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題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2020七上·嘉興期末)從下圖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有( )①圖中等高距是100米 ②陳莊的地形稱為鞍部③張莊位于李莊正西面 ④四村地勢最低是張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17七上·柯橋期中)赤道周長約為4000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量得赤道的圖上距離為200厘米,則該圖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0 B.1:20000000C.四千萬分之一 D.二百萬分之一3.小明所在的學校操場的百米跑道在地圖上是0.5厘米,請選出該圖的比例尺( )A.1:100 B.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C. D.1:2000004.我們可以通過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來判斷氣候類型。下圖所顯示的,屬于氣候類型應是( )A.地中海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5.(2019七上·新昌期中)下列關于比例尺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詳細②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比圖上距離縮小的程度③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0千米④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下列圖示中屬于平原地形的是 ( )A. B.C. D.7.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變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 )A.種植技術的提高 B.生產工具的改進C.人工取火的發明 D.建筑技術的進步8.北京的先農壇是為紀念先農神而設的,先農神是我國古史傳說中最先教民耕種的神者,他應該是( )A.嫘祖 B.炎帝 C.黃帝 D.蚩尤9.在一堂體育課上,體育教師正在進行隊列訓練,現在同學們朝正南方,體育老師喊:“向右轉。”這時同學們朝( )A.正西方 B.東南方 C.正東方 D.西北方10.(2019七上·嵊州月考)柯橋區每年都有大批布匹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這體現了區域間的( )A.文化交流 B.信息交流 C.物產交流 D.技術交流11.在下列方法中,不能表示地圖上的方向的是( )A.指向標定向法 B.經緯網定向法C.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D.北極星定向法12.有一艘輪船航行到這樣一個地方,它的東側是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問這個地點是( )A.東經20°赤道 B.西經20° 赤道C.東經160° 赤道 D.西經160° 赤道13.“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這句詩描述的鄉村聚落類型是……( )A.農村 B.牧區 C.漁村 D.林場14.關于下面兩幅圖的歸類,正確的是( )A.①為鄉村聚落 B.①②均為鄉村聚落C.②為鄉村聚落 D.①②均為城市聚落15.(2017七上·臺州期中)造成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占地面積的大小C.地形和氣候的差異 D.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16.下列地圖中,最能直觀地表示地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 )A.地形剖面圖 B.分層設色地形圖C.等高線地形圖 D.寧波交通圖17.(2021七上·秀洲月考)下列敘述不能反映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異的是( )A.鄉村聚落外圍有大片的農田,城市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B.鄉村聚落的綠地面積比城市聚落的綠地面積要大C.鄉村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嚴重D.鄉村聚落建筑比城市聚落的建筑要低矮18.“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這句話告訴我們 , 與人交往要( )A.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B.放眼世界志存高遠C.寬容待人,與人為善 D.明辨是非,為人正直1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村莊、城鎮、大都市都是規模不等的社區B.不同類型的社區往往交織在一起,功能特色各異C.城市和鄉村是差異比較明顯的兩種聚落D.一座城市就是一個社區,不可能在城市內部進一步劃分社區20.小睿同學參加的地理探究社團要進行野外考察活動,出發前拿到一張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圖中C表示的山體部位為(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峭壁21.城市與鄉村的差異表現在( )A.鄉村人口數量多,人口稠密B.城市居民的居住地相對分散C.鄉村功能較為復雜D.居民的生活、生產方式有較大差異22.2023年2月13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____重點工作的意見》。這是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A.農村建設 B.現代農業 C.鄉村振興 D.農業合作23.在比例尺為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間的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那么甲乙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 )A.90千米 B.9千米 C.900千米 D.30千米24.以下各項中體現了社區經濟功能的是( )A.社區組織居民投票選舉 B.社區舉辦乒乓球比賽C.社區老年大學開學典禮 D.社區超市開業25.(2019七上·嘉興期中)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嘉興市行政區劃圖 B.浙江省政區圖C.中國政區圖 D.世界政區圖26.小強同學從下圖中獲取了以下信息,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 B.河流①比河流②的流速慢C.圖中的圖例“”表示隧道 D.該地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27.三班學生制定了班級格言:“進班一刻,三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三班的。”這句格言要求全班同學( )①只為班級和老師學習②樹立主人翁意識③自覺維護班級榮譽④心中有集體,堅持集體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8.2018年5月,海曙區某校學生組成“海絲·尋蹤”調查小分隊,對12處寧波“海上絲綢之路”遺跡進行探訪、拍攝照片并撰寫調查報告,這種調查方法屬于( )A.訪談法 B.文獻調查法 C.實地考察法 D.問卷調查法29.(2019七上·紹興月考)下面幾幅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國政區圖》 B.《諸暨市地形圖》C.《浙江省交通圖》 D.《世界地圖》30.(2018七上·秀洲月考)下列各項中,能夠體現社區經濟功能的是( )A.社區組織的居民投票選舉 B.社區組織的免費體檢C.社區便民超市開業 D.社區的愛心捐款31.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分別為圖①1:1000、圖②1:100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①比例尺較小B.圖②表示的地理事物較簡略C.圖②表示的范圍較小D.若其中一幅是學校平面圖,最適用的是圖②32.一艘貨輪在17°N、112°E附近海域遭遇突發事件。為盡快趕往出事海域,救援船應該從下圖中的( )A.甲港口出發,向東北方向航行 B.甲港口出發,向東南方向航行C.乙港口出發,向西北方向航行 D.乙港口出發,向西南方向航行觀察以下4幅等高線圖,回答以下問題。33.地形部位名稱排列與圖序相符的是 ( )A.①山峰 ②山谷 ③山脊 ④盆地B.①山峰 ②山脊 ③鞍部 ④山谷C.①鞍部 ②陡崖 ③山谷 ④山脊D.①鞍部 ②陡崖 ③山脊 ④山谷34.上面四幅等高線地圖的地形地貌中,可能發育成河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35.最能直觀表示某一地區沿剖面線地帶的地勢起伏狀況的圖是( )A.等高線地形圖 B.分層設色地形圖C.平面圖 D.地形剖面圖36.下列不屬于社區的是( )A.林埭鎮莊橋村 B.平湖市如意小區C.平湖市郵電局 D.平湖市37.下列內容中,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A.禹讓位給伯益 B.禹讓位給皋陶C.“禹傳子,家天下” D.舜傳位給禹38.(2021七上·秀洲期中)下面四幅圖中,河流自南向北流的是( )A. B.C. D.39.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 )①線段式 ②數字式 ③文字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40.下列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組合不正確的是( )A.冰屋——北極地區終年寒冷B.窯洞——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C.高腳屋——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D.平頂屋——中國南方潮濕多雨41.下列關于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說法錯誤的是()A.鄉村聚落是居民以種植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形式的聚落B.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廠、商店、學校、醫院等生活和文化設施不如鄉村聚落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圖中等高距是100米 , ②陳莊的地形稱為鞍部,③張莊位于李莊西南方 ,④ 四村地勢最低是張莊 ;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2.【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換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200cm/40000km=1/20000000。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換算的運用。3.【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跑道實地距離是100米,圖上距離是0.5厘米,可計算得出該圖的比例尺是1:20000,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00厘米,即200米,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除了線段式比例尺外,還有數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例如,1:5000000或1/5000000,都是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0000厘米,即50千米。在圖上量出兩地之間的距離,然后用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以算出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在一般情況下,比例尺不同,地圖表示的內容詳略程度也不同。4.【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A、由所學知識可知,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多雨,不符合圖示氣候類型,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可知,熱帶草原氣候特征為全年炎熱干燥少雨,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C正確;D、由所學知識可知,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雨稀少,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亞熱帶季風氣候, 總體氣候特征為夏熱冬溫,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季風發達 。5.【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簡略,①錯誤;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②錯誤;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千米,③錯誤;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④正確;綜上可知,錯誤的是①②③,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6.【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平原地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原地形海拔低,地勢起伏小,地形平坦。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平原地形特征的識記。7.【答案】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中華文明的曙光【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人類進化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主要受勞動生產的影響,尤其是勞動工具的不斷更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演進,B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 勞動創造了人類,創造了社會,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8.【答案】B【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題干中提到“先農神是我國古史傳說中最先教民耕種的神者”可知是炎帝,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黃河流域部落的首領,號神農氏.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改進工具,教人農耕,還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相傳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所以B選項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遠古傳說的概況,能清楚知道炎帝、黃帝、堯、舜、禹的相關故事以及他們所反映的歷史內容。9.【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平常方向判定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此時正面朝南,右邊則為正西方向,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里中方向判定,一是根據地圖經緯確定東西南北,以及指向標判定正北方向;二是根據現實生活中方向的判定,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10.【答案】C【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布匹”可知,這是區域間的物產交流。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區域間合作的內容,屬于容易題。11.【答案】D【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北極星定向法是根據天空北極星的位置判定北面方向,不能在地圖上展示,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一般地圖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表示方向;經緯網上緯線指示正東正西,經線指示正南正北;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指向正北。12.【答案】B【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東經20°以東是東半球,以西也是東半球,故A排除。西經20°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赤道南北分別是南北半球,故B符合題意。東經160°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故C不符合題意。西經160°東西兩側都是西半球,故排除D。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東西半球,屬于容易題。13.【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鄉村:范圍大、密度小;建筑物高度低;道路窄、少;植被是農田、果園;自然景觀改變小;城市:范圍小,密度大;建筑物高度高;道路寬、多;植被是草坪、道旁樹;自然景觀改變大。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故答案為:A。【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14.【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提供的兩幅圖來看, ①是鄉村聚落景觀,②是城市聚落景觀,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15.【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在景觀上的區別是城市的房屋建筑高樓林立分布密集,鄉村建筑房屋矮小,分布散落。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景觀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原因的識記。16.【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等高線地形圖是由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成的線組合而成的,它不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題意。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形象的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故正確。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在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之間涂上不同的顏色,用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它不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題意。寧波交通圖只能表示寧波地區的交通狀況,不能表示地勢的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題意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地圖的種類可以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當然它還可以分為地形剖面圖、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平面示意圖等,其中最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地形剖面圖 。17.【答案】C【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但無法確定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問題。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18.【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不去計較一些小事,包容一些人的過錯,理解人的難處,對待人寬容,不事事計較整日找事。這句話告訴我們與人交往要學會寬容待人,與人為善。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越是寬容待人者,福澤越深厚 對于人與人間的交往,多一分互相體諒,多一分寬容相待,于是自己的德行就會提升,心靈將會變得坦然,處世態度也將更為豁達。真正的修養,是寬容待人。19.【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A、村莊、城鎮和都市都是規模不等的社區,A正確;B、不同類型的社區往往交織在一起,功能特色各異,B正確;C、城市和鄉村是差異比較明顯的聚落,C正確;D、一座城市就是一個社區,在城市的內部也可以進一步劃分社區,D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內,相互關聯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體。20.【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A、由圖表信息可知,山谷地形為兩邊高中間低,圖中G為山谷地形,A錯誤;B、由圖表信息可知,鞍部地形為兩邊為山嶺高中間低平,圖中C為鞍部,B正確;C、由圖表信息可知,山脊地形中間高兩邊低,圖中A為山脊,A錯誤;D、由圖表信息可知,峭壁地形為多條等高線交匯處,圖中E是峭壁,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在地圖中陡坡一般是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鞍部位于兩山頂之間的部位,行為形似馬鞍,所以叫鞍部 。21.【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A、由所學知識可知,城市人口密度比鄉村密度大,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城市居民的居住地相對集中,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鄉村人口極少,居住相對分散,居住區功能較為簡單,C錯誤;D、由所學知識可知,城鄉間生活生產方式差異大,城市以服務業為主、鄉村以農業為主,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城市與鄉村相比,城市的人口數量多,人口密集,居住地相對集中,城市功能相較復雜,而城鄉之間的差異體現在居民生產、生活方式不同,城市以服務業為主,鄉村主要以農業為主。22.【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由所學知識可知,2023年2月13日,黨中央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23.【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在比例尺為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間的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那么甲乙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90千米,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比例尺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24.【答案】D【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A、 社區組織居民投票選舉 屬于社區管理功能,A錯誤;B、 社區舉辦乒乓球比賽 ,屬于社區文體功能,B錯誤;C、 社區老年大學開學典禮 ,屬于社區教育功能,C錯誤;D、社區開超市屬于 社區經濟功能 ,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功能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管理功能,管理社區人群的社會生活實務服務功能,為社區人民單位提供;服務保障功能,救助和保護社區的弱勢群體;教育功能,提高社區成員的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社區經濟功能,在社區展開經濟活動。25.【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浙江省政區圖>嘉興市行政區劃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嘉興市行政區劃圖>浙江省政區圖>中國政區圖>世界政區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26.【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A、由圖表信息可知,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A錯誤;B、由圖表信息可知, 河流① 等高線比 河流② 等高線密集,說明河流①落差更大,流速更快,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圖中的圖例“”表示 橋梁,C錯誤;D、由圖表信息可知,該區域海拔高度自西北向東南方向逐漸降低,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中等高線越密集實際坡度越大,有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陡坡。27.【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 進班一刻,三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三班的 這句話體現了②樹立主人翁意識③自覺維護班級榮譽 ④心中有集體,堅持集體主義; ②③④ 正確;未體現①只為班級和老師學習這種狹隘思想, ① 錯誤。綜上所述:②③④ 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立主人翁意識,自覺維護班級榮譽 ,心中有集體,堅持集體主義。28.【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某校學生組成調查小分隊, 對12處寧波“海上絲綢之路”遺跡進行探訪、拍攝照片并撰寫調查報告,這種調查方法屬于實地考察法。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29.【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包容的區域范圍越小。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大的即范圍最小的是諸暨市地形圖,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要求掌握比例尺大小和內容詳略、區域范圍的關系。30.【答案】C【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 社區組織的居民投票選舉 ,這體現社區的政治功能; 社區組織的免費體檢 ,這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 社區便民超市開業 ,這體現社區的經濟功能; 社區的愛心捐款 ,這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區政治功能包括選舉、落實政策等;經濟功能包括社區工廠,超市等;社區文化功能包括文體活動、娛樂活動等;社區管理功能包括組織社區居民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31.【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A、由題意可知, 圖①1:1000、圖②1:10000 , 圖①比例尺較大,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中比例尺越小,描繪的地理事物越簡單,B正確;C、 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的地圖中,圖② 比例尺更小, 表示的范圍較 大,C正確;D、 學校平面圖設計要求越簡單越好, 最適用的是圖② ,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簡略。32.【答案】B【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貨輪的位置在17°N、112°E附近 ,結合圖示海南島的經緯度位置可知,貨輪的位置位于海南島的東南部,考慮盡快趕往出事海域,圖中甲、乙港口的位置離貨輪較近的是甲,向東南方向航行最合適。故選項B正確。【點評】根據經緯度定位,首先要準確區分經緯度,再結合經緯度準確判斷兩地的相對方向。【答案】33.C34.C35.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等高線凸向高處為山谷,等高線凸向低處為山脊,多條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鞍部為兩山之間的平緩部位。33.①為兩山之間的平緩部位,為鞍部,②為多條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③等高線凸向高處,為山谷,④等高線凸向低處為山脊。故答案為:C34.山谷處容易發育河流,C正確。故答案為:C35.最能直觀表示某一地區沿剖面線地帶的地勢起伏狀況的圖是 地形剖面圖,D正確。故答案為:D36.【答案】C【知識點】區域的變化【解析】【分析】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平湖市郵電局是一個機構,并不是社區。所以C選項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對社區定義的認知。學生要加以理解并識記,能夠分別出什么是社區。37.【答案】C【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A、 禹讓位給伯益 屬于禪讓制,A錯誤;B、 禹讓位給皋陶 屬于禪讓制,B錯誤;C、禹傳子,家天下屬于世襲制,C正確;D、 舜傳位給禹 也屬于禪讓制,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五帝時代”是所謂“公天下”時代,實行“禪讓”制度,即帝王讓位給不同姓的且非血統的人38.【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判斷,A圖的河流的流向是西南流向東北,B圖的河流的流向是東北流向西南,C圖的河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符合題意。D圖的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39.【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 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線段式; 數字式 ;文字式①②③ 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數字式,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1∶50 ;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并注明地圖上1厘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米。40.【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北極地區終年寒冷,人們利用當地的條件建造了冰屋; 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利用黃土的特性,建造了窯洞; 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氣候濕熱,建造了高腳屋; 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為了及時排水,房屋建成尖頂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41.【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對分散。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對集中,一般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和鄉村景觀有明顯的差別,城市自然景觀變化快,道路縱橫,網線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學校較多。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1 / 1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題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2020七上·嘉興期末)從下圖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有( )①圖中等高距是100米 ②陳莊的地形稱為鞍部③張莊位于李莊正西面 ④四村地勢最低是張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圖中等高距是100米 , ②陳莊的地形稱為鞍部,③張莊位于李莊西南方 ,④ 四村地勢最低是張莊 ;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2.(2017七上·柯橋期中)赤道周長約為4000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量得赤道的圖上距離為200厘米,則該圖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0 B.1:20000000C.四千萬分之一 D.二百萬分之一【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換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200cm/40000km=1/20000000。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換算的運用。3.小明所在的學校操場的百米跑道在地圖上是0.5厘米,請選出該圖的比例尺( )A.1:100 B.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C. D.1:200000【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跑道實地距離是100米,圖上距離是0.5厘米,可計算得出該圖的比例尺是1:20000,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00厘米,即200米,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除了線段式比例尺外,還有數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例如,1:5000000或1/5000000,都是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0000厘米,即50千米。在圖上量出兩地之間的距離,然后用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以算出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在一般情況下,比例尺不同,地圖表示的內容詳略程度也不同。4.我們可以通過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來判斷氣候類型。下圖所顯示的,屬于氣候類型應是( )A.地中海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A、由所學知識可知,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多雨,不符合圖示氣候類型,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可知,熱帶草原氣候特征為全年炎熱干燥少雨,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C正確;D、由所學知識可知,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雨稀少,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亞熱帶季風氣候, 總體氣候特征為夏熱冬溫,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季風發達 。5.(2019七上·新昌期中)下列關于比例尺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詳細②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比圖上距離縮小的程度③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0千米④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簡略,①錯誤;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②錯誤;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千米,③錯誤;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④正確;綜上可知,錯誤的是①②③,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6.(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下列圖示中屬于平原地形的是 ( )A. B.C. D.【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平原地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原地形海拔低,地勢起伏小,地形平坦。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平原地形特征的識記。7.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變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 )A.種植技術的提高 B.生產工具的改進C.人工取火的發明 D.建筑技術的進步【答案】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中華文明的曙光【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人類進化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主要受勞動生產的影響,尤其是勞動工具的不斷更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演進,B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 勞動創造了人類,創造了社會,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8.北京的先農壇是為紀念先農神而設的,先農神是我國古史傳說中最先教民耕種的神者,他應該是( )A.嫘祖 B.炎帝 C.黃帝 D.蚩尤【答案】B【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題干中提到“先農神是我國古史傳說中最先教民耕種的神者”可知是炎帝,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黃河流域部落的首領,號神農氏.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改進工具,教人農耕,還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相傳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所以B選項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遠古傳說的概況,能清楚知道炎帝、黃帝、堯、舜、禹的相關故事以及他們所反映的歷史內容。9.在一堂體育課上,體育教師正在進行隊列訓練,現在同學們朝正南方,體育老師喊:“向右轉。”這時同學們朝( )A.正西方 B.東南方 C.正東方 D.西北方【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平常方向判定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此時正面朝南,右邊則為正西方向,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里中方向判定,一是根據地圖經緯確定東西南北,以及指向標判定正北方向;二是根據現實生活中方向的判定,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10.(2019七上·嵊州月考)柯橋區每年都有大批布匹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這體現了區域間的( )A.文化交流 B.信息交流 C.物產交流 D.技術交流【答案】C【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布匹”可知,這是區域間的物產交流。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區域間合作的內容,屬于容易題。11.在下列方法中,不能表示地圖上的方向的是( )A.指向標定向法 B.經緯網定向法C.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D.北極星定向法【答案】D【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北極星定向法是根據天空北極星的位置判定北面方向,不能在地圖上展示,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一般地圖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表示方向;經緯網上緯線指示正東正西,經線指示正南正北;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指向正北。12.有一艘輪船航行到這樣一個地方,它的東側是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問這個地點是( )A.東經20°赤道 B.西經20° 赤道C.東經160° 赤道 D.西經160° 赤道【答案】B【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東經20°以東是東半球,以西也是東半球,故A排除。西經20°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赤道南北分別是南北半球,故B符合題意。東經160°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故C不符合題意。西經160°東西兩側都是西半球,故排除D。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東西半球,屬于容易題。13.“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這句詩描述的鄉村聚落類型是……( )A.農村 B.牧區 C.漁村 D.林場【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鄉村:范圍大、密度小;建筑物高度低;道路窄、少;植被是農田、果園;自然景觀改變小;城市:范圍小,密度大;建筑物高度高;道路寬、多;植被是草坪、道旁樹;自然景觀改變大。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故答案為:A。【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14.關于下面兩幅圖的歸類,正確的是( )A.①為鄉村聚落 B.①②均為鄉村聚落C.②為鄉村聚落 D.①②均為城市聚落【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提供的兩幅圖來看, ①是鄉村聚落景觀,②是城市聚落景觀,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15.(2017七上·臺州期中)造成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占地面積的大小C.地形和氣候的差異 D.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在景觀上的區別是城市的房屋建筑高樓林立分布密集,鄉村建筑房屋矮小,分布散落。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景觀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原因的識記。16.下列地圖中,最能直觀地表示地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 )A.地形剖面圖 B.分層設色地形圖C.等高線地形圖 D.寧波交通圖【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等高線地形圖是由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成的線組合而成的,它不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題意。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形象的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故正確。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在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之間涂上不同的顏色,用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它不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題意。寧波交通圖只能表示寧波地區的交通狀況,不能表示地勢的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題意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地圖的種類可以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當然它還可以分為地形剖面圖、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平面示意圖等,其中最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地形剖面圖 。17.(2021七上·秀洲月考)下列敘述不能反映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異的是( )A.鄉村聚落外圍有大片的農田,城市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B.鄉村聚落的綠地面積比城市聚落的綠地面積要大C.鄉村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嚴重D.鄉村聚落建筑比城市聚落的建筑要低矮【答案】C【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但無法確定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問題。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18.“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這句話告訴我們 , 與人交往要( )A.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B.放眼世界志存高遠C.寬容待人,與人為善 D.明辨是非,為人正直【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不去計較一些小事,包容一些人的過錯,理解人的難處,對待人寬容,不事事計較整日找事。這句話告訴我們與人交往要學會寬容待人,與人為善。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越是寬容待人者,福澤越深厚 對于人與人間的交往,多一分互相體諒,多一分寬容相待,于是自己的德行就會提升,心靈將會變得坦然,處世態度也將更為豁達。真正的修養,是寬容待人。1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村莊、城鎮、大都市都是規模不等的社區B.不同類型的社區往往交織在一起,功能特色各異C.城市和鄉村是差異比較明顯的兩種聚落D.一座城市就是一個社區,不可能在城市內部進一步劃分社區【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A、村莊、城鎮和都市都是規模不等的社區,A正確;B、不同類型的社區往往交織在一起,功能特色各異,B正確;C、城市和鄉村是差異比較明顯的聚落,C正確;D、一座城市就是一個社區,在城市的內部也可以進一步劃分社區,D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內,相互關聯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體。20.小睿同學參加的地理探究社團要進行野外考察活動,出發前拿到一張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圖中C表示的山體部位為(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峭壁【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A、由圖表信息可知,山谷地形為兩邊高中間低,圖中G為山谷地形,A錯誤;B、由圖表信息可知,鞍部地形為兩邊為山嶺高中間低平,圖中C為鞍部,B正確;C、由圖表信息可知,山脊地形中間高兩邊低,圖中A為山脊,A錯誤;D、由圖表信息可知,峭壁地形為多條等高線交匯處,圖中E是峭壁,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在地圖中陡坡一般是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鞍部位于兩山頂之間的部位,行為形似馬鞍,所以叫鞍部 。21.城市與鄉村的差異表現在( )A.鄉村人口數量多,人口稠密B.城市居民的居住地相對分散C.鄉村功能較為復雜D.居民的生活、生產方式有較大差異【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A、由所學知識可知,城市人口密度比鄉村密度大,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城市居民的居住地相對集中,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鄉村人口極少,居住相對分散,居住區功能較為簡單,C錯誤;D、由所學知識可知,城鄉間生活生產方式差異大,城市以服務業為主、鄉村以農業為主,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城市與鄉村相比,城市的人口數量多,人口密集,居住地相對集中,城市功能相較復雜,而城鄉之間的差異體現在居民生產、生活方式不同,城市以服務業為主,鄉村主要以農業為主。22.2023年2月13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____重點工作的意見》。這是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A.農村建設 B.現代農業 C.鄉村振興 D.農業合作【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 由所學知識可知,2023年2月13日,黨中央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23.在比例尺為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間的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那么甲乙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 )A.90千米 B.9千米 C.900千米 D.30千米【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在比例尺為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間的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那么甲乙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90千米,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比例尺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24.以下各項中體現了社區經濟功能的是( )A.社區組織居民投票選舉 B.社區舉辦乒乓球比賽C.社區老年大學開學典禮 D.社區超市開業【答案】D【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A、 社區組織居民投票選舉 屬于社區管理功能,A錯誤;B、 社區舉辦乒乓球比賽 ,屬于社區文體功能,B錯誤;C、 社區老年大學開學典禮 ,屬于社區教育功能,C錯誤;D、社區開超市屬于 社區經濟功能 ,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功能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管理功能,管理社區人群的社會生活實務服務功能,為社區人民單位提供;服務保障功能,救助和保護社區的弱勢群體;教育功能,提高社區成員的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社區經濟功能,在社區展開經濟活動。25.(2019七上·嘉興期中)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嘉興市行政區劃圖 B.浙江省政區圖C.中國政區圖 D.世界政區圖【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浙江省政區圖>嘉興市行政區劃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嘉興市行政區劃圖>浙江省政區圖>中國政區圖>世界政區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26.小強同學從下圖中獲取了以下信息,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 B.河流①比河流②的流速慢C.圖中的圖例“”表示隧道 D.該地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A、由圖表信息可知,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A錯誤;B、由圖表信息可知, 河流① 等高線比 河流② 等高線密集,說明河流①落差更大,流速更快,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圖中的圖例“”表示 橋梁,C錯誤;D、由圖表信息可知,該區域海拔高度自西北向東南方向逐漸降低,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中等高線越密集實際坡度越大,有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陡坡。27.三班學生制定了班級格言:“進班一刻,三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三班的。”這句格言要求全班同學( )①只為班級和老師學習②樹立主人翁意識③自覺維護班級榮譽④心中有集體,堅持集體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 進班一刻,三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三班的 這句話體現了②樹立主人翁意識③自覺維護班級榮譽 ④心中有集體,堅持集體主義; ②③④ 正確;未體現①只為班級和老師學習這種狹隘思想, ① 錯誤。綜上所述:②③④ 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立主人翁意識,自覺維護班級榮譽 ,心中有集體,堅持集體主義。28.2018年5月,海曙區某校學生組成“海絲·尋蹤”調查小分隊,對12處寧波“海上絲綢之路”遺跡進行探訪、拍攝照片并撰寫調查報告,這種調查方法屬于( )A.訪談法 B.文獻調查法 C.實地考察法 D.問卷調查法【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某校學生組成調查小分隊, 對12處寧波“海上絲綢之路”遺跡進行探訪、拍攝照片并撰寫調查報告,這種調查方法屬于實地考察法。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29.(2019七上·紹興月考)下面幾幅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國政區圖》 B.《諸暨市地形圖》C.《浙江省交通圖》 D.《世界地圖》【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包容的區域范圍越小。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大的即范圍最小的是諸暨市地形圖,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要求掌握比例尺大小和內容詳略、區域范圍的關系。30.(2018七上·秀洲月考)下列各項中,能夠體現社區經濟功能的是( )A.社區組織的居民投票選舉 B.社區組織的免費體檢C.社區便民超市開業 D.社區的愛心捐款【答案】C【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 社區組織的居民投票選舉 ,這體現社區的政治功能; 社區組織的免費體檢 ,這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 社區便民超市開業 ,這體現社區的經濟功能; 社區的愛心捐款 ,這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區政治功能包括選舉、落實政策等;經濟功能包括社區工廠,超市等;社區文化功能包括文體活動、娛樂活動等;社區管理功能包括組織社區居民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31.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分別為圖①1:1000、圖②1:100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①比例尺較小B.圖②表示的地理事物較簡略C.圖②表示的范圍較小D.若其中一幅是學校平面圖,最適用的是圖②【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A、由題意可知, 圖①1:1000、圖②1:10000 , 圖①比例尺較大,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中比例尺越小,描繪的地理事物越簡單,B正確;C、 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的地圖中,圖② 比例尺更小, 表示的范圍較 大,C正確;D、 學校平面圖設計要求越簡單越好, 最適用的是圖② ,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圖幅相同的地圖,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簡略。32.一艘貨輪在17°N、112°E附近海域遭遇突發事件。為盡快趕往出事海域,救援船應該從下圖中的( )A.甲港口出發,向東北方向航行 B.甲港口出發,向東南方向航行C.乙港口出發,向西北方向航行 D.乙港口出發,向西南方向航行【答案】B【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貨輪的位置在17°N、112°E附近 ,結合圖示海南島的經緯度位置可知,貨輪的位置位于海南島的東南部,考慮盡快趕往出事海域,圖中甲、乙港口的位置離貨輪較近的是甲,向東南方向航行最合適。故選項B正確。【點評】根據經緯度定位,首先要準確區分經緯度,再結合經緯度準確判斷兩地的相對方向。觀察以下4幅等高線圖,回答以下問題。33.地形部位名稱排列與圖序相符的是 ( )A.①山峰 ②山谷 ③山脊 ④盆地B.①山峰 ②山脊 ③鞍部 ④山谷C.①鞍部 ②陡崖 ③山谷 ④山脊D.①鞍部 ②陡崖 ③山脊 ④山谷34.上面四幅等高線地圖的地形地貌中,可能發育成河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35.最能直觀表示某一地區沿剖面線地帶的地勢起伏狀況的圖是( )A.等高線地形圖 B.分層設色地形圖C.平面圖 D.地形剖面圖【答案】33.C34.C35.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等高線凸向高處為山谷,等高線凸向低處為山脊,多條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鞍部為兩山之間的平緩部位。33.①為兩山之間的平緩部位,為鞍部,②為多條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③等高線凸向高處,為山谷,④等高線凸向低處為山脊。故答案為:C34.山谷處容易發育河流,C正確。故答案為:C35.最能直觀表示某一地區沿剖面線地帶的地勢起伏狀況的圖是 地形剖面圖,D正確。故答案為:D36.下列不屬于社區的是( )A.林埭鎮莊橋村 B.平湖市如意小區C.平湖市郵電局 D.平湖市【答案】C【知識點】區域的變化【解析】【分析】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平湖市郵電局是一個機構,并不是社區。所以C選項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對社區定義的認知。學生要加以理解并識記,能夠分別出什么是社區。37.下列內容中,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A.禹讓位給伯益 B.禹讓位給皋陶C.“禹傳子,家天下” D.舜傳位給禹【答案】C【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解析】【分析】A、 禹讓位給伯益 屬于禪讓制,A錯誤;B、 禹讓位給皋陶 屬于禪讓制,B錯誤;C、禹傳子,家天下屬于世襲制,C正確;D、 舜傳位給禹 也屬于禪讓制,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五帝時代”是所謂“公天下”時代,實行“禪讓”制度,即帝王讓位給不同姓的且非血統的人38.(2021七上·秀洲期中)下面四幅圖中,河流自南向北流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判斷,A圖的河流的流向是西南流向東北,B圖的河流的流向是東北流向西南,C圖的河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符合題意。D圖的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39.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 )①線段式 ②數字式 ③文字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 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線段式; 數字式 ;文字式①②③ 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數字式,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1∶50 ;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并注明地圖上1厘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米。40.下列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組合不正確的是( )A.冰屋——北極地區終年寒冷B.窯洞——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C.高腳屋——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D.平頂屋——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北極地區終年寒冷,人們利用當地的條件建造了冰屋; 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利用黃土的特性,建造了窯洞; 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氣候濕熱,建造了高腳屋; 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為了及時排水,房屋建成尖頂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41.下列關于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說法錯誤的是()A.鄉村聚落是居民以種植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形式的聚落B.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廠、商店、學校、醫院等生活和文化設施不如鄉村聚落【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對分散。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對集中,一般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和鄉村景觀有明顯的差別,城市自然景觀變化快,道路縱橫,網線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學校較多。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題練習(學生版).docx 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題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