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上冊第二課《有趣的刮畫》教學設計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根據《美術課標》“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敢于創新與表現”這一要求(美術課標第7頁),結合學生的原有認知,帶領學生探索刮畫的有趣的制作方法,在實踐過程中體驗造型的樂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的探究學習指出:學生可以“在做中學”。本課設計的突出點就是以體驗性實踐活動為主,帶領學生在有趣的刮畫世界里暢游嬉戲。二、教學背景分析:(一)學生情況分析:二年級學生對美術很感興趣,對從未接觸過的新穎的表現形式--刮畫會更感到新奇,學習積極性一定相當高。再有,此年級段的學生,他們對美術本身的認識和對藝術創作的思維是自由的。因此,本課在教學活動中,通過示范、講解、探究以及學生的動手實踐,來認識什么是刮畫以及它的制作過程與表現內容,引發學生對刮畫這一表現方法的逐步認識,最終完成教學目標。(二)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及技術準備:結合教材實際、學生實際及新的課程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本課嘗試運用“探究”與“體驗”的教學方式。教學中巧妙激發探究的興趣,充分營造探究的氛圍,努力使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本課的上一課是《有疏密變化的線條》,為本課學習奠定了基礎。技術準備:自制PPT,范畫,刮畫工具及材料。(三)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及對策研究說明:由于學生對刮畫并不熟悉,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師應啟發學生研究巧妙解決的方法,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三、教學目標設計:(一)知識與技能:了解刮畫紙的制作方法和刮畫作品的特點,探究使用各種生活用具進行刮畫表現的方法,以各種粗細變化的線條為主,運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方法表現不同題材的刮畫作品。(二)過程與方法:在探究學習中發現刮畫紙的特點,體驗制作過程。了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大膽運用多種工具進行刮畫創作。(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感受線造型的美感,增強創造美的能力。教學重點:刮畫的特點,運用不同工具創作刮畫的方法。。教學難點:如何用各種粗細不同的線,結合點、面來創作一幅刮畫作品。四、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環節:1. 趣味導入教師舉著尺子等提問:同學們,今天老師不用畫筆,用生活中的工具就能畫出畫兒來!你們相信嗎?(意圖: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對刮畫興趣。初步了解刮畫使用的工具與材料。)2. 揭示課題教師示范,我來試試看:在刮畫紙上用三種不同的工具刮出一個蘋果,咱們今天就用這種新的方法去畫畫,它就是刮畫。板書課題《有趣的刮畫》。(意圖: 用不同工具快速刮出一個簡單圖形,產生了不同效果,為后邊的課打了伏筆,初步揭示重難點,引出課題。)(二)新授環節:1. 了解刮畫紙的制作提問:你知道這樣特殊的紙是怎么制作的嗎?此時播放刮畫紙的制作步驟圖(見下圖),邊放邊講解:選用白色底紙和顏色鮮艷的油畫棒,按一個方向,均勻的涂滿,注意用力均勻,不要留空白。在涂好的顏色上,用黑色油畫棒再涂一層,要均勻。第1層彩色(以淺色為主) 第2層深色(以黑色為主,還可用深藍或深紫)由于時間有限,我們今天不練習紙的制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去嘗試,今天我們主要學習刮畫的方法——板書課題2. 學習刮畫的方法:(1)練習刮線條(意圖:學生的第一個實踐活動,初步解決教學重難點。)①技巧猜一猜課件出示刮點、刮線、刮面的效果圖:請同學猜一猜,這些圖形是怎樣刮出來的?學生猜完后老師課件出示答案——所用工具。(見圖1)課件繼續出示輕刮、重刮、排筆和漸變的示意圖,講解,并帶學生刮排筆和漸變。老師帶著大家練習了兩個最難的,現在請你把剩下的幾個圖形嘗試著刮出來吧,看誰刮的又快又好?。ㄒ妶D2)圖1 圖2 圖3剛才老師在下邊巡視的時候發現你們在刮不同效果的時候用了不同的工具,真不錯!那我們要刮具體的圖形的時候,怎么刮呢?現在請跟老師一起做一個練習。②方法練一練 (意圖:學生第二次動手實踐活動,加強了對刮畫的理解,進一步解決教學重難點。)課件出示刮畫和橘子簡筆畫, 看你們誰用最快的速度,選擇適合的工具,完成你的小練習。(見圖3)課件出示兩種不同形式的橘子,同一個東西,我們選擇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刮出來的效果,你們看,一樣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刮畫的語言。(2)學習刮畫語言①線條變化a.粗細組合課件出示兩張圖形一樣的樹,但是線條粗細不同,讓學生進行對比。(見圖4)圖4 圖5 圖6小結:線條有粗有細,有變化才有美感。有了粗細的變化后,還要注意什么呢?b.疏密組合課件出示兩張圖形一樣的魚,但是線條疏密不同,讓學生進行對比(見圖5)。線條的變化能使我們的畫面特別具有美感,那如果我們有一些特別的方法,進入我們刮畫的語言里,那畫面效果會不會更奇特呢?接下來我們學習:②排列、重復、組合(意圖:同一幅畫中,出現了排列、重復和組合,使學生明白,畫面中效果越多越具有美感。)同學們,畫面熟悉嗎?剛才我們在練習的時候就說到了。教師講解排列重復組合。如果我們巧妙的運用工具,都能得出這些效果(見圖6)。3、看書分析(意圖:用學過的刮畫語言分析書中作品,既檢驗了剛才學的知識,有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學們打開書第5頁,挑出一幅你最喜歡的刮畫,說出為什么喜歡它。如果我們的刮畫作品想打動別人,讓別人喜歡,就應該注意點線面的語言的應用,還要注意選擇適當的工具,巧妙的來刮。4、臨摹練習(意圖:學生的第三次動手實踐活動,以臨摹為基礎,能更好的入手刮畫創作,解決教學重難點。)剛才我們學了這么多知識了,現在就來實際操練一回吧!全班分為6個小組,1至3組同學臨摹面線組合圖片,4至6組臨摹點線組合圖片,在刮畫紙中表現出來。老師這里的表一開始,你們就要迅速的進行臨摹,表一停你們必須放下小手。(見圖7)小結:每組選擇一張貼在黑板上,代替板書。圍繞線條變化、工具選擇、畫面刮得干不干凈來小結。圖7 圖8 圖95、刮畫巧設計剛才我們學習了也練習了,怎么能讓我們的刮畫與眾不同呢,老師給你們提供兩個技巧吧!(1)巧妙的應用工具課件出示不同工具的照片及刮出的不同效果,并舉例說明(如用梳子刮出女孩的長發)。這么多工具和效果,看看你們一會能不能用上!這就是老師給你們介紹的第一個技巧。(見圖8)(2)顏色設計:使用不同底色的刮畫紙,利用顏色也可以達到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見圖9)。①單色②漸變③迷彩④肌理黑板貼范畫6. 注意事項:看老師的畫漂不漂亮?想要刮出這么美的作品,需要大家注意以下幾點:(1)我會先用較細的線起稿,為什么?(2)構圖要飽滿,把物象畫大,不要太多。(3)刮時要用力,慢一點,選用不同的工具,表現出線條的粗細和疏密。教師示范:竹子。圍繞注意事項里的三個問題邊刮邊講。(意圖:教師示范,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刮畫。)學了這么多知識了,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學生的優秀作品吧,大家在欣賞的時候請思考:他設計了什么樣的內容?用了點、線、面 里的哪些語言?用什么工具能刮出來?請欣賞。(見下圖)(三)藝術實踐:1. 分組布置要求:(意圖:明確作業要求。不同的刮畫紙,不同的刮畫主題,體現本課的多樣化和趣味性。)1組:單色底紙動物主題2組:單色底紙花卉主題3組:多彩底紙城堡主題4組:多彩底紙昆蟲主題5組:漸變底紙果樹主題6組:肌理底紙水果主題根據本課所學的刮畫方法,選擇身邊適合的工具刮出一幅有情趣的畫。注意線條清晰,粗細變化,造型豐富,點、線、面組合與明暗的對比。2. 學生進行藝術實踐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四)展示評價與拓展:1. 展示:學生作品按小組貼在展示板上。2. 評價:下面我們來評價一下這些作品吧。老師先給你們做個評價示范,你們一定要認真聽,老師怎么評價的,然后請勇敢的孩子誰能照著老師這樣去評價,老師就有禮物送給他(老師做的精致刮畫)。老師非常喜歡這位同學的作品,第一點:他的這幅畫運用了點線面,語言很豐富,線有粗細變化,有疏密變化,第二點:第三點:……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誰能像老師這樣評價一幅你喜歡的畫?(意圖: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評述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3. 課后拓展今天我們既學習了刮畫,又學習了評價作品,如果想做出更有趣的刮畫,再來看看它們吧(見下圖):課件欣賞,刮畫中的黑白畫(意圖:為本課內容做拓展延伸,啟發學生興趣。)今天我們學習了刮畫,對刮畫演變的黑白畫也有了了解,希望大家課下再利用這些知識去豐富我們的畫面。板書設計:有趣的刮畫 刮畫方法 學生作品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1. 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內容有:(1)學生是否了解了刮畫的特點。(2)學生是否學會運用不同工具創作刮畫的方法。(3)如何用各種粗細不同的線,結合點、面來創作一幅刮畫作品。2. 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緒、表現等反饋信息直接進行評價:語言評價,手勢評價,獎勵性評價。3. 教師對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與反思:結合教材實際、學生實際及新的課程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本課嘗試運用“探究”與“體驗”的教學方式。教學中巧妙激發探究的興趣,充分營造探究的氛圍,努力使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使用多種評價手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