產生合同。口頭合同和書面合同各有利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 (2022·遼寧模擬預測)2022年8月5日,A公司向B公司發出了購買B公司牛肉的意向書。隨后,B公司回函稱:“牛肉每公斤80元,1 000公斤起售,如果同意,請于8月10日前回復。”2022年8月12日,A公司回復:“如果價格降低至每公斤70元,則愿意購買5 000公斤。”隨后,B公司回函同意A公司的條件,但需要貨到立即支付貨款,不得拖欠。由此可見( ) ①A公司與B公司的牛肉買賣合同已經成立 ②合同的生效需要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 ③A公司向B公司發出購買B公司牛肉的意向書屬于要約邀請 ④B公司回函同意A公司條件并提出支付貨款方式,構成了新的要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依據題意,材料只是要約階段,A公司與B公司的牛肉買賣合同還未成立,故①不選。材料并未涉及合同的生效需要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故②不選。依據題意,A公司向B公司發出購買B公司牛肉的意向書屬于要約邀請,B公司回函同意A公司條件并提出支付貨款方式,構成了新的要約,故③④入選。 【2】 (2022·北京朝陽期末)小李在某網店購買一部手機,下單后店家一直沒有發貨。小李與網店客服聯系后被告知:銷售人員對銷售方案理解有誤,標錯價格,無法發貨,希望小李能主動取消訂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網店在網站上展示所售貨品信息,并明確定價,屬于拍賣公告類的要約邀請 ②小李了解相關商品或服務的信息后,提交相應的訂單,屬于對要約作出承諾 ③因為銷售人員理解有誤而標錯價格,所以該合同并沒有生效,賣家可以撤銷 ④小李下單成功,雙方電子合同成立,商家如拒絕發貨屬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網店商品展示行為是要約,而不是要約邀請,①錯誤。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小李了解相關商品或服務的信息后,提交相應的訂單,屬于對要約作出承諾,②正確。銷售人員理解有誤而標錯價格并不影響合同生效,賣家不可以撤銷,③錯誤。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本案中小李下單成功,雙方電子合同成立,商家如拒絕發貨屬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④正確。 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理解生活離不開合同的相關知識。 通過具體的事例,掌握要約承諾訂合同的相關知識 通過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為后續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