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杭州浦沿中學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情調查七年級社會答案命題人:初三文綜備課組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共27題,每小題2分,合計54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C D D C C C C C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D D C A C B A A21 22 23 24 25 26 27D A C A D A C二、非選擇題(共有5個小題,分別為11分、8分、6分、9分、12分,合計46分。)28.(11分)(1)(2分)西、東(2)(7分)北美洲、非洲、歐洲、南極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3)(2分)③、②29.(8分)(1)(2分)甲 乙 (2)(1分)乙 (3)(2分)C(4)(2分)溫帶季風,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1分)亞熱帶季風30. (6分)(1)(2分)西、北 (2)(2分)(20°N,140°W) (3)(2分)西南、北溫帶31.(9分)(1)(2分)①禪讓制②啟(2)(2分)末代君主殘暴昏庸/末代君主的暴政/末代君主統治殘暴。(3)(5分)分封制(1分)有利影響:有利于局部地區的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2分)不利影響:使社會動蕩不安,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2分)32.(12分)(1)(2分)鐵農具和牛耕。(2)(3分)材料一中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為材料二商鞅變法奠定了物質基礎,秦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實行商鞅變法。法家。(3)(4分)措施: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個措施2分)影響: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分)(4)(3分)問題:如何治理國家。(1分)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2分)杭州浦沿中學 2023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情調查七年級社會答案命題人:初三文綜備課組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共27 題,每小題 2 分,合計 54 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C D D C C C C C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D D C A C B A A21 22 23 24 25 26 27D A C A D A C二、非選擇題(共有 5 個小題,分別為 11 分、8 分、6 分、9 分、12 分,合計 46 分。)28.(11 分)(1)(2 分)西、東(2)(7 分)北美洲、非洲、歐洲、南極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3)(2 分)③、②29.(8 分)(1)(2 分)甲 乙 (2)(1 分)乙 (3)(2 分)C(4)(2 分)溫帶季風,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1 分)亞熱帶季風30. (6 分)(1)(2 分)西、北 (2)(2 分)(20°N,140°W) (3)(2 分)西南、北溫帶31.(9 分)(1)(2 分)①禪讓制②啟(2)(2 分)末代君主殘暴昏庸/末代君主的暴政/末代君主統治殘暴。(3)(5 分)分封制(1分)有利影響:有利于局部地區的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2 分)不利影響:使社會動蕩不安,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2 分)32.(12 分)(1)(2 分)鐵農具和牛耕。(2)(3 分)材料一中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為材料二商鞅變法奠定了物質基礎,秦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實行商鞅變法。法家。(3)(4 分)措施: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 個措施 2 分)影響: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分)(4)(3 分)問題:如何治理國家。(1 分)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2分)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 2023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階段性檢測 答題卡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6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材料題(共有 5 個小題,分別為 11 分、8 分、6 分、9 分、12 分,合計 46 分)28.(11 分)(1) (2 分) ,(2) (7 分)① ③ ④ ⑦A C D(3) (2 分) , 。(寫序號)29. (8 分)(1)(2 分) , 。(2)(1 分)(3)(2 分) ( )(4)(2 分) 氣候,特點是 。(5)(1 分) 氣候30.(6 分)(1)(2 分) 半球; 半球。(2)(2 分)經緯度是(3)(2 分) 方向, (溫度帶)。31.(9 分)(1)(2 分)① ②(2)(2 分)(3)(5 分)32. (12 分)(1)(2 分)(2)(3 分)(3)(4 分)(4)(3 分)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階段性檢測答題卡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456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題(共有5個小題,分別為11分、8分、6分、9分、12分,合計46分)28.(11分)(1)(2分)(2)(7分)①③④⑦AD(3)(2分)(寫序號)29.(8分)(1)(2分)(2)(1分)(3)(2分)()(4)(2分)氣候,特點是(5)(1分)氣候30.(6分)(1)(2分)半球:半球。(2)(2分)經緯度是(3)(2分)方向,(溫度帶)。31.(9分)(1)(2分)①②(2)(2分)(3)(5分)32.(12分)(1)(2分)(2)(3分)(3)(4分)(4)(3分)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階段性檢測七年級 歷史與社會命題人:初三文綜備課組 審核人:考生須知:1.本試題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00分。2.答題前,請在答題紙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必須在答題紙的對應答題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答題方式詳見答題紙上的說明。4.考試結束后,試題紙和答題紙一并上交。試 題 卷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共27題,每小題2分,合計54分。)1.下圖是明明所在學校的校園平面示意圖,教學樓位于宿舍樓的( )A.正東 B.正北 C.正南 D.正西2.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圖,其中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大的是( )A.1/10000 B.1:1000000 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千米 D.3.下列關于城市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人口少,聚落規模小 ②與鄉村相比,綠地面積比重大③高樓林立,交通網絡縱橫交錯 ④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某大洲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積排列第四,與“三哥”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我”指的是 ,與“三哥”之間的河是 。( )A.北美洲 蘇伊士運河 B.南美洲 蘇伊士運河C.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D.南美洲 巴拿馬運河5.下表中氣候類型與氣候特點正確的是( )序號 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① 寒帶氣候 終年嚴寒,降水稀少②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天很冷,夏天較熱,全年降水較少③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④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經常下雨,很潮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 右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該圖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A.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B.AB間的坡度小于CD間的坡度C.AB的相對高度與CD相等D.CD連線處可能有河流流經7.中華古詩詞不僅能夠表達出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會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與現象。例如:①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綠茶園連成片;層層梯田環山繞,金秋時節板栗香、②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上詩詞所描述的地形分別是( )A.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山地、草原C.丘陵、高原、山地 D.山地、平原、山地8.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走向為( )A. 發源于亞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南部的海洋B. 發源于亞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狀流向中部的海洋C. 發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D. 發源于亞洲東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西部的海洋9.7月中旬,中國科考隊來到某地,他們發現這里終日太陽懸掛在半空中,滿眼冰天雪地,遠處,一群白熊在悠閑地尋找食物。你認為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A.青藏高原 B.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 C.格陵蘭島北部 D.南極洲下圖為南半球經緯網示意圖。回答10-11題。10.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溫帶,又位于東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甲地位于乙地的( )A.東南 B.東 C.西南 D.西北12.下列關于經緯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以180度經線為界,東經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B.以0度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時緯度為180度D.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小,到北極點時緯度為0度13.如果把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 )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14.右圖為浙江某山村等高線地形圖,下列關于圖上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A.①④都是山頂B.②③都是山脊C.乙河東西流向D.甲村地勢低洼15.為了紀念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北京人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承載歷史展望未來”主題系列活動。下列圖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狀況的是( )16.傳說禹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治水成功,深得眾望。舜年老后,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了禹。這一傳說反映的是(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17.“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王朝。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國統治者實行了變法改革 B.都江堰工程的修建C.鐵質農具和牛耕技術的使用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18.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斷摘錄。空白框中應填是( )A.商朝 東周 B.商朝 戰國 C.戰國 東周 D.戰國 西晉19.《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中國第一個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0.《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據考證,該詩為贊美齊桓公幫助衛國人打敗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證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與之相關的史實是( )A.春秋爭霸 B.牧野之戰 C.西周分封制 D.禮樂制度21.1958年在半坡遺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館。下列模型或實物不能入選其中的是( )A.粟的朽粒 B.半地穴式房屋 C.人面魚紋陶盆 D.干欄式房屋22.“功垂萬代軒轅里,氣壯千秋始祖山。”該詩歌頌的人物是( )A.黃帝 B.炎帝 C.蚩尤 D.帝堯23.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商鞅……亦嚴行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以前是貴族任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材料中“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 )A.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 B.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C.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 D.健全了國家法律制度24.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下列“諸子百家”及其思想對應正確的是( )A.孟子——民貴君輕 B.墨子——無為而治C.韓非子——“兼愛”“非攻” D.莊子——以“法”治國25. 我們現在對商朝歷史的了解遠遠超過對夏朝的了解,這主要是因為( )A.夏朝距離現在比商朝更久遠 B.人們對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C.迄今商代的遺址發現比較多 D.商代有比較成熟的文字記載26.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的主張是( )①“仁者愛人” 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④“貴賤有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7.“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國統治者實行變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C.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進一步推廣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二、非選擇題(共有5個小題,分別為11分、8分、6分、9分、12分,合計46分。)28.讀東西半球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1)圖1是 半球,圖2是 半球。(2分)(2)將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空格內。① ③ ④ ⑦A C D (7分)。(3)七大洲中完全位于東半球的是 ,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 。(寫序號)(2分)29.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觀察下圖,回答問題(8分)(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 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2分)(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 地。(1分)(3)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2分)A. 各月降水都很多 B. 各月降水都很少C.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4)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 氣候,它的主要特點是(2分)。(5)浙江省屬于三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1分)30.讀世界部分地區經緯網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大部分屬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 半球。(2分)(2)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 。(2分)(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B點位于五帶中的 (溫度帶);(2分)31.在歷史學習中,可以運用知識結構圖來輔助學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材料二:在學習夏商周的相關內容時,鳴鳴同學有如下筆記:“桀駕人車、紂施炮烙之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材料三:據《春秋》一書記載,在242年間,列國進行了483次戰爭。楚國攻打宋國時,城內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在爭霸過程中,諸侯國從100多個逐步歸并成戰國初期的10多個;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頻繁,促進了民族交融。(1)請分別寫出材料一結構圖中①②處的內容。(2分)(2)根據材料二的筆記內容分析夏、商、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2分)“諸侯”一詞的出現與哪一制度有關?依據材料三歸納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帶來的影響?(5分)32.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生動的詮釋了這一規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2分)材料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漢書·食貨志》材料三:當時,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它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呈現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1)據材料一回答代表當時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兩項重要技術分別是什么。(2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商鞅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3分)(3)根據材料二,指出商鞅變法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場變法對秦國產生的影響。(4分)(4)各學派爭論的共同問題是什么?這種現象對中國古代文化有什么影響?(3分)第6題圖圖2圖120°60°100°140°180°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2 頁 共 7 頁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 2023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階段性檢測七年級 歷史與社會命題人:初三文綜備課組 審核人考生須知:1.本試題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 100 分鐘,滿分 100 分。2.答題前,請在答題紙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必須在答題紙的對應答題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答題方式詳見答題紙上的說明。4.考試結束后,試題紙和答題紙一并上交。試 題 卷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共 27 題,每小題 2 分,合計 54 分。)1.下圖是明明所在學校的校園平面示意圖,教學樓位于宿舍樓的( )A.正東 B.正北 C.正南 D.正西2.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圖,其中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大的是( )A.1/10000 B.1:1000000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1000 千米 D.3.下列關于城市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人口少,聚落規模小 ②與鄉村相比,綠地面積比重大③高樓林立,交通網絡縱橫交錯 ④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某大洲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積排列第四,與“三哥”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我”指的是 ,與“三哥”之間的河是 。( )A.北美洲 蘇伊士運河 B.南美洲 蘇伊士運河C.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D.南美洲 巴拿馬運河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1 頁 共 8 頁5.下表中氣候類型與氣候特點正確的是( )序號 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① 寒帶氣候 終年嚴寒,降水稀少②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天很冷,夏天較熱,全年降水較少③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④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經常下雨,很潮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 右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該圖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A.圖上 1 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1 千米B.AB 間的坡度小于 CD 間的坡度C.AB 的相對高度與 CD 相等D.CD 連線處可能有河流流經第 6 題圖7.中華古詩詞不僅能夠表達出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會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與現象。例如:①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綠茶園連成片;層層梯田環山繞,金秋時節板栗香、②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上詩詞所描述的地形分別是( )A.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山地、草原C.丘陵、高原、山地 D.山地、平原、山地8.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走向為( )A. 發源于亞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南部的海洋B. 發源于亞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狀流向中部的海洋C. 發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D. 發源于亞洲東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西部的海洋9.7 月中旬,中國科考隊來到某地,他們發現這里終日太陽懸掛在半空中,滿眼冰天雪地,遠處,一群白熊在悠閑地尋找食物。你認為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A.青藏高原 B.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 C.格陵蘭島北部 D.南極洲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2 頁 共 8 頁下圖為南半球經緯網示意圖。回答 10-11 題。10.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溫帶,又位于東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甲地位于乙地的( )A.東南 B.東 C.西南 D.西北12.下列關于經緯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以 180 度經線為界,東經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B.以 0 度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時緯度為 180 度D.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小,到北極點時緯度為 0 度13.如果把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 )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14.右圖為浙江某山村等高線地形圖,下列關于圖上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A.①④都是山頂B.②③都是山脊C.乙河東西流向D.甲村地勢低洼15.為了紀念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 90 周年,2019 年 5 月 18 日,北京人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承載歷史展望未來”主題系列活動。下列圖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3 頁 共 8 頁狀況的是( )16.傳說禹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治水成功,深得眾望。舜年老后,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了禹。這一傳說反映的是(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17.“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王朝。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國統治者實行了變法改革 B.都江堰工程的修建C.鐵質農具和牛耕技術的使用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18.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斷摘錄。空白框中應填是( )A.商朝 東周 B.商朝 戰國 C.戰國 東周 D.戰國 西晉19.《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中國第一個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0.《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據考證,該詩為贊美齊桓公幫助衛國人打敗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證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與之相關的史實是( )A.春秋爭霸 B.牧野之戰 C.西周分封制 D.禮樂制度21.1958 年在半坡遺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館。下列模型或實物不能入選其中的是( )A.粟的朽粒 B.半地穴式房屋 C.人面魚紋陶盆 D.干欄式房屋22.“功垂萬代軒轅里,氣壯千秋始祖山。”該詩歌頌的人物是( )A.黃帝 B.炎帝 C.蚩尤 D.帝堯23.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商鞅……亦嚴行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以前是貴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4 頁 共 8 頁族任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材料中“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 )A.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 B.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C.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 D.健全了國家法律制度24.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下列“諸子百家”及其思想對應正確的是( )A.孟子——民貴君輕 B.墨子——無為而治C.韓非子——“兼愛”“非攻” D.莊子——以“法”治國25. 我們現在對商朝歷史的了解遠遠超過對夏朝的了解,這主要是因為( )A.夏朝距離現在比商朝更久遠 B.人們對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C.迄今商代的遺址發現比較多 D.商代有比較成熟的文字記載26.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的主張是( )①“仁者愛人” 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④“貴賤有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7.“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國統治者實行變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C.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進一步推廣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5 頁 共 8 頁二、非選擇題(共有 5 個小題,分別為 11 分、8 分、6 分、9分、12 分,合計 46 分。)28.讀東西半球圖,回答下列問題。(11 分)圖 1 圖 2(1)圖 1 是 半球,圖 2 是 半球。(2分)(2)將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空格內。① ③ ④ ⑦A C D (7 分)。(3)七大洲中完全位于東半球的是 ,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 。(寫序號)(2分)29.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觀察下圖,回答問題(8 分)(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 0℃的是 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2分)(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 地。(1分)(3)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2分)A. 各月降水都很多 B. 各月降水都很少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6 頁 共 8 頁C.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4)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 氣候,它的主要特點是(2分)。(5)浙江省屬于三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1分)30.讀世界部分地區經緯網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6 分)180° 140° 100° 60° 20°(1) 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大部分屬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 半球。(2 分)(2)圖中 A 點的經緯度是 。(2 分)(3)A 點位于 B 點的 方向, B 點位于五帶中的 (溫度帶);(2 分)31.在歷史學習中,可以運用知識結構圖來輔助學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 分)材料一:材料二:在學習夏商周的相關內容時,鳴鳴同學有如下筆記:“桀駕人車、紂施炮烙之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材料三:據《春秋》一書記載,在 242 年間,列國進行了 483 次戰爭。楚國攻打宋國時,城內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在爭霸過程中,諸侯國從 100 多個逐步歸并成戰國初期的 10 多個;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頻繁,促進了民族交融。(1)請分別寫出材料一結構圖中①②處的內容。(2分)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7 頁 共 8 頁(2)根據材料二的筆記內容分析夏、商、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2分)(3)“諸侯”一詞的出現與哪一制度有關?依據材料三歸納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帶來的影響?(5分)32.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生動的詮釋了這一規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2 分)材料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漢書·食貨志》材料三:當時,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它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呈現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1)據材料一回答代表當時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兩項重要技術分別是什么。(2 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商鞅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3 分)(3)根據材料二,指出商鞅變法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場變法對秦國產生的影響。(4分)(4)各學派爭論的共同問題是什么?這種現象對中國古代文化有什么影響?(3 分)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七年級期中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第 8 頁 共 8 頁文綜學科 期中考試命題雙向細目表命題人:初三文綜備課組 審核人:題號 目標內容 識記 理解 應用 分析綜合 探究 題目來源 分值原創 選用 改編1 方向 √ √ 22 比例尺 √ √ 23 聚落 √ √ 24 大洲 √ √ 25 氣候特點 √ √ 26 等高線地形圖 √ √ 27 地形類型 √ √ 28 亞洲地形特點 √ √ 29 北極 √ √ 210 經緯網半球 √ √ 211 經緯網方向 √ √ 212 經緯度 √ √ 213 早期國家與社會 √ √ 214 等高線地形圖 √ √ 215 北京人 √ √ 216 禪讓制 √ √ 217 春秋地圖 √ √ 218 古代朝代更替 √ √ 219 夏朝 √ √ 220 春秋爭霸 √ √ 221 半坡遺址 √ √ 222 黃帝 √ √ 223 商鞅變法軍事內容 √ √ 224 諸子百家思想 √ √ 225 甲骨文 √ √ 226 儒家思想 √ √ 227 春秋戰國經濟 √ √ 228 大洲大洋 半球 √ √ 2大洲大洋 √ √ 2半球 √ √ 229 氣候 氣溫 √ √ 2降水 √ √ 1比較降水 √ √ 2季風氣候 √ √ 230 經緯網 半球 √ √ √ 2經緯網 √ √ √ 2方向 √ √ √ 231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禪讓制 √ √ 2國家更替 √ √ 2分封制 √ √ √ 532 春秋戰國經濟 鐵犁牛耕 √ √ 2諸子百家 √ √ 3商鞅變法 √ √ √ 4百家爭鳴 √ √ 32023.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上文綜期中檢測(答卷).docx 七上文綜期中檢測(答案).doc 七上文綜期中檢測(答案).pdf 七上文綜期中檢測雙向細目表(1).doc 七上文綜期中檢測(答卷).pdf 七上文綜期中檢測(問卷).doc 七上文綜期中檢測(問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