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會滾的玩具學習領域:設計·應用課 時:1課時教學目標:⒈啟發學生通過探究會滾動的玩具的特點,從生活中找到石化制作此玩具的廢舊材料,設計一個會滾動的簡易玩具。⒉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材料進行簡單的改造、組合及裝飾。⒊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選用合適的廢舊材料,加以想象和改造,制作會滾的玩具。教學難點:根據自選材料的外形進行巧妙構思與改造,初步了解結構設計和造型的方法。教學準備:教具準備:示范用具及已制作成的范例數個。學具準備:彩筆、彩紙、剪刀、雙面膠、易拉罐等圓柱形、碟形、碗形等廢舊材料。教學流程:活動一:情景導入在講臺與學生課桌間用KT板設置一道斜坡,展示會滾動的玩具范作,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為什么這些玩具能滾動?學生分組研究范作,探究原理,到處課題。活動二: 啟發談話⒈討論:什么形狀的物體會滾?(生答:圓形的、圓柱形的、球體。)我們所帶的材料有哪些不用加工,直接便可滾動?(生答:易拉罐、各種圓球。)不能直接滾動的怎么辦?(引導學生想出相應的辦法,比如:把兩個小碟象車輪一樣連起來……)⒉出示范例,引導學生學生觀察分析這些玩具是如何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狀大膽想象并進行改造和裝飾美化的?創意和趣味性是如何巧妙結合的。找學生說一說,教師再簡單補充并演示:教師以一件廢舊材料為例,請學生依據材料的形狀、顏色、質地等展開想象,探討如何簡單地改造、添加、裝飾,通過巧妙的構思使其變成一件既好看又能順暢滾動的玩具。鼓勵學生進行思維的相互碰撞,教師選用最有創意的設計,運用剪、拼貼、繪畫等造型手段進行簡單示范。活動三:做一做⒈作業要求:利用自己帶的工具材料,制作一個會滾動的玩具。⒉輔導要點: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造。引導學生想方設法突破單純繪畫裝飾的形式,將繪畫與手工制作或其他方法結合起來。活動三:評一評作業完成后到斜坡處滾動一下,看哪一些裝飾得漂亮、滾動得流暢。感覺哪一個最有創意?為什么?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制作的玩具(介紹一下自己認為最成功的地方)?如果再做一次,你準備在哪些地方進行改進?請學生自薦或推薦裝飾得最成功的作品,請小作者說說自己運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