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任課班級 課題 《童謠童畫》執教時間 2023年11月2日星期四 授課地點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童謠是兒童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是民間藝術家留給孩子的一份很珍貴的禮物,它既富有童趣,又體現出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同時又是繪畫創作極好的素材。童畫則是孩子們在愉悅的情緒中隨意灑脫創造的另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孩子們閱讀童謠之后,將文學形象轉化為繪畫的語言形式,將文字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融為一體,體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 因此,讓學生學童謠,畫童畫,將童畫童謠和諧地綜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熱情,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教材選取了我國眾多優秀的民間童謠中的9首,并提供與之對應的童畫作品,對作品的欣賞、分析,能讓學生更直接地去感受童謠童畫的歷史特點和藝術特點,也為學生的創作提供了范本。提問部分則是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童謠、童畫的特點及相互關系。本課教學極具開放性,在作畫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評價標準上只要求學生在創作時能表現出童謠的意境即可。 五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思維形式由具體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自覺性也在增強,他們對美術課的興趣依然濃厚,并且已經掌握了一些基礎的繪畫基礎以及對各種材料初步可以綜合運用了,在課堂上能夠大膽想象創造,作品內容豐富,他們力求表現更真實、更深刻,表現能力有所加強。這時期的學生能運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現自己所觀察到的對象。也有的學生眼高手低,對表現好的作品缺乏信心。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民間童謠的歷史及特點,童謠和童畫相通之處。 2.為童謠創作童畫作品。 3.體會童畫、童謠的綜合藝術特點,增加跨學科綜合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深入學習童謠中的字、詞、句,通過大膽的聯想為自己喜歡的童謠配上合適的童畫。 難點:創作的童畫既符合童謠的意境,又能體現出一定的繪畫水平。課前準備 1.教具:相關美術課件、板書 2.學具:彩色紙、油畫棒、彩筆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導入新課 出示《小老鼠上燈臺》這首耳熟能詳的童謠 學生活動:讀一讀 師:大家知道這首叫什么嗎?它是一首? 生:童謠/不知道 師:這是一首童謠(貼板書),童謠距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能夠和它相比的“老資格”也只有《詩經》里的某些篇章了。 師:讀完童謠,大家有什么感受嗎?(試著說出童謠的特點) 讀一下加深感受 基本特點: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有趣又好玩 講究押韻 不但歌詞寫得俏皮可愛,而且描繪了我們生活勞動中的場景與畫面,所以一首童謠,甚至是一句童謠,就是一幅畫(出示《小老鼠上燈臺》的圖片)賞析一下 小游戲:配對童謠和童畫,并說明理由 學生匯報自己的觀點 總結:童謠和童畫的相通之處,童謠和童畫將文學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動地融為一體。童謠是用富有節奏感的、押韻的具有音樂美的語言來描寫一個場景的,童畫是用豐富的色彩和富有想象的畫面來描繪童謠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童謠童畫》 【設計意圖】用耳熟能詳的童謠引起學生快樂的學習經驗回憶,點燃學生的熱情,渲染課堂氣氛,同時為學生后面的深入學習探究做鋪墊。 新授 出示課題《童謠童畫》 賞析童畫(文字和畫面沒有結合在一起) 師:同學們還知道哪些童謠呀,誰來分享一下? 師:看起來童謠還真不少呢,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首童謠,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秧歌》主要用來講述色彩,因為扭秧歌唱山歌是令人非常高興的場面,所以畫面主色調以暖色調為主,它可以讓畫面更加熱烈。因此,在畫畫的時候要根據所畫的內容來選擇顏色 《采藕》主要講畫面,畫面里有什么東西,畫面里加上了什么,又減去了什么,這樣做為了什么,畫面中的紋樣和《生活中的民族紋樣》結合 《蕩秋千》講表現手法,夸張和聯想。我們班有誰蕩過秋千呢?在蕩的時候又是什么感受和心情,童謠中明明是只有一個人在蕩秋千,可為什么畫面中會有那么多人呢? 《紡線車》主要講材料表現形式。小結:童謠童畫的表現形式多樣。顏料、彩色筆、油畫棒、線描、布貼和彩紙粘貼、剪紙、皺紙、橡皮泥、版畫、刮畫等。3.童謠繪本(把文字放進畫面里) 師:剛剛我們欣賞了幾幅根據童謠畫出來的童畫,但如果文字沒有在邊上的話,同學們對于不熟悉的童謠很難想象這副童畫就是根據童謠畫出來的。但是如果童謠和童畫放在一起,那是不是就清晰了呢?這就是童謠繪本 出示繪本 師:說到童謠繪本,不得不說田原先生,被人們譽為“全能藝術家”他擅長漫畫、國畫、連環畫、書法等等,其中他所畫的童畫靈動可愛,充滿童趣和鄉土味,寥寥幾筆足以傳神。 分析繪本的構圖、畫面、文字編排、留白 師:如上所見,畫面充滿想象力。我們來觀察一下排版,文字可以在畫面外的上下左右方向,也可以包含在畫面內。那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畫面上還有哪些特點呢? 生:顏色鮮艷、人物對稱、充滿想象力、主題鮮明、主體明顯、具有中國特色的美感、人物平面化、具有對稱的美感 【設計意圖】為接下來的繪本創作打下基礎 作業布置 布置作業前:拿出沒有內容的繪本封面 師:老師這里有一本沒有內容的童謠書,需要同學們的作品來填滿它,讓這本書成為xxx班級獨特的繪本 布置作業:選擇自己喜歡的童謠,并為它配畫 要求:文字要在畫面內,明確是繪本 展評 同學們創作的這本繪本就完成啦,有誰想要翻閱的嗎?請你上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頁? 拓展 同學們,你們剛剛選擇的童謠內容大家熟悉嗎?這些都是你們的爸爸媽媽甚至是爺爺奶奶那一輩的生活場景,哪怕到了現在也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童謠不僅僅是我們這一個年代的童年,它也是比我們年長的人的童年。你們可以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他們的童年是怎么樣的,回來和老師或者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一下。板書設計指導教師評價 以繪本的形式呈現作業,創意很好 以剪紙的形式創作想法很不錯,但是分發的材料太多了,學生亂了,自己也亂了 材料提早收課堂實錄任課班級 五(3)班 課題 《童謠童畫》執教時間 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 授課地點 賓虹小學2號樓5樓板書板繪照片學生課堂作業展示教學后記與反思 學生的剪紙技術較高,不需要畫草稿,就能準確掌握大致形狀并剪出,再經過2次修改,造型的表現力就有了。 學生的想法天馬行空,不能用一套想法禁錮住孩子的想象力。 先剪出主體部分,再添加裝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