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1課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1.了解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發展趨勢;了解各國為建立新的國際秩序作出的努力。2.聯系歷史和現實,分析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的發展趨勢和特點。3.認識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了解中國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的努力,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新課導入【教師活動】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的世界格局雖然尚未形成,但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世界格局出現了什么樣的新特點?國際社會為建立新的國際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設置疑問,導入本課。探究新知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一)冷戰后的世界形勢【教師活動】講解冷戰的結束使世界形勢發展的總趨勢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但仍然存在著很多矛盾和沖突。【學生活動】知道冷戰結束后,美國為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不斷加強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軍事干預,嚴重干擾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兩極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國家和地區內部長期以來抑而不發的深層矛盾爆發,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紛爭不斷,恐怖主義抬頭,威脅著世界安全。(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教師活動】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引發當今世界局部沖突的重要根源。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進行了持續78天的轟炸。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3名中國記者不幸犧牲。2003年,美國又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未經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動戰爭,占領伊拉克。之后,美國等西方國家又對利比亞、敘利亞等進行軍事干涉,導致這些地區矛盾不斷,長期動蕩,給當地人民帶來深重苦難。與此同時,北約也在持續擴張勢力范圍,嚴重威脅地區和平與穩定。【學生活動】知道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引發地區沖突,世界依然很不安寧;理解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引發當今世界局部沖突的重要根源。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教師活動】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認為自己“最有能力領導這個世界”,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提問:美國實現“單極世界”了嗎?【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美國沒有實現“單極世界”。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教師活動】講解冷戰結束后,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發展中國家是如何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的。【學生活動】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一)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教師活動】講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確立了以美國和蘇聯為主導的國際秩序,形成了兩大集團對峙的冷戰局面。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新獨立的民族國家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學生活動】知道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析不結盟運動興起的意義。【學生活動】回答: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教師活動】介紹七十七國集團是發展中國家在反對超級大國控制、剝削、掠奪的斗爭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個國際組織,成立于1964年。它的前身是七十五國集團。1963年,第18屆聯合國大會討論召開貿易和發展會議時,73個亞、非、拉國家和南斯拉夫、新西蘭共同提出一份聯合宣言,形成了“七十五國集團”。后來,肯尼亞、韓國、越南加入,新西蘭宣布退出,集團成員國變成了77個。1964年6月15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產生分歧。這77個國家聯合起來,發表了《七十七國聯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并組成一個集團參加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談判,該集團被稱為“七十七國集團”。1967年,七十七國集團第一次部長級會議在阿爾及利亞舉行,會議通過了該集團的憲章。截至2022年9月,該集團有134個正式成員。【學生活動】了解七十七國集團的建立、發展和作用。(二)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教師活動】冷戰結束后,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成為大多數國家的要求。各國致力于發展經濟,力爭增強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進入21世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和平與發展需要各國人民共同維護。【學生活動】知道“冷戰結束后”“進入21世紀”“當前”三個階段的國際形勢。【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結合當前國際形勢,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學生活動】思考并理解:當前,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深入發展,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但人類仍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中國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的努力。【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1)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3)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4)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教師活動】出示材料,提問:中國主張建立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學生活動】回答:中國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課堂小結冷戰結束后,世界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但世界并不太平,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恐怖主義等威脅著世界安全。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板書設計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一)冷戰后的世界形勢(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發展中國家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一)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二)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