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魚兒游游【教學目標】圖像識讀:學生能夠準確概括與的形狀、結構、花紋特征。美術表現:能夠運用點、線、面裝飾魚。審美判斷:能夠制作出外形、花紋與眾不同的魚,并能發現別人作品的優缺點。創意實踐:引發部分學生運用工具材料對作品進行創意裝飾。文化理解:引發學生愛護海洋生物、愛護海洋環境、不亂丟垃圾的環保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并能歸納概括魚的身體形狀,能夠表現出魚身體各部分主要結構。難點:通過欣賞、觀察魚的外形、花紋、色彩,創作獨特的、有裝飾味的魚。【教學設計】謎語導入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猜一猜,好不好?(好)“有頭沒有手,有尾沒有腿,日行千里路,不能離開水”(打一動物)。猜出答案的同學請舉手!(魚)對,魚是水中的精靈,他們讓江河、大海變得更加神奇!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魚兒游游》,大家說好嗎?(好)板書:魚兒游游新授內容同學們,在美麗的大海中,必定有各式各樣的魚兒在海底中做游戲,那么它們在水里是怎樣移動的呢?他們的身體由幾大部分組成呢?它們身上的花紋和顏色有什么特點呢?它們的身體都長成哪些常見的形狀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通過視頻到海底去尋找答案吧!(播放海洋的魚類圖片或視頻,了解魚的動態,顏色,形狀及基本組成部分。)看完這段精彩的視頻,我們一起來找出剛才那四個問題的答案。(1)魚在水中是怎樣移動的?(舉手回答)通過擺動尾巴而前行。(出示圖片)(2)魚的身體是由幾大部分組成?(舉手回答)頭、軀干、尾巴三部分組成。(出示圖片)(3)魚身上的花紋與顏色有什么特點?(舉手回答)花紋細密有規律;顏色漂亮,五顏六色。(出示圖片)(4)魚都有哪些常見的形狀?(舉手回答)有三角形,橢圓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長條形及不規則外形等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一邊在黑板上進行現場演示,最后組成一幅簡單的“海底世界"草稿。)下面請同學們回答一下,老師在黑板上畫的這幅“海底世界"好看嗎?(不好看)為什么呢?(因為魚身上沒有顏色)對!老師畫的這幅畫,只是一個輪廓,似乎這些魚兒好像生活在一片被污染的海水里,身上漂亮的花紋和顏色被污染的海水洗掉了一樣......那么同學們是否想自己親手試一試畫一條自己喜歡的魚呢?(想)在動筆之前,請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你畫魚的大小比例,(請看大屏幕)上面有三個不同的構圖,看看哪個比例最合理?為什么?(1)太小(2)太大(3)合適5.下面就請同學們動手試一試,一定要記住 老師的 提示, 先在紙上起好稿,注意魚的大小比例,然后畫好花紋涂上顏色,一定要為自己畫的魚兒穿上漂亮的服裝......畫完后用自己的剪刀減掉魚周圍的空白部分,然后送到講臺。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利用黑板共同創造一幅大型的海底世界,大家說有沒有信心?(有)好!開始作畫。(黑板上出示帶有各種水草及漂亮貝殼的海底,但沒有魚兒在游的海底世界背景。)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注意照顧全體同學,重點關注能 力較弱的孩子 ,幫助 他們 構好圖, 指導他們 造好型,督促他們提高作畫速度,盡量把自己畫的魚貼到黑板上。多發現優點并及時鼓勵,以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教師 隨時把學生畫完的作品貼到黑板上的大“海底世界"里,最后全班共同完成集體創作大型“海底世界"的畫面。作業展評師:同學們,放下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全班同學共同創作的大"海底世界"畫面。面對這么大而美的畫面,哪位同學能先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學生自評:介紹自己的作品,說出創作意圖及表現方法。學生互評:介紹自己喜歡的同學作品,說出優點,提出建議。教師講解:肯定學生作品的優點及缺點,提出改進方法。( 圍繞重點難點,適當做出演示)課后 練習延伸 :希望同學們回去以后,利用課余時間參考今天大家共同創造的大“海底世界",再個人創造一副A4紙大小的“海底世界"。小結拓展師:美麗的魚兒是河流和海洋中的精靈,沒有了魚兒,河流和大海就變成了死河和 死海......所以珍惜大自然,保護環境,愛護動物,是我們的共同責任。前些天新聞媒體報道,在我們國家東北 方向的鄰國 日本,要向大海里 排放核廢 水,只要排到海里,那么大批的魚兒就會失去生 命,海底生物就要消失.........對于日本 國家這 種不負責任 的行為,我們答應不答 應?(不答應)教師同時出示另一幅關于各種魚兒反抗排放核廢水的畫面。最后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大聲的朗讀: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而共同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