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怪獸》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怪獸》是人美版二年級下冊第13課內容,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安排了《面具》、《機器人》、《民間面塑》等課,已經讓學生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而《怪獸》這節課是在此基礎用彩筆繪畫來表現畫面,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教學目標: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的怪獸,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能用多種材料表現特點突出的怪獸;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怪獸的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教學難點:怪獸的設計、表現及材料的巧妙利用。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怪獸》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教學準備:有關怪獸的資料,彩紙,生活中的廢棄物等。課時安排: 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流程: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師:一天,森林里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引來了很多動物朋友。它的樣子很奇怪,我們叫他:怪獸(板書課題)。神秘的客人是誰呀?(麒麟)二、探究怪獸特點:1、考一考:麒麟有以下哪些動物的特點?麒麟有獅的身體、鹿的角、牛的尾巴、魚的鱗、羊的蹄子。小結:借用其他動物的特點,組成新形象的方法就叫替代。2、賞一賞:動物朋友要幫怪獸找家人,我們來翻翻《怪獸寶典》,看看怪獸家族的一些成員吧!青銅怪獸(春秋) 犧背立人擎盤(戰國) 獸面具(西漢)鎮墓獸: 三彩雙角雙翼蹲獸(唐) 彩繪泥塑鎮墓獸(唐)玉辟邪(西漢) 玉佩(西漢)3、想一想:(1)古人為什么把怪獸的玉佩戴在身上?它有什么作用嗎?(驅災辟邪)(2)師:豬的耳朵、犀牛的角、人的臉、鳥的翅膀、獸的身體,會是什么樣呢?從書中找到它了嗎?(3)怪獸的五官有什么共同特點?眼睛大 向上傾斜鼻子大 鼻孔外翻嘴巴大 張嘴露齒(4)運用了哪些表現方法?(夸張、 想象 、變形)三、利用材料,學習創作:1、課件: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幫助的嗎?我們的家園正在遭受破壞(水污染 白色污染)看看有哪些怪獸朋友加入了環保的隊伍?(《怪獸電力公司》片段)2、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動手制作更多的怪獸吧!重建動物的美麗家園。3、在制作前,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制作的方法呢?(剪、折、卷、穿、粘等)二、欣賞學生作品,探究方法1、分組欣賞學生作品 ,思考:“怪”表現在哪里?2、小組匯報,交流,解決如何運用材料。三、藝術實踐,體驗感受1、出示紙袋:一個紙袋怎樣利用?(講解制作方法)你還想怎么利用紙盤呢? 垃圾袋(制作衣服)2、還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怪獸呢?3、評一評:哪組設計的怪獸形象最新穎?4、演一演:讓我們配合音樂一起來表演怪獸童話劇吧!四、課后拓展:師:看,怪獸還走進了我們的家庭生活,這些怪獸形象的生活用品多有趣啊!只要大家多動腦、勤動手,一定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富有童真童趣。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整理好桌面,帶齊工具,下課!作業:設計的一個形象夸張、變形的怪獸。板書:13、 怪 獸替代 夸張想象 變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